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上百年了,清华没有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你认为是什么原因?

一路格桑花199236576



前一段时间,连续在任职的高校听了两场“千人计划”的讲座,说实话很有感触。两个教授都是从国外回来的,一个从美国国家航天航空局(NASA)回到自己原来的母校,另一教授则是因自己的夫人从德国回到湖南。


两个教授都讲了自己这些年在国外的感受以及对科研的认识,在我看来是真实的,也是有道理的。其中,就讲道了为什么国内那么多研究机构,那么多优秀的高校(北大、清华等)发表一篇Nature 或Science都这么困难。更者,除了屠呦呦,在自然科学领域没有一个中国人获得过诺贝尔奖?


究其原因大致有三,首先便是国内的学术环境和氛围。目前,国内科研人才的帽子满天飞,你有“千人”、我有“万人”,你有“长江”、我有“黄河”……各部门,各省市出台的创新人才计划有近百个,名目繁多的“帽子”满天飞,这在全世界是绝无仅有的。

这种政策,在吸引、支持青年创新人才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名目繁多的“人才计划”把青年人的眼光聚焦到了“帽子”上,偏离了科研的正确方向,贻误了科研的黄金时期。再者,如李德仁院士所说,有些导师,满足于争取小的横向项目,把年轻的老师或者学生当做“劳动力”,整天沉浸在重复且没有挑战性的劳动中,没有成就感的同时又承担着各种生活压力,慢慢地科研兴趣就淡了。说白了,现在的科研人才基本都是急功近利,难以静下心来做真正的科研,因为耗不起。


其次,国内青年科研者的压力太大,加之政府补贴不均衡,难以静下心来做科研。目前国内房价算是暂时稳定了,但大部分人都知道,这只是暂时而已,有很多地方的房价还在上涨。基本上,省会的房价基本在一万以上了吧,更别说北上广。有些年轻科研人员得愁自己的住在哪里,孩子养不养得活,天天得思考怎么养家,一来二去,哪还有什么精力搞研究。听说,在北京某科研所的一个老教授,一辈子都没能在首都买上一套房,居无定所,听上去很是凄凉。


再者 ,国内科研者的思维方式或研究思路比较“独特”。国外的人做研究,思路都很简单,比如研究城市对树木生长的影响,就花了几年的时间来做这个实验,一棵树放城市里面,另一棵则放在农村。结果发现,城市的环境反而能使树木生长得更好,结果变发了几篇Nature。而且,他们又验证了这一现象。利用遥感数据计算了城市地区植被碳储量和郊区的碳储量,发现城市区域的碳储量比郊区碳储量密度更大,结果又发了两篇Science。反过来看看国内许多研究者,很喜欢把问题或者实验往复杂的方向牵引,觉得越复杂,就越高级,就能出好的成果。但,又有几人能发Nature或Science呢?更别说获诺贝尔奖。


总之,科研是需要真正沉下心来搞的东西,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需要耐心,需要沉淀。


以上仅为个人看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方便时给个关注,谢谢啦!


DS二当家


是呀!清华大学到现在已经107年还多了,可严格意义上来说没有走出一位诺贝奖获得者,这是为什么?(杨先生暂且不论,在校期间那叫做西南联大。)

不但这样,而且感觉当代也没有民国期间那样具有影响力和学术气息了,这是为什么?

昨天还在群里讨论这中国的高校,尤其是清华和北京大学。

在进入这个话题之前,我们来看看几个观点。

1、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的非常犀利的批评了中国的高校。

是的,钱教授批评的没错。但大笨new认为利己主义并没有错,恰恰是刻意的消灭利己注意是危险的。当我们刻意消灭利己主义时,很多人会大言不惭的打着利他、大公无私的帽子去干一些利己主义的勾当。

实践也证明了,刻意消灭利己主义并不能带来社会的进步,记得我们的历史上有一个时期叫

“人民公社、大锅饭”,那个时期并没有给社会生产力带来进步,相反饿死了不少人。

2、香港东方日报评论

大学能培养富豪、能培养出政要,是一件好事,但是大学若丢失了学术阵地,那真的就是高校的悲哀。诚然中国的高校学术氛围的确不如发达国家,但也并非不学无术,而且这也全非学校本身的因素。

