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回顧」大美大興,破譯永定河流域的歷史密碼

「有范回顾」大美大兴,破译永定河流域的历史密码

「有范回顾」大美大兴,破译永定河流域的历史密码
「有范回顾」大美大兴,破译永定河流域的历史密码

永定河,出西山,碧水環繞北京灣

這裡有永定河沿線水草豐美

水波流動著深厚的歷史文化

永定河孕育的皇家苑囿南海子

蘊藏著數不盡的歲月印記

「有范回顾」大美大兴,破译永定河流域的历史密码

這裡就是北京的“南大門”

這裡是大興

如果一提起大興

您在第一時間想到的僅僅是

沙瓤脆甜的龐各莊西瓜

那麼,您對這個集美景與文化於一身的地方

還是瞭解甚少

「有范回顾」大美大兴,破译永定河流域的历史密码

北京電臺慶祝改革開放40年報道

——特別推出“走進春風裡”大型報道

大興區委宣傳部

常務副部長潘鬱峰在電波中

分享了大興的歷史文化和發展變化

城 市

文化範

大興的名字,比北京命名還早?

「有范回顾」大美大兴,破译永定河流域的历史密码

大興歷史悠久

先秦置薊縣

金代貞元二年改名為大興縣

元明清三代

大興縣與宛平縣分治北京城

有“天下首邑”之稱

「有范回顾」大美大兴,破译永定河流域的历史密码

據傳,“大興”二字是金海陵王完顏亮所賜

他即位後勵精圖治

於是用“大興”寓意疆域遼闊,興旺發達

祈望大金朝能入主中原,振興王業

這樣算來

“大興”名字的得來

比今天“北京”地名的出現

還要早上兩百多年

「有范回顾」大美大兴,破译永定河流域的历史密码

大興黃村,以前是“荒村”?

要是說大興的政治與文化中心以及經濟重鎮,黃村名副其實。自古以來,南方各省官員、商賈若陸路進京,多在此落腳,所以這裡就成為了北京南部最大的驛站,素有“京師首驛”和“京南門戶”之稱。

“黃村”得名最早見於2005年黃村老街危房改造所出土的一方唐代墓誌上。墓誌首題“大周洪源府隊上騎都尉賈君墓誌銘序”,墓主人賈明,永徽年任“左威衛洪源府隊正上騎都尉”,卒於乾封元年(666年),與夫人劉氏“以大周而稱二年九月十七日合葬於薊縣崇禮鄉黃村東南二里平原”。根據墓誌上文字確定,2005年,在賈明墓西南百米處,出土了賈璥墓誌。賈璥為賈明之孫,官至虞侯判官,“以開元三年(715年)歲次乙卯葬於薊城南卌(四十)裡之平原”。結合兩方墓誌上文字的記載,即推斷出黃村與當時幽州治所薊城的位置關係,可以明確當時的黃村就在薊城南四十里處。

據傳說,現“黃村”這一帶由於古渾河,也就是今天的永定河氾濫,風沙淤阻,形成大片沙丘荒地,形成聚落後就被稱為“荒村”,但是荒村不“荒”,歲月變遷,“荒村”諧音成“黃村”,一直沿用至今。

潘鬱峰

大興,永定河環抱中的“驕子”

「有范回顾」大美大兴,破译永定河流域的历史密码

大興正處於永定河的沖積平原上

永定河流經大興全域

全長55.25公里

佔到總長度的約1/3

大興就如同被永定河環抱

「有范回顾」大美大兴,破译永定河流域的历史密码

永定河大堤蜿蜒於大興區內

每年春夏秋三季

這條左堤路就成為大家

踏青、尋綠、賞秋的遊賞線路之一

春天梨花勝雪

夏日西瓜香甜

秋日賞秋採摘

冬季銀裝素裹

聽說永定河的名字,是大興區域這一段定下來的?

「有范回顾」大美大兴,破译永定河流域的历史密码

是這樣的。按照《清史稿•河渠志》記載,康熙帝命于成龍修築堤岸、疏浚河道,之後賜名“永定河”主要是指大興區的這一段,後來才拓展到全流域。當時敕建的永定河河神祠御碑現在依然還在。

潘鬱峰

如今永定河畔,還留存著哪些歷史遺址?

