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120师鏖兵三晋:纵横战场 不辱使命

“铁流两万五千里,直向着一个坚定的方向。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奔战场。一部还我河山的豪迈史诗,一曲卫我国权的英雄赞歌。鼓角声绝,浩然正气千古传唱。风烟散尽,和平之光照亮复兴梦想。”

1937年9月,咆哮的黄河岸边,一支8000多人的部队,迎风破浪渡过黄河。迎着滚滚狼烟,踏上了对日作战的艰苦征程。此后,这支“铁心跟党走,专啃硬骨头”的传奇队伍,战斗足迹北抵内蒙、南达广东,纵横万里,大跨度机动,任务之多样,行动之频繁,地域之辽阔,在中国抗日军队中绝无仅有。这支抗日铁军,就是贺龙、关向应率领的八路军120师。

誓师出征抗日

“七七事变”后,平津失陷,日军拉开全面侵华序幕。1937年8月中旬,淞沪会战爆发,中日两国全面战争真正开始。为了战局的需要,蒋介石放弃了控制红军的企图,于8月18日电令全国,将主力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八路军120师鏖兵三晋:纵横战场 不辱使命

1937年9月2日八路军120师在庄里镇举行抗日誓师大会


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召开洛川会议,会议制定了抗战的方针,并宣布了将主力红军改编的命令。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改为第八路军总指挥部,朱德为八路军总指挥,彭德怀为副总指挥。改编后的八路军,下辖115、120、129三个师,将近5万人。其中,第二方面军和西北红军、红军直属队各一部改变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120师。

八路军120师鏖兵三晋:纵横战场 不辱使命

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将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的命令

“命令宣布由贺龙任120师师长、萧克任副师长、周士第任参谋长、关向应任政训处主任、甘泗淇任副主任,下辖第358旅、第359旅、教导团和骑兵、工兵、炮兵、辎重、特务等营,全师共1万4千人。第358旅由红2军团和西北红军第28军编成,旅长张宗逊、副旅长李井泉,下辖第715、第716团。359旅由红6军团和红32军等部编成,旅长陈伯钧、副旅长王震,下辖第717、718团。其中陈伯钧率718团和部分直属营留守陕甘宁边区,归八路军总留守处建制,编入八路军留守兵团。”

八路军120师鏖兵三晋:纵横战场 不辱使命


1937年9月3日,第120师8200余人,从陕西富平县庄里镇誓师出征,东渡黄河开赴山西抗日前线。进入山西后,昼夜兼程赶赴晋北前线,增援第二战区的国民党军作战。第716团作为师的前卫走在最前面。东渡黄河后,先是徒步行军,走万荣、稷山、新绛到侯马,再从侯马乘火车北上。

八路军120师鏖兵三晋:纵横战场 不辱使命

1937年9月3日,八路军120师主力从庄里镇出发,东渡黄河奔赴抗日前线。


雁门关伏击战


“这个时候,日军在华北的进攻势头非常猛,他想的是一举歼灭中国军队的主力。那么我们这边,守太原就必守忻口。所以蒋介石就命令卫立煌,率领中央军第14集团军,从河北一路驰援山西,配合第二战区晋绥军组织忻口会战。而华北日军要扫清忻口占领山西,他的运输补给必须经过雁门关。”

八路军120师鏖兵三晋:纵横战场 不辱使命

1937年10月,在雁门关伏击战前线。左起:甘泗淇、关向应、周士第、贺龙。


雁门关,山西省北部内长城线上的一个关口,雄峙于北岳恒山西巅,地形险要,因控制大同至太原的公路,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发生在这里的战事,有记载的就达140次以上。

八路军120师鏖兵三晋:纵横战场 不辱使命

雁门关伏击战中被八路军120师击毁的日军汽车


120师为配合友军正面作战,决定在雁门关堵截日军,打击日军运输队,截断日军补给线。

“120师原定的目标是到朔县,支援在雁北防御的晋绥军。但是当部队赶到宁武的时候,日军已经占领了大同、朔县。晋绥军撤退到了平型关、雁门关、宁武关一线的内长城防线,雁北已经被敌人侵占。八路军于是在宁武下车,根据敌情变化和八路军总部的命令,120师部署在晋西北的管涔山区,师部驻神池县义井镇。358旅集结在神池、宁武一带,359旅在五台、定襄、繁峙一带,进行紧张的备战。根据已经获得的情报,日军每隔四五天,就会有一批运输汽车路过雁门关。师长贺龙命令358旅第716团,在晋西北雁门关破袭大同经代县忻口到太原的公路。”