3、关于大学排名

坊间极为看中各种国际排名,各种版本、各种讨论,要么认为我们大学排名很高,西方排名按照西方标准,故意压低我们大学的排名;要么我们打大学排名很低,一无是处。

往往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其实大学排名就那么回事儿,看淡一些反而更好,关注学术、不关注排名更接近大学本质。

诺贝尔奖在某些方面代表了最高的学问成就,是所有做学问的人追求之一;那么为什么我们的大学没有在诺奖方面取得成就(学术水平发展的滞后)。

大笨new认为是如下原因所致:

第一:环境


1、生存环境

当年鲁迅一年的薪水可以在北京买房,现在清华大学教授一年薪水有多少,教授能拿到手的薪水不足15万(可能还不足12万)。

能进入清华大学而且还评为教授的人,应该比大多数的人都要努力,这点收入显然是不符合他们的努力程度。

所以他们得挣钱,很多老师会加班做项目、做课题,不过是为了在京有个住所,然后再有点生活的保障;几遍不占用科研时间,但也绝对占用了科研精力。

在各种电视上看到爱国科学家从国外回来,都说:“这些科学家放弃了国外优异的科研条件。”这真不是说说而已的。

2、科研环境

科研着实是一件奢侈品,科学研究不过是国家拿钱满足一小部分的兴趣和好奇。

显然我们的科研并没有这样的纯粹,每一个课题需要:

研究背景——文献综述——研究思路——技术路线——预计成果……。既然都已经预计到成果了,还研究个什么劲儿(当然预计成果很多以论文多少、培养硕士、博士多少等等);还有中国的科研项目几乎不允许失败,每一个课题在解题时得出的结论都是科研成果世界先进,这大概不符合客观规律吧,我觉得很多课题并没有取得什么像样的成果,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信。


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捂上眼睛,不愿意看到失败。

科研不是盖盖楼、修修桥、建建坝,科研不是一蹴而就的,科研不是一下砸个几十亿就可以可以提升,而是一项持续的投入,在你没有结果和产出的时候你还愿意投入

所以科研在一定程度上跟国家的发达程度相关(更准确的说跟教育的投入和保障程度相关);我们看到:美国、英国、日本、德国、香港地区、瑞士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经常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但很难听到埃塞俄比亚、特拉尼达和多巴格、埃及、尼日利亚出了什么像样的科研成。

3、教育环境

大学的成败的种子,其实在中小学阶段已经种下,当你种下的一粒松树的种子,那么在大学期间你可以培育成一棵参天的大树;当你种下的是一粒豌豆种子,充其量长成一棵豌豆射手。


一所小学的成败不是他能让多少孩子考上重点初中,一所初中的成败不是让多少孩子考上重点高中,一所高中成败不时让多少学生考上重点大学;而是这些学校的孩子最后成为什么样的人,他们有什么样的人生。

在这个阶段给他们坚毅的品格,形成良好的思维,而非把学生看做流水线上的产品,小学的成品是初中;初中的成品是高中;高中的成品是大学。高中有多少老师告诉学生:“现在不是玩的时候,大学有的是时间玩!”

这样的环境下给很多的学生形成一种什么样的观点?恨不得让学生记住每一个考试知识点,完全成为应试的产品,二恰恰考试的方式又很是流氓,拿历史考试来说:我们考甲午中日战争发生在哪一年?西方考的二战有没有可能避免?这样的以不同方式教出来的学生是不同的。

我们中学教出来很多的存储器,而西方教出来的是处理器,我们希望博闻强记,而西方教育出来思考着。大脑是用来思考的,不是用来记忆的,尤其是在信息爆炸、信息易得的互联网时代,思考力远远比记忆力重要得多。

