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期間,中國大熊貓被倒賣,在國外成了搶手的「寶貝」

1938年某一天,這天很特別,倫敦迎來了幾位東方的客人。這是倒賣的結果!這次本來有十餘位,不幸中途夭折近半,幾經波折輾轉到香港,五隻熊貓被送往了西方。

抗戰期間,中國大熊貓被倒賣,在國外成了搶手的“寶貝”

沒多久,一個叫奶奶的傢伙患病去世,一個叫樂樂的傢伙被販賣到德國,最後到美。剩餘三個則是被賣到倫敦動物園。分別取名為“唐、宋、明”。不到兩年,園內剩下孤零零的“明”。

當時二戰爆發,人們並沒沮喪,彷彿明為他們帶來了歡快,許多藝術家接連趕到動物園,那裡的市民也排著長長的隊伍,目的是想親眼目睹一下這位神秘的傢伙。

抗戰期間,中國大熊貓被倒賣,在國外成了搶手的“寶貝”

在倫敦被轟炸時,他被轉移到安全地方,也時常回到倫敦,“會會朋友”。

可惜,1944年剛過完聖誕節,“明”逝世了,全國哀悼,《泰晤士報》還發出訃告。

抗戰期間,中國大熊貓被倒賣,在國外成了搶手的“寶貝”

36年到45年,西方國家一共收到14只由國民政府贈送的熊貓,1941年,宋氏姐妹向美聯合救濟中國難民協會捐贈兩隻熊貓,特感謝協會在抗戰中給予的援助。而在36到41年間,美人用不同手段帶走了九隻!這段時期的大熊貓,在國外成了搶手的寶貝,這些可愛的小傢伙也成了中外合作的“外交使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