八路军120师鏖兵三晋:纵横战场 不辱使命

我军进入雁门关伏击战阵地


716团到达神池后,宋时轮团长奉命率第2营和团侦察连组成雁北支队,挺进朔县敌后开展游击战争,由独臂将军贺炳炎继任团长。贺炳炎和政委廖汉生接到命令后,率部到达雁门关一带勘察地形、侦查敌情、部署战斗,带领各营营长在雁门关黑石头沟、吴家窑一带公路西侧高地设伏。

“1937年10月18日上午10时左右,50多辆日军的汽车,满载着兵员、弹药,从北向南开进了716团布下的伏击圈。716团抓住时机,发起攻击。当时侵华日军的战斗力非常的强,马上跳下车组织顽抗。但是八路军是居高临下,死死地用火力压制日军。”

八路军120师鏖兵三晋:纵横战场 不辱使命

伏击战阵地


激战中,日军又有二百多辆汽车由阳明堡方向向北驶来。716团当即分兵一部阻击该敌。激战至夜间,日军援兵赶来。第716团随即撤出战斗。20日夜,716团一部袭取雁门关。另一部破坏了广武至太和岭间的公路及桥梁。21日凌晨,第716团再次设伏于黑石头沟一带,日军二百余辆汽车分别从南北相向而来。当先头车辆驶入伏击区时,716团居高临下展开攻击。日军在八架飞机支援下进行反扑,第716团毙伤敌军一部后撤出战斗。

八路军120师鏖兵三晋:纵横战场 不辱使命

八路军开进雁门关

“雁门关伏击战,有力的配合了第二战区统一部署的忻口会战。忻口会战前敌总指挥卫立煌,在雁门关伏击战结束之后对周恩来说‘八路军把敌人几条后路都截断了,给我们忻口正面作战的军队帮了大忙’。战后,716团特务连被授予‘雁门关伏击战英雄连’荣誉称号。而这场战役作为120师抗战之初有代表性的一仗,也被载入了八路军英勇抗战的光荣史册。但是由于正面战场的节节失利,太原最终失守。”

开辟晋西北根据地


毛泽东在太原失守前就已指出,华北正规战争阶段即将结束,游击战争的序幕即将开启,八路军将成为华北抗日战争之主体。据此下令120师在晋西北开创抗日根据地,开展敌后游击战。

八路军120师鏖兵三晋:纵横战场 不辱使命

大练兵

贺龙与关向应等率120师抵达晋西北后,在给敌人沉重打击的同时,广泛发动武装群众,开辟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不久,续范亭等率领的山西民族革命战争占地总动员委员会和山西新军部队1万余人,也进入晋西北地区。到1938年1月,将地方游击队发展起来的独立团,分别编为第358旅第714团和第718、第719团,120师由出征时的8200人迅速增至2.5万人。

八路军120师鏖兵三晋:纵横战场 不辱使命

一名八路军士兵在训练跨越障碍。

收复晋西北七城

1938年2月,日军以驻蒙军第26师团及伪蒙军一部,共一万余人,在华北方面军第109师团一部的配合下,先后占领宁武、神池、偏关、河曲、保德、府谷等地,并控制了黄河渡口。位于该地区的国民党军4个军,除第35军稍作抵抗外,其余均先后撤退。另一路日军也进占五寨、岢岚。同时,日军第109师团各一部,向晋西、晋西北进犯,企图压迫第120师西渡黄河,并威胁陕甘宁边区。

八路军120师鏖兵三晋:纵横战场 不辱使命

收复晋西北作战图

“为了粉碎日军的围攻,配合晋南国民党军作战,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下达命令,让120师主力从同蒲铁路北段太原至忻县间向岚县开进,在机动中寻机歼灭北面的日军,也就是第26师团一路。当时,贺龙正率领120师主力,在同蒲铁路忻县至阳曲段展开破击战。一接到命令,就连夜回师晋西北,并且决定集中4个团进行反围攻。因为贺龙认为敌人一万多兵力,是兵分五路。他的每一路兵力都不大,那么这个时候,我们正好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根据当时敌军分布的情况,决定先打进占五寨、岢岚之敌。那么,这场战役总共分三个阶段,首先是取岢岚,然后再夺五寨,最后把日军赶出根据地。”