第二:形而上学盛行

100多年的历史,说短不算短,说长比不过牛津、哈佛,剑桥、斯坦福。

但是我们却经历了院系调整、高考停考、恢复高考、院校合并、211计划、973计划,双一流等等一系列的事件。

当然初衷都是好的,但客观上并不见得是好事。

1、院校调整

主观上说为的是国家建设所需,客观上讲把学术氛围强行转到工程技术上,让许多学校的失去了历史,恰恰历史是高校的文化之一。大学在介绍自己时往往喜欢寻根,寻找最远古的那个根,然而很多高校最远古的那根连个毛都没有留下。

2、停止高考、恢复高考。

这个不必言说。

3、高校合并

再一次走入歧途,贪大而弃精,贪多嚼不烂。

4、各种计划

看似是为了加强学校建设,增加支持力度,然而事实如何,真不好说。

本身各种计划,给了高校很大压力,为了所谓成果,甚至不惜造假。

为了这个名头,哪一所学校没有花精力、人力、财力、物力去“活动”过?有这份心思不如去研究一下教学研。

5、形而上学

1) 中学、大学很多政治类的课程,先入为主的告诉了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是对的,“形而上学”,“唯心主义”是错的;“可知论”是对,“不可知论”是错的;“一元论”是对的,“多元论”是错的,这种哲学教法本身就是形而上学的。

况且不说有多少诺奖获得者是唯物、唯心,科学揭示的出来的世界越多,让我们认为人类完全感知这个客观存在能力越发有限。

2)很多所谓的科学捍卫者,在捍卫宇宙大爆炸、生物进化论时,用一种鄙夷的神态来批评哪些怀疑者,大笨new也是支持大爆炸和进化论学说的,但大笨new也在怀疑这些理论,科学是容得下怀疑的,而太多的不容置疑,让很多学说在成了死水,成了宗教。

简单举个例子:“地球为什么公转?是怎么绕着太阳转起来的?”就连这样一个问题都无法解释,那么浩瀚的宇宙哪些哲学老师怎么就一句“可知”概括了?

3)形而上还在忙着批判和打到;我们往往把现在的失败归因于一点,或者孔子儒学、或者行政干预、或者高考制度、或者房地产?

然而这并非一事一物所致。

4)学科设置,很多人说中学强化物理弱化英语,有利于科学。

然而伟大力学家钱伟长中学数理化都很差,然而成为伟大科学家,大笨new恰恰认为阅读、史学、国学、哲学反而更有利于科学;高中阶段的数理化无非是记住某些定义、定理、公式、范式、试验要领等等,通过运用这些来解决有既定答案的问题,所有的问题解决方案都是固定于一两种,而非思维性的问题解决方案。

如同二战能不能避免?甲午战争清朝获胜会如何?清朝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等等,这样的考题没有答案可以宽泛不固定,但可以看出一个学生分析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第三 德育理念上跑偏

过度强调所谓的奉献,大公无私、助人为乐,而且不能告诉孩子们正确的方式。我想大多数人努力的动力都是为自己更好的生活。

奉献、大公无私、助人为乐都没错,但是大笨new认为,通过努力在道德框架内让自己财富增加,生活的更好就是奉献、就是助人为乐;个人合法财产的增加也是社会财富增加的一部分。

还记得我们的:“公平有限,兼顾效率”吗?思考一下为什么分配原则会调整为“公平有限,兼顾效率”。

最后跟大家分享一个成语:知促常乐

大笨new的解释是:自己的努力,应该对符合规律的收获感到快乐。


大笨new易数学


清华大学建校至今已经有上百年了,对于我国来说是数一数二的高等院校,为什么至今还没有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这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科学研究需要的不仅仅是金钱的投入,还有就是坚韧不拔的耐心和承受能力。科研要的是有不怕输坚持到底的精神,科研要的是能扛得住外界的眼光,在没有结果和产出的时候,任然坚持走自己的路,不放弃不抛弃的毅力。


其次,环境影响人的成长和后期的发展,不管是清华大学还是其他的著名院校,学生们都是从小学,初中,高中一路走过来的,而这一路上,学子们更多的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他们的电脑一直处于背背、考试、成绩这样一条路上,很少有老师让他们去创新、思考,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为了将来考上好的大学。


老师们常常把“考上大学后,你们有的是时间去玩,现在最要紧的是考上大学”。孩子们长期被灌输这样的思想,在上大学之前也把考上大学作为主要目的。有怎么能指望这样的学子们能有投身于科研,去做那样枯燥无味的事呢?