「有范回顾」大美大兴,破译永定河流域的历史密码

縱觀永定河的歷史,就是一部治理河流的歷史。永定河防洪治理的文化精髓在大興。趙村是大興永定河管理所所在地,瀕臨永定河大堤,這裡有河神祠遺址,存有乾隆河神祠碑。永定河事宜碑、查河工交土告示碑、永定河渡口碑等,附近還有左堤清代治理永定河的求賢壩遺址,這是清代的防洪設施和永定河最後一次堵決口的遺蹟遺蹟。防洪庫房保存著許多半個世紀以前的抗洪搶險用品,許多石刻猶在,而且內容豐富,是十分珍貴的文物。

南海子,美景與文化齊飛的皇家苑囿

「有范回顾」大美大兴,破译永定河流域的历史密码

南海子

是歷史上幾代封建王朝

在北京城南的一座著名的皇家苑囿

是帝王遊幸、狩獵

處理政務、接見使節的地方

「有范回顾」大美大兴,破译永定河流域的历史密码

南海子的歷史

上溯至遼代

遼主經常在南京近郊進行漁獵活動

“放鶻、擒鵝”,時稱“四時捺缽”

是進行漁獵活動的主要地區

「有范回顾」大美大兴,破译永定河流域的历史密码

元代此地稱“下馬飛放泊”

明永樂十二年,四周築起土牆

開闢四門,命名曰“南海子”

成為京城一座著名的皇家苑囿

被譽為“燕京十景”之一

其名曰“南囿秋風”

清朝入主中原

把南海子作為皇家苑囿重加修葺

增闢5門,並增設了13座角門

先後將明朝所建舊衙門提督官署和

新衙門提督官署改建為行宮

即舊衙門行宮和新衙門行宮

並新建了南紅門行宮、團河行宮

南海子成為清朝皇家

臨憩、圍獵、大閱

開展政務活動的重要場所

南海子最著名的麋鹿,實為“舶來品”?

「有范回顾」大美大兴,破译永定河流域的历史密码

麋鹿,就是我們說的“四不像”,古時稱麋,性情溫良。其實,麋鹿本來是中國獨有的珍稀鹿種,但1865年被法國大衛神父發現,此後陸續運送到歐洲。1900年八國聯軍攻進北京,濫殺掠劫,這座皇家苑囿毀於戰亂,這裡的最後一批麋鹿從此消亡,中國特產的麋鹿在中國已經了無痕跡。1985年,英國烏邦寺公園向中國贈22頭麋鹿,使南海子的麋鹿終於形成群落,不斷繁衍。南海子有豐美的葦草,泥濘的沼澤,為麋鹿的棲息繁衍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潘鬱峰

南海子如此之美,皇家遺址保護和修繕工作如何推進?

「有范回顾」大美大兴,破译永定河流域的历史密码

近年來大興區圍繞南海子,加大文化內涵的挖掘,加強文物遺址的保護和修繕。拿德壽寺來說,這座寺廟建於清順治十五年,順治、乾隆曾分別在此處接見西藏五世達賴喇嘛和六世班禪額爾德尼,屬於典型的皇家涉藏文物。現寺已無存,遺留兩座乾隆二十年敕建的高大石碑。2013年至今,我們實施德壽寺修復工程,目前已完工,今年將計劃實施門前廣場工程。

潘鬱峰

文化在大興猶如一顆璀璨明珠

從過去,到未來,散發光彩,更加奪目

節目中我們收穫了很多聽眾熱情互動

「有范回顾」大美大兴,破译永定河流域的历史密码

下週三的《城市文化範》

我們將繼續在電波中走進大興

介紹大興區的館藏文化

細數文物背後的歷史密碼

「有范回顾」大美大兴,破译永定河流域的历史密码

本期嘉賓

大興區委宣傳部

常務副部長 潘鬱峰

「有范回顾」大美大兴,破译永定河流域的历史密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