1938年3月7日,第120师359旅在岢岚游击队的配合下,围困岢岚城。第358旅进至岢岚城东南的新家湾寇家村地区,破击岢岚至五寨的交通线。警备第6团、独立第一支队、师骑兵营、第359旅719团、山西抗敌决死队第四纵队及地方游击队,分别进至保德至三岔堡间、神池至义井间及宁武外围,袭扰钳制日军,配合主力作战。10日午后,岢岚日军因给养困难、水源断绝,弃城退至三井,岢岚城收复。

“北撤日军余部逃进五寨,退入五寨的日军大约有1000多人。3月11日,120师主力包围五寨城。但是五寨的城池非常坚固,120师的炮火难以进行强攻,所以贺龙决定‘围点打援’。12日,第358旅一部击退自五寨出城反扑的日军,并占领城的东关。16日,第359旅主力进至五寨、三岔堡一带设伏,而358旅进至神池、义井一带设伏。独立第一支队、师骑兵营等部进至利民、八角堡之间设伏打援。17日,358旅在虎北、山口地区与神池出援的日军1000多人遭遇,激战了6个小时,歼敌300余人。18日,义井、三岔堡日军千余人增援五寨,被717团击退。至此,五寨内的日军被完全孤立起来。到了20日,日军因为兵力分散,交通中断,被迫全线撤退,120师于是就收复了五寨、保德、河曲、偏关4城。3月23日,神池日军弃城逃往朔县。从3月4日至4月1日,120师先后收复包括五寨在内等7城,沉重地打击了侵入晋西北的日寇。”

收复神池后,贺龙即令第716、第718团围困宁武城,第717团和第719团进至宁武与阳方口间设伏打援。31日,驻阳方口日军600余人,接应宁武日军撤退,在石湖河地区遭伏击。宁武日军出城援救,又遭第715团截击。经过激烈战斗,两股日军均退回原驻地。4月1日晚,宁武日军弃城北逃。至此,战役即告结束。


八路军120师鏖兵三晋:纵横战场 不辱使命

八路军120师部队收复宁武县城

“这一次作战历时20多天,歼灭了日伪军1500多人,收复了岢岚、五寨、保德、河曲、偏关、神池、宁武这7座县城,巩固了晋北抗日根据地,从而也保卫了陕甘宁边区的安全,沉重地打击了日寇,鼓舞了中国军民的士气。”

开辟大青山根据地

1938年春,党中央做出了建立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战略决策。8月,358旅政委李井泉,率八路军120师大青山支队进入绥远,建立绥南根据地。主力抵达归绥、武川、陶林、集宁地域,与在当地坚持抗日斗争的蒙汉游击队胜利会合,共同开辟绥中根据地。

八路军120师鏖兵三晋:纵横战场 不辱使命

贺龙向挺进大青山的骑兵部队作动员

历时数月,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初步形成,部队不断发展壮大。到1939年,大青山支队发展到1500余人,还有12支兵力达600余人的游击队。1938年11月,为适应斗争的需要,大青山支队迅速将步兵组建成一支精干的骑兵部队,逐步成为一支勇猛善战的抗日劲旅。大青山支队也改编为八路军大青山骑兵支队。

齐会战斗

1938年10月,武汉会战结束后,日军停止了对国民党的正面进攻,加紧政治诱降,同时把大量兵力调至华北,集中力量“扫荡”我各抗日根据地。在此情况下,中共中央军委为加强冀中地区的抗日力量,命贺龙率120师从晋西北急赴冀中平原,任命贺龙为冀中总指挥、关向应为政委、吕正操为副总指挥。

八路军120师鏖兵三晋:纵横战场 不辱使命

齐会战斗示意图

冀中,位于交通大动脉平汉、北宁、津浦三条铁路之间,紧靠日军华北大本营北平,是日军重点“清扫”地区。日军集中了第十、第二十七、第一〇一等三个师团,进行“机敏 神速的讨伐”。1939年1月,第120师主力从晋西北挺进冀中平原后,与晋察冀军区所属冀中军区协同作战,连续挫败日军三次围攻。4月18日,师部率独立第2旅转移至河间地区,与独立第1旅会合,休整待机。4月20日,日军27师团第3联队吉田大队800余人,由沧州进驻河间县城。22日又进至河间城北三十里铺,企图对齐会村的八路军进行偷袭。