还有就是没有获得诺贝尔奖,并不代表清华大学就没有科研成就,诺贝尔奖是用来鼓励人们去投身某一项事业的,而不是为了获得诺贝尔奖而去努力的。所以我们不要本末倒置了,一所大学的成就不能仅仅用有没有获得诺贝尔奖来衡量的。


决胜网


昨天看到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郭于华老师的一篇旧文,《培养“精明人”的社会》,同钱理群老师多年前所讲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异曲同工,说的都是同一个症结所在。

应该说明的是,诺贝尔奖并不是评判一个科研成果,或一部文学作品价值的根本,诺奖只是在目前状况下较有权威性的一个评奖,特别是物理,生物领域的评奖基本可以看到一个获奖者所做成果的社会贡献。但我们也没有必要唯诺奖马首是瞻。


美国,德国和日本都有大量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医学奖的获得者,也基本反应了三国科研的领先地位。而大陆地区仅有北京大学毕业的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而素以理工科见长的清华大学却无一人获得,也是令人深省,当然北大也好不到哪儿去。


根本原因就是钱理群老师所讲的大学正在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资中筠老师讲的清华北大正在摧毁人才,以及郭于华老师所讲社会正在培养精明人。这些与基础科研所要求的纯粹精神背道而驰。

你觉得清华北大是在毁人才吗?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老李有刀


主要原因是客观性的原因,107年中有五十年国家动荡,三十年艰苦探索,最近二十多年才真正有机会静下心来搞研究。不着急,清华北大,中科大,哈工大。。。以后会焕发光彩的,我觉得最多十五年,中国诺奖会扎堆出现的


列兵李三多


百年名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为中国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却没有一位获得过诺贝尔奖,实在有点遗憾。然而,仔细分析世界形势,不难发现,诺贝尔奖评委们,有很大的政治歧视作用。

从诺贝尔和平奖、经济奖得奖者及评委方式来看,评出的获得者,多是为许多国家民众并不认同者。如奥巴马总统,刚上台不久便获诺贝尔和平奖,不久便发动战争,这简直是对诺贝尔奖和平奖的巨大讽刺。

至于其它奖项,也可发现,这其实与诺贝尔评委们的政治歧视有关。1949年之前,中国的贫困落后,民不聊生,各方面全面落后,诺贝尔评委会不给机会还尝认可。然而,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各方面科技蓬勃发展,两弹一星,航天等科技全面赶超欧美,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解决了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的温饱问题。然而,那些评委们都是眼瞎的。

从十年前,诺贝尔文学奖授给了那位反华文人(刘?)看。这个诺贝尔评委会员,根本就是骨头里就包含有反华成分。至于物理、化学等,我们虽然与美欧有一定差距,但并非很大。只是,我们的科技人才,在撰写成果时,并非都用英文,这对诺贝尔评委了解我国的科技,有一定隔陔。但从文学、和平及经济学奖来看,物理、化学、医学等评委们,自然带有一些歧视眼色。

获得诺贝尔奖者,未必是最好的。最好的学者,也未必入选诺贝尔奖评委们的眼睛。我们要坚持自己特色,并吸收其它大学先进办学理念,一样可以成为世界名校。


愤怒野虎


这个问题不成立,问出这样的问题是一种妄自菲薄。有诺贝尔奖得主毕业于清华大学,也有诺贝尔奖得主在清华大学工作。

杨振宁在1957年摘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1922年本科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和大学,当时西南联大是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建立的。杨振宁在1944年还获得了硕士学位,并且是清华大学的硕士学位。而且杨振宁现在就工作在清华大学,他是地地道道的清华人。

诺贝尔奖自1901年开始颁发,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上个世纪初的几十年内,是现代科学迅猛发展的时期,抓住了那个时代的机遇就有可能成为诺贝尔奖得主。那个时期的中国是军阀混战时期,国内的教育、科研资源非常落后,当时在国内做出诺贝尔奖级别的科学成就几乎是不可能。中国人并不是不聪明,当时有一些人走出国门到国外去学习,他们中有几位比较接近诺贝尔奖。

