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5年,經銷商靠什麼盈利?

作為經銷商,相信你也在思索一個話題:下個5年,靠什麼盈利?如何領先?無論是內在的不安,還是苦苦思索,都揭示了這樣一個主題:

有思想的經銷商,都會想的更遠一點,除了生存,他們更要長存!

下一個5年,經銷商靠什麼盈利?

生存:首先要解決溫飽問題,屬於典型的“投機”型經營。

在生存階段,經銷商是什麼好賣賣什麼,哪裡有機會就往哪裡鑽,首先要解決溫飽問題,屬於典型的“投機”型經營。在這個階段,經銷商善於抓住機會,但由於眼光不一樣,因此抓的點也不同,這導致了經銷商出現了不同的分化:

第一類經銷商抓住了一堆“流行”產品,即當時的暢銷產品,由於缺乏自己代理的主力產品,因此他們無法獲得核心的資源,也沒有圍繞主力產品的經營鍛煉出一支隊伍,這類經銷商目前資金週轉問題不大,但毛利率較低,盈利能力不強。

第二類經銷商通過名牌產品帶動了公司的成長,在做強的同時,豐富產品結構,成為區域內強勢經銷商,一小部分則藉助運營模式,成長為了超級經銷商。

第三類是名品代理商,由於先天的優勢,他們獲得了很多當地資源。其中一部分經銷商隨著名酒的復興,成為區域的大戶,另一部分則抱著名酒產品,不思進取和開拓,市場不斷萎縮,雖然手裡有“金娃娃”,但同樣面臨經營困境。

長存:廠家的市場規劃、未來的市場潛力、自身的資源匹配,是經銷商們更多考慮的。

長存階段,經銷商不是什麼好賣賣什麼,而是看自己該做誰的買賣,誰的堅決不做。因此在引進產品時,價差和政策,不再是決定因素,而是廠家的市場規劃、未來的市場潛力、自身的資源匹配,是經銷商們更多考慮的。

如果說生存階段要埋頭苦幹,那麼要想長存就要抬頭看天。

這個“天”就是市場變化,根據變化調整經營思路,才能不斷跨越。那麼下個5年,經銷商需要有哪些變化,靠什麼才能領先呢?

第一,對資源的佔位。

從現在品牌發展的態勢來看,品牌集中是確定的事實,未來5年仍然將是名品和區域強勢品牌的天下。

第二,在經銷商之中的佔位。

在一個區域內,經銷商也是分座次的,誰是第一,誰是第二,誰是第三。座次的領先,給經銷商帶來的不僅是獲得第一的滿足,更是聚合優秀資源的資本。經銷商未來的發展,一定是雙品牌的發展,即產品品牌和公司品牌。

在前期,是產品品牌帶動公司品牌,而後期一定是公司品牌帶動產品品牌。注重公司的品牌,意義不僅僅在於獲得一個優秀的代理品牌,更在於公司能否進行相關產業的橫向擴大。

第三,注重動態調整。

動態調整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內部結構調整,這是經銷商二次騰飛的關鍵。

現在市場競爭的勝利,不是某一個點的勝利,而是一個系統的勝利,經銷商公司經營也是一樣:獲得持續的利潤,不僅僅是業務部分的事情,而是每一個員工的事情,如何激勵每一個員工在一個共同的願景下,創造利潤,就需要經銷商老闆從公司理念、激勵方式去考慮。

二是對公司發展速度的把控。如果說去年銷售額是5000萬,今年是4000萬,那麼就需要在產品結構、人員配置上進行調整;如果去年是4000萬,今年是6000萬,那麼同樣需要調整,因為發展速度太快了,“快了就要學會剎車”這是洋河張雨柏董事長的一句忠告。

第四,對新模式、新思維保持關注

比如電商、O2O、微信營銷、微店、定製、封壇等,“存在即合理”,他們的流行代表了一部分需求,可能成為未來的趨勢,現在不關注、不佔位,等趨勢爆發的一天,就不是“停滯不前”的問題了,而是被顛覆和超越。

第五,老闆的胸懷問題。

現在很大一個問題是,經銷商有規劃、有方向,但最後卻做不到,為什麼?是因為老闆缺少“心力”,也就是胸懷。試想讓一個別人碰了他的寶馬車,馬上下來破口大罵甚至動手打人的老闆,是難以做大的。因此寬容的胸懷,良好信譽和口碑的老闆,將來一定能做強、做大,因為他能聚攏員工、聚攏下游客戶。

第六,從現在做起,從基礎做起,修好通向未來的高速公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