八路军120师鏖兵三晋:纵横战场 不辱使命

日军施放毒气

“吉田大队被华北日军视为精锐之旅,因为血洗南京城,人人都佩戴一枚‘勋章’。吉田大队一出沧州,情报便传到了我120师指挥部。师长贺龙、政委关向应判断,吉田孤军深入情况不熟,周围能抽调的援军也不多,而八路军有7个团部署在附近。既然吉田要‘围歼共军主力’,那就来个将计就计,打一场反包围的仗。当晚贺龙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研究作战计划,决定集中所属的独立第1、第2旅7个团及冀中军区第3军分区部队参加围歼作战。并且下达了作战命令,号召全体作战人员,一定要为南京大屠杀的遇难同胞复仇。”

八路军120师鏖兵三晋:纵横战场 不辱使命

莲子口战斗中我军掩住口鼻抗击毒气

齐会村是一个有400户人家的大村,房屋密集坚固,村周围又有通往外村的壕沟,在村外还有树林和土丘。有利于组织防御。23日9时,吉田大队在炮火掩护下,向齐会村发起攻击。负责诱敌的716团3营在村子里坚守,与日军展开激烈的战斗。贺龙、关向应即令716团1营和715团7连分别由齐会东北、东南两面增援,1营进攻受阻,转为牵制,第7连攻入村里与第3营会合。日军进攻受挫,以炮火轰击齐会,并向其背面的师部驻地大朱村发射毒气弹,贺龙及第120师机关20余人都中了毒。

八路军120师鏖兵三晋:纵横战场 不辱使命

我军围歼逃窜之敌

“贺龙是戎马一生,身经百战。但是他仅有的一次负伤,就是在这一次齐会战斗中。这毒气一熏,他也是头晕目眩、呼吸困难。但是这个时候他可不能下战场,所以戴上蘸了水的口罩,继续指挥作战。而且根据战况的变化,他及时作出正确的部署。就是阻敌增援,实施反围攻。他命令独2旅的第5团、第3军分区和当地的游击队,阻击入围的援军。命令其他的部队,占领齐会村周围的要点,这样就形成了对日军的反包围。”

23日夜,侵入齐会的吉田大队被我军里外夹击,腹背受敌,死伤惨重。残敌24日拂晓逃至马村附近时,遭到第715团的伏击,又掉头向东北方向溃退,又被我独一旅第3团截击。日军被包围在树林道沟间,仍负隅顽抗。夜里,八路军发挥夜战和近战特长,争先突入敌阵。日军除80余人逃走外,其余全部被歼。

八路军120师鏖兵三晋:纵横战场 不辱使命

日军遗尸张家坟地

“ ‘齐会战斗’是平原游击战争的经典战例,不仅沉重打击了日军在冀中平原由‘点线’扩大到‘面’的占领企图,对华北平原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也起到了推动和鼓舞作用。而且证明了在开展平原游击战时,只要充分发挥主动性、灵活性,注意捕捉战机,适时集中优势兵力,实行外线速决的进攻战,发扬我军近战、夜战的特长,就可以取得歼灭战的胜利。”

陈庄大捷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顽固派在日本帝国主义政治诱降、英美“绥靖”政策的怂恿下,逐步走上了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道路。一面是如火如荼的抗日根据地反“扫荡”,一面是积极反共的国民党顽固派。1939年8月,毛泽东命令第120师359旅回师陕北,贺龙和关向应率120师主力,移防晋察冀边区的冀西地区,保卫陕甘宁边区。

八路军120师鏖兵三晋:纵横战场 不辱使命

陈庄战斗中我军机枪阵地(1939.9)沙飞 拍摄

接到命令后,359旅旅长王震率旅主力迅速开赴陕北。同时,贺龙又将120师所属5个支队留在冀中,协助冀中军区吕正操坚持平原游击战。师主力分两批向晋察冀边区转移,参加巩固北岳区作战。张宗逊率358旅独立第1旅,独立第1支队等部组成第一梯队,于9月1日到达行唐西北的口头镇地区。贺龙率师部及第716团作为第2梯队,于9月24日到达南北城寨附近的刘家沟一带,与第一梯队会合。9月25日,日军独立混成第8旅团旅团长水原义重,率旅部直属队31联队及正定、无极、新乐、行唐、灵寿等五县日伪军各部共2000余众集结灵寿,大肆进攻陈庄,妄图一举深入晋察冀边区腹地,消灭我根据地领导机关和后方设施,在“秋季大讨伐”中建立奇功。

