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松滋!”老兵古稀之年话松滋!

“我们在松滋!”老兵古稀之年话松滋!

“我们在松滋”推出首期后,得到了大量网友的来稿和约访,本站将甄选出有代表性的人物故事,陆续推送给广大读者。我们收到这位今年已经70岁的退伍老兵的来稿后,可谓惊叹不已。老兵的人生经历足够丰富,读过书、当过兵、当过村支书、当过工人,还办过企业。更难能可贵的是,古稀之年可能是本站年龄最大的网友,能够响应我们的号召,愿意将自己的故事和心路与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能够幸福的生活在松滋。

好了,不多说了,请大家跟我一起走进老兵的故事。

立身乡梓不言悔,七旬老兵松滋情

作为一个松滋人,生于斯,长于斯,在这里生活和工作了几十年,转眼就到了古稀之年。前几天看到松滋100网面向社会征稿,问我们"生活在松滋,你有过后悔吗?""满意吗?"我就很想做为一个本站可能是年龄最大的网友,来和年轻的朋友们说说我一个老同志的感受,希望大家不要嫌弃。

要回答这个问题,得从我个人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说起。

“我们在松滋!”老兵古稀之年话松滋!

一九六三年秋季,松滋一中初中部面向全松滋选拔招收学生,我有幸跨入了这所学校的大门。在这所学校里,优越的学习条件,优秀的师资队伍,加上学校有意思地组织我们参与一些社会活动,如六五年参与八宝抗洪抢险等。让我们走进了知识厅堂的大门,也窥看到了社会的小窗口。

那时,"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梦想着一步步完成学业,入高中,上大学,报效国家…?就在初中毕业之际,"文革"的动乱,学校停课,把我们抛向了广阔天地。

“我们在松滋!”老兵古稀之年话松滋!

要说学校给予了我们知识的启蒙,部队的锻炼让我们意志更坚,力量更强,开启了真正的人生旅途。

“我们在松滋!”老兵古稀之年话松滋!

一九六九年春,怀揣报国的志向,我报名参军入伍,到了东海前线,在那儿度过了四年多的军旅生涯。在参军到军营的路上,我们一路轮船、火车、汽车,不断转换,长途跋涉,意气风发,歌声笑语不断!真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气慨。筹躇满志,充满希望。

“我们在松滋!”老兵古稀之年话松滋!

超期服役两年后,我婉拒了部队的挽留,毅然决然地回到了松滋!那时我想,我总有一天要回的,何必多年后呢?何况家有几辈老人,加上妻儿。不如趁年轻力壮早回故里,开创一片新的天地,在部队干那种技术和业务的事,也未必前途广大,倒累垮了身体。以后的事实,也证明了我选择得正确,却又把自已转回了原点,开始了在农村的打拼。

“我们在松滋!”老兵古稀之年话松滋!

回到家乡后,由于当时要"农业学大寨",把退伍军人作为一支重要力量放在农村,没有了安排工作的希望,就只能早起晚睡,劳作在希望的田野上了。退伍回乡的当年底,我当上了所在村 (当时叫大队)的党支部书记。其后的三年多里,我学习着做农村基层工作,也体会到了农村的艰辛,经历了社会风雨的吹打。

那段日子,"文革"余风未熄,农村极左思潮泛滥。农民家门前种棵果树,就被批作资本主义尾巴。一位木匠师傅在自家房门上安了把门锁,就被叫做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在那种气氛和环境中,一贯正直务实的我,是不可能和领导意图合拍的,在一些事情上,往往是嘴到心不到。就免不了领导不满意,不时给予批评,为了照顾面子,他们旁敲侧击地批评我,本来就心有怨气的我,终于有一天爆发了。在一次会上,我明确地提出有批评就当面提出的意见后, 引来了对我的"大批判"。我也就趁势离去,没有抗争,告别了四年的"为官"生涯。"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凭身"。

“我们在松滋!”老兵古稀之年话松滋!

人的一生,很少有一路风平浪静的日子。在遭遇到挫折后,也免不了思想起伏,说后悔,那只是不切实际的。后退的路已经没有了,前面又是一片渺茫。当时个人是没有外出打工的去处的,只有通过读书或招工才能跳出去,两者的先决条件很多,比如户口问题,要基层推荐等。这些操作起来,人为的因素更多,并且全是暗箱操作。外面来招一次工,等社会上知道信息时,早已是某领导某要人的亲属被内定了。不当村官了,我又当我的普通农民。

好在读了一点书,又在外面闯荡了几年。那些日子我就在水利工地当起了临时工作人员,在镇内的水利工地和文家河水库工地干了一年。

后来因为农村大兴办电,我便走进农电工的队伍。走遍了本镇和周边县乡的乡村,架线路,办电业,为乡镇居民和村民服务。七九年,国家恢复了高考,带给了我又一次跳出农村的机会。我的不少同学都通过考试进入了大学。按照我的知识水平,也是可以通过考试上大学的。但我考虑到家庭因素,加上也爱上了农电工作,便放弃了参考机会,留在农村,在家乡的土地上流些汗出点力。

“我们在松滋!”老兵古稀之年话松滋!

再后来,八十年代开始,改革开放加大了步伐,乡镇企业兴起,我所在的供电所成为乡镇企业,独立的法人。靠自营的水力发电站和市电的补充,经营所在集镇的供电业务,直到十年前被国家电网接收。其间,我还在镇办砖瓦厂和酒厂工作过几年。前几年,回忆往事,我写过一首诗,回忆了这几十年的生活和工作情况,是这样写的:

十年苦读逐梦想,止步文革空望洋。

投笔从戎许报国,四年戍边在海防。

志不获骋乡愁起,别图发展愿回乡。

军营技艺不予用,田垅无处写文章。

勉就村官三四年,秉性难适仕成殇。

彷徨迷惘一二年,苦为生计奔波忙。

兴办农电走三县,几秩奔忙农电行。

乡镇企业未艾时,也曾栖身砖酒厂。

人生转瞬几十年,事从工农兵学商。

立身乡梓不言悔,知足常乐放眼量。

这首小诗的最后一联,已经基本回答了开头提出的问题。我还要多说几句的是,关于后悔和满意的话。一个人定下了自己的大方向,就应该沿着这个方向走下去,根据具体的情况,不断加以修正和调整。即使是错了,甚至给人造成了负面的影响,也没有什么可后悔的,应该重新调整自己的心态,走出心理阴影,重新开始,只要坚持和坚守,一定会有收获的。

“我们在松滋!”老兵古稀之年话松滋!

在以前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受到过好多挫折,但我不后悔!一直在家乡愉快地生活着,享受松滋这方水土提供给我们的愉悦和快乐,其乐融融。至于满意的问题,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只有知足才能常乐!

从生活条件讲,现在比改革开放前改善了好多倍,更不能和我们儿时的情况比!但也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我们应该满足和满意,用我们的努力,使之更加完美。社会还在不断发展,会越来越好的。

“我们在松滋!”老兵古稀之年话松滋!

从社会环境来讲,现在人们可以公正公平地竞争,找到适合自己而满意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民主和法制也在不断健全和完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和人权,得到社会和他人的尊重,是幸福和自由的,因此,我是感到满意的。我也希望大家都满意。

分享你在松滋

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