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的教育资源也是比较落后,后来还经历过十年浩劫。虽然青蒿素的发现使得屠呦呦摘得了诺贝尔奖,但是青蒿素的发现具有一定的偶然性,投入的资源非常多,效率非常低。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摘得的诺贝尔奖数量远不能和人口比例相匹配。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不仅仅是清华大学这样的国内顶尖学府需要反思,社会各界都有反思的义务。

近些年来,中国的科研实力整体在稳步增长,已经有一些科研成就具备了冲击诺贝尔奖的实力。比如清华大学的薛其坤首次实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杨振宁评价这一成就为诺贝尔奖级别的成就。薛其坤也凭借这一成就斩获了中国版的诺贝尔奖未来科学大奖。

中国的本土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前景要比几十年前美好很多。


刁博


在可预见的未来五十年之内,我国本土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在更遥远的未来,出自目前教育方式下的自然科学诺贝尔奖获得者,仍然是极少数。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多种。

①思维方式 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下成长的孩子,从小就受到诸如《易经》《论语》《阴阳五行》等思维方式的影响,根本上偏离了科学精神,理性思考是最缺乏的品质。

②学术目的 在一个以权利和金钱至上的社会里,搞学术研究的也受功利驱使,而失去了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

③科研投入 由于对科学的误解,我们对于科研的方向是迷茫的,投入也是漫无目的,大量资金用于那些永远也不可能得到成果的项目,却养活着一个庞大的“伪科学”体系。

④历史原因 在科学发展最迅猛的一百多年内,我们由于封闭和入侵,错过了科学的黄金时代,在目前科学发展的瓶颈时期,突破是极为困难的。

⑤我们已经获得的诺奖中,只有一个自然科学类奖项,其他除我们并不在乎的文学奖,就是我们视为耻辱的和平奖。什么时候我们不再觉得这是耻辱,那就离真正获奖不远了。


己所甚欲勿施于人


“我们的大学怎么培养不出世界级尖端人才

?”钱学森之问犹言在耳。的确,即便是国内北大、清华最顶尖双一流高校,在培养世界级科学大师方面不可谓不用功,不可谓不励精铭志。遗憾的是百十年来乏善可陈,颗粒无收,落下培养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之称谓,奈何乎?乃为也!

国内高等教育同欧美高等教育相比较,其差距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宽进严出的高教机制。在西方每个人都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力和机会,但能否学成圆满毕业那靠个人的禀赋和毅力。因此,欧美高校生是通过勤奋刻苦获得毕业成果的,反观国内高校严进宽出的庸庸散散,孰强孰弱一目了然;

二是能伸能屈的高教作风。西方高等教职员工,其薪水、待遇、升降、奖惩机制,都和其授课质量、学术成果转换率、综合满意度等动态挂钩,其去留升降评估都有一套完整体系。因而,西方高教师资力量大都学术严谨、作风优良、专业扎实,不敢误人子弟的混日子,更不敢在科研学术上弄虚作假,欺世盗名;

三是敢议敢言的高教环境。西方教育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是:认真探讨和研究巳有的思想、观点、及理论学术成果,但又不迷信任何人的思想、观点及理论学术成果。对一切文明成果持批判吸收的态度。故此,在西方近一二百的时间中,诞生了爱因斯坦、阿基米德、居里夫人、达尔文、爱迪生……现代的罗布斯等人,无不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跨越前者达到峰巅。

如果说获得诺贝尔奖是代表世界科(研)学成果的一种最高荣誉,那么其过程必将是艰辛而漫长的执着与探研,持之以恒的探求欲及工匠精神必不可少。从某种层面上说西方高等教育,不仅在体制、机制上其设置合乎科学性,且还在人的精神塑造上亦很成功,不然,近现代全球的科技文明、科学成果出自西方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说句很形象的话,没有丰富肥沃的土壤,纵有好的种苗也难结硕果,反之亦然,我们的教育缺陷在哪里?想必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认知和评判!


手机用户听取蛙声一片


有科学曾说过:北大是培养利已主义的大本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