小七探險:買了健康險是否就一定獲得理賠嗎?

保險公司給大眾承保的產品,是否出險了就一定獲得理賠呢?

理賠,一定是建立在合理的、正確投保的基礎上,主動去造成出險的,那叫騙保,違法!

如果買了健康險就能得到理賠的話,所有人都去買了,另外,估計保險公司就不復存在了。

那麼正確投保以及誠信原則是獲得理賠的關鍵!

1 寫在前面

買了保險,是否可以理賠要看情況

  • 在保障期間,被保人出險(如患癌症),則可以申請理賠(請先記住是“申請”理賠,並不是一定賠付)
  • 在保障期間,被保人未出險,健健康康的,自然是更好了,就當分散了風險;但並不意味著保險公司把錢拿走了,因為存在他人出險的情況。

2 重點說一下“申請理賠”

即使在保障期內出險了,是否就一定能得到理賠呢?

答案同樣是否定的

因為在合同約定中,出險是有標準的,就像意外險一樣,要按照傷殘等級表。

在我們購買的保險合同中,會有這樣的描述,出險後,符合合同約定的,投保人可以申請理賠。如果提供的材料是合理的,屬於保障責任的,那麼就會順利理賠的。

3 有哪些情況影響最終的賠付結果呢

今天我們參考“重疾險”和“醫療險”產品的條款,做個舉例,以提醒大家注意看清條款。

1、在投保時帶病投保:

也就是說,被保人感覺身體有異常了,才去買保險,不符合買保險前健康告知的約定條件,保險公司當然不會去理賠。嚴重點說,這是騙保

在投保前,保險公司和買保險的人需要本著最大誠信原則,對健康情況和保障條款如實告知,如果出現隱瞞的情況,保險公司會以此為理由,拒絕理賠。

2、出險後,疾病類型或疾病的嚴重程度不足以達到理賠標準

比如說:重大疾病中一般都會有心臟病,但是並不是得了心臟病就可以理賠。

在保險合同中,針對重大疾病中的心臟病,一般都會要求,必須經過開胸手術的才能達到重疾理賠標準,未開胸的屬於輕症。

如急性心肌梗塞

小七探險:買了健康險是否就一定獲得理賠嗎?

另外比如腦中風後遺症,一般患了腦中風,都會有後遺症,但是並不是只要有後遺症就可以理賠,診斷結果若是嚴重程度低的可以作為輕症理賠,無論對於保險公司和大眾都是合理的。

小七探險:買了健康險是否就一定獲得理賠嗎?

上圖可以看到,必須達到腦中風後遺症的這些標準,才符合理賠標準。

如果買了保險,入院治療時,建議提前再看好條款,也與醫生進行溝通,避免出現差錯。

3、如果購買健康險有醫療報銷條款,也是必須達到所要求的才可以理賠

比如:最常規的,必須是到2級以上公立醫院治療,才可以理賠報銷,一般的社區門診等,未達到醫院等級要求的,不予理賠,不過縣級以上醫院就能滿足了。

另外,即使是去對了醫院,也要走對部門,一般醫療險,只能在醫院的【普通部】進行就診才可以報銷,國際部、特需部太奢侈,一般的重疾普通部就夠治療好了。

小七探險:買了健康險是否就一定獲得理賠嗎?

前期就發生過一個案例,某保險公司員工買了自己家的百萬醫療險,覺得有保險不差錢,就去了特需病房治療,結果,當然不能報銷。

這些我們在保險合同中,都需要提前瞭解清楚。

4、還有一些免責條款,就是說,如果出現這些情況,保險公司是不予理賠的

比如:可以重點看一下劃線的部分:

大家經常問到的,故意傷害,故意自傷、遺傳疾病、還有一些朋友想用醫療保險去做美容、看牙齒、做視力矯正等,雖然也是醫療行為,但是也不能夠報銷。

小七探險:買了健康險是否就一定獲得理賠嗎?

4 寫在最後

最後,我們還是回到保險本身。

既然選擇保險,就是為了給家庭、給自己做好一份保障。

1、每一份保險條款都是經過多名精算師、醫學人員設計的,都大同小異,尤其是重疾險中前25種國家規定的重大疾病,理賠標準都是一樣的,所以不需要太過糾結,每一類保險都有其作用,只要我們是正常的人(不騙保、不違法),購買保險基本都可以滿足我們的保障需求。

符合條款規定的,都是對我們經濟造成重大損失的,這些才是我們保險存在的意義。

2、對於一些保險產品的不同,比如健康險中的醫療險、重疾險,性質不一樣,建議我們組合購買。

如果僅僅買了重疾險,當然在我們就醫看病的時候,是不會報銷醫療費的,因為重疾險不是報銷型的。

這個來解決大家經常問的,我買了重疾險,看病能報銷麼?

不能,醫療險可以報銷。

所以,需要我們理智對待,合理搭配。才可以真正把保險買好,用好,起到為我們保障的作用。

其實,我更希望我們買了健康險,永遠都不獲得理賠,永遠健康,豈不甚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