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Northwest A&F University)简称“西农”或“西北农大”,坐落于中国农科城杨凌,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中管32所副部级建制重点大学之一,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111计划”、“2011计划”、“千人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成员。教育部“援疆学科建设计划”40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由教育部与中国科学院、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等16个部委和陕西省共建,同时是中国西北地区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发源地。学校农业科学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之列,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工程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等6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之列。葡萄酒专业稳居全国第一。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34年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及后来相继在杨陵建立的相关科教单位。1999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同处杨凌的原西北农业大学、西北林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陕西省农业科学院、陕西省林业科学院、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等7所科教单位合并组建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全国农林水学科最为齐备的高等农业院校。

截至2017年11月,校园面积5653.5亩,建筑面积128.06万平方米。有两院院士3人,双聘院士1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5支;全日制本科生21000余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文化传统

校徽

DNA是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学校因小麦而闻名于世,两条螺旋向上并排的遗传物质DNA链,构成闻名于世的小麦,体现了学校(种植业和养殖业)农业的特点,表达由教学和科研院所合并组建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传承农业文明的重任,肩负解决广大民众赖以生存的粮食问题的历史使命。

图案构成也是成排向上的树木,代表林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学校教书育人的办学思想。

上下翻动的水波,是多向调节水资源的水利。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是追求完美品德的写照。

一颗金装包裹的绿色种子是在校学生的形象。金色年华的学生,明天就是绿色世界的主人。

校徽由大圆环、中文校名、英文校名、内圆环种子构形及内部两排上升的螺旋图案构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校训:诚 朴 勇 毅

诚:诚实不欺,讲求信誉,以诚为本,为人为学,诚心正义,诚信待人。

朴:纯朴、朴实、朴素。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知识分子对故土、对现实的一种积极情怀,一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生态度。

勇:勇敢、无畏、敢为天下先和不怕失败、不畏强暴、不迷信权威的精神。也有“勇气”、“创新”、“攀登”、“进取”之意,暗含强健体魄涵义。

毅:毅力、坚韧、坚毅,意为具有坚韧不拔、顽强不屈的精神与意志,做到无坚而不摧、无往而不胜、不为暂时的失败所屈服,是成就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诚朴勇毅”四字校训,以“诚”字起首并以之为核心,又结合我校“农”的特色,同时有追求科学、追求真理、向往光明、健康向上的精神。

学科建设

截至2017年5月,学校学科涵盖农、理、工、经、管、文、法、哲、史、医、教育、艺术等12个学科门类。有7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以及25个部省级重点学科,有13个博士后流动站, 1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2016年11月,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的学科:工程学、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农学。

教学建设

截至2015年3月,学校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9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2门,省级精品课程50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1门。2007年被教育部批准为首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试点院校之一。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动物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农业水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园艺实验教学中心。

办学历史

西北农业大学

前身是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创建于1934年。

1933年3月,筹备委员会共推于右任先生为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校长。

1934年4月20日,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7层教学大楼奠基,这标志着中国西北地区第一所高等农业学府成立。

1936年7月,筹委会结束工作,辛树帜被任命为校长。

1938 年7 月, 奉教育部令, 与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农学院、河南大学农学院畜牧系合并,成立国立西北农学院。国立西北农学院解放后更名为西北农学院。

1949年5月20日,王震将军率部解放武功,学校又回归人民的怀抱。

1985年经原农牧渔业部批准,学校更名为西北农业大学。

1999年9月并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林学院

前身是原西北农学院森林系,成立于1934年。

1979年从西北农学院分出,成立西北林学院;由林业部与陕西省双重领导,以林业部为主。

1999年9月并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1954年决定筹建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所址选定为陕西武功。

1955年定名为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先后更名为中国科学院 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生物土壤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

1995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1998年被中国科学院确定为首批启动的国家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单位之一。

1999年9月并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

1940年西北农学院与中央水工实验所(后称中央水利实验处)合办武功水工实验室。

1952年扩建为西北水工实验所。

之后,先后更名为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陕西省水利科学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陕西省水利科学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

1999年9月并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省农业科学院

前身是西北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52年由西北军政委员会农林部筹建成立。

1954年隶属农业部。

1958年改由中国农科院、陕西省农林厅双重领导,更名为中国农业科学院陕西分院。

1973年划归陕西省农牧厅领导,更名为陕西省农林科学院。

1983年定名为陕西省农业科学院。

1999年9月并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省林业研究所

前身系陕西省林业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属中国农业科学院陕西分院的一个专业研究所。

1980年从陕西省农林科学院分出,成立陕西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归省林业厅领导。

1998年更名为陕西省林业科学院。

1999年9月并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

前身系中国科学院1965年组建的综合性植物学专业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

1970年7月下放陕西省管理。

1982更名为西北植物研究所。

1991年实行陕西省与中国科学院双重领导体制,更名为“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

1999年9月并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999年9月11日,由共处陕西杨凌的原西北农业大学、 西北林学院、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陕西省农业科学院、陕西省林业科学院、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等7个教学、科研单位合并组建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3年8月教育部批准学校试办研究生院。

2004年6月进入国家"985工程"建设序列。

2007年6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学校建立研究生院。校长孙其信教授兼任研究生院院长。

2009年,教育部和农业部共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年,教育部和国家林业局共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年9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