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總結的7個工作習慣,高效、視野、本質

事情做得多不代表收益大,尤其做產品運營這類工作的,好方法好習慣能提高效率。本文分享7個我自己總結的工作習慣,收益是讓工作更高效、開闊視野、直擊本質。enjoy~

我总结的7个工作习惯,高效、视野、本质

1. 從源頭思考

每天會需要參與討論很多問題,同事們一上來就會說事情的方案是如何如何,總是會聽的一頭霧水。

想要快速參與討論和決策,就需要快速梳理問題,方法就是從事情的源頭去思考。不要上來就去討論具體問題,而是再重新梳理一下做這件事的目的背景是什麼,目標是什麼,用什麼指標衡量。

從源頭思考,可以幫助你找到問題的關鍵點,保證後續的思路在正確的方向上不跑偏。

2. 不久坐

哪怕是在開會,儘量不久坐,也儘量避免長時間低頭看手機和電腦。

10年前我在一個創業公司,工作特別拼命,一天會有十幾個小時在對著電腦坐著工作。導致後來我的背部和右臂的肌肉勞損,經常難受的睡不著覺,有時候坐著也疼。

經常站著或者走走,反而還會讓自己更精神一些。只有身體狀態好,工作才能更高效。

延伸一下,我認為一個優秀的、勤奮的、處於最佳工作狀態的產品運營,絕不會一直坐在座位。

3. 列問題

每過一段時間,靜下心來列出自己遇到的問題,力求窮盡全部。包括工作、生活、社交關係、個人成長等等,只要你覺得是自己做得不好的事,就列出。

然後就像處理產品需求一樣,逐一給出優先級,就知道哪些問題是要儘快解決,哪些可能不解決也無礙。

最後再根據優先級,給出解決方案。列問題的目的就是為了去解決。

4. 調整個人計劃

很多人會在年初指定個人計劃,無非就是工作生活掙錢讀書健身什麼的,但基本上過不了三月份就都不再執行了。

問題就在於,缺少對目標的review和調整。

就像公司讓我們做年度規劃一樣,大家都知道,就是儘量往遠處規劃一下,實際上Q1過不完就會改,改到下半年這規劃早就面目全非了。但重要的是,這樣的規劃一直在調整。

個人規劃也一樣,需要每個月review一次,每個月也可以調整一次。保證這個計劃是合理、有效,且努力是可以達成的。

5. 多用筆紙

多用筆紙記錄和思考,少用手機和電腦。在自己思考,或者與同事溝通時,用筆把思路寫在紙上,這是非常有效的梳理方式。一邊寫,其實就是一邊細化或強化的過程。

用手機和電腦看似是便捷了,但這個手腦互動的過程沒有了,把思路細化或強化的過程也沒有了。

我在辦公桌上就有一打用過的廢紙,平時就在背面寫字,週末還會帶回家用,很有效。

6. 少用朋友圈

我關掉朋友圈一個月了(必要時候會發,但不看),感覺沒啥損失,反而節省了很多碎片時間。

朋友圈的內容都是別有用心的發力產物,比如裝逼的分享、失真的自拍、顯擺的曬娃、給老闆看的工作成果、企圖刷屏的H5,你說你花時間看這些東西幹嘛呢。

現在是信息過載的時代,你不用擔心重要信息會錯過,也不用把社交的希望寄託在朋友圈上。

節省出來的時間,去多刷刷自己的產品或者競品,哪怕是無目的的把玩,也都是有用的,畢竟是用戶視角在使用。

現在可笑的是,我們做互聯網的人,自己的產品不用,反而一次次地刷沒啥意義的朋友圈。這,值得反思。

7. 將碎片體系化

每天做的工作是碎片,拼到一起再拔高一個臺階,就是體系。

比如你負責寫標題文案,每天就是寫啊寫,這就是碎片。有一天,你把之前寫過的標題都拿出來,看一下點擊率,整理出一個表,區分為標題類型、適用文章、作者、發佈板塊、點擊率等等,這就是碎片的整合。

再把整合後的標題文案規範,向上拔高和提升,變成「為不同類型文章寫高點擊率標題的幾種方法」,這就是體系化。

工作中的碎片不要隨意丟掉,要留著一點點拼湊起來,時間長了就是一個完整的方法論了。

#專欄作家#

韓敘,微信公眾號:運營狗工作日記,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原貓眼電影產品運營專家,創業時經歷了0到1的艱辛,在百度時規劃了海量用戶的玩法。從業10年,專注互聯網運營領域,包括產品運營、用戶運營、社區運營和UGC運營。

題圖來自 Pexels,基於 CC0 協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