八路军120师鏖兵三晋:纵横战场 不辱使命

陈庄战斗中我军机枪阵地(1939.9)沙飞 拍摄

“陈庄是晋察冀边区的政治经济中心,也是我们必守的军事要地。因为晋察冀边区政府、抗大二分校,边区的公安总局、粮食局,还有120师供给处。这些重要的机关,还有一些学校、救亡团体都驻扎在这里。可以说,这是太行山区坚持抗战的坚强堡垒和中心,所以陈庄就成为侵华日军,历次‘扫荡’的重要目标。”

八路军120师鏖兵三晋:纵横战场 不辱使命

陈庄战斗示意图

率军进攻陈庄的水原旅团长,有“牛刀专家”之称。自侵华以来,专门组织轻便混成纵队,从事钻空子、下毒手的勾当,以惯使轻便纵队进行闪电偷袭,破坏我军腹地指挥系统而闻名。此次日军进攻陈庄,就是使用了他发明的“山地讨伐的进步战术”。先以一部重炮火覆盖慈峪镇后,继续推进到北谭庄,牵制我军于该地,制造假象,然后回撤,伪装向灵寿退却,乘机突袭陈庄。但是水原义重并不知道,120师主力部队已悉数集结此地,等着他孤军深入到陈庄这个巨大的“口袋”里。

八路军120师鏖兵三晋:纵横战场 不辱使命

陈庄战斗(1939.9) 沙飞 拍摄

“日军突袭陈庄之后发现,八百多户人家的陈庄镇上,看不到一个人影,找不到一粒粮食,得不到任何情报。只看到满街的墙壁上到处涂写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把日军侵略者赶出中国去’等大字标语。而且独立1支队和原驻陈庄抗大二分校的指战员们,从东西两方面不断向陈庄层层包围与袭击。日军彻夜未安,恐慌万分。28日拂晓,日军在陈庄放火烧房之后向东逃窜,遭到了358旅716团主力部队雷雨般炮火的猛烈攻击。358旅第4团前来夹击敌人,从中午一直打到下午4点,先后展开了4次冲锋与肉搏,歼灭日军大约四五百人。”

八路军120师鏖兵三晋:纵横战场 不辱使命

陈庄战斗胜利品(1939.9) 沙飞 拍摄

9月29日上午9时,日军在6架敌机的疯狂扫射掩护下,向坚守坡门口的冀中五团阵地突围。五团从南向北夹击,将日军死死地围困在坡门口之内,歼敌约200余人。水原企图待援接应。但是,救援日军在白头山遭遇了早就埋伏在附近的分区5团和359旅719团的猛烈阻击,损失惨重。9月29日19时30分,贺龙发布了总攻命令,最终,来犯陈庄之敌全部被歼灭,无一漏网。

八路军120师鏖兵三晋:纵横战场 不辱使命

陈庄战斗胜利品,缴获机枪一部,勇士们身穿敌人送来的大衣(1939.9) 沙飞 拍摄

毛主席称赞陈庄大捷是抗日战争敌我相持阶段的模范歼灭战。从1939年10月25日至12月8日,120师主力在晋察冀军区的统一指挥下,在晋察冀边区冬季反“扫荡”战斗中,通过各种游击战,歼灭日军3600余人。其中就包括715团配合的黄土岭一战,将“名将之花”阿部规秀击毙在太行山上。

百团大战

1940年6月,120师358旅在夏季反“扫荡”作战中,将日军孤军行动的最精锐的轻装部队村上大队歼灭于娄烦县米峪镇。米峪歼灭战是我晋西北军民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在整个战斗过程中,当地人民群众冒着枪林弹雨,为子弟兵送饭送水、抬伤员,为战斗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正是在根据地群众不遗余力的支援下,从1940年6月7日到7月6日,八路军120师主力共歼灭日伪军4500余人。半个月以后,八路军总部下达了以破击正太铁路为中心的《战役预备命令》,部署著名的“百团大战”。


八路军120师鏖兵三晋:纵横战场 不辱使命

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在前线指挥作战


八路军120师鏖兵三晋:纵横战场 不辱使命

百团大战平毁日军炮楼

“八路军总部要求120师把主要兵力置于阳曲南北,破击平遥以北的同蒲铁路。但是贺龙和关向应考虑,因为晋西北夏季反“扫荡”刚刚结束,部队还没有来得及休整补充。如果就这样长途南进的话困难不少,所以他们向朱德和彭德怀建议,说把120师的主力,放在同蒲铁路北段配合正太路的战役,破袭阳曲、忻县、朔县、宁武段的同蒲铁路。阳曲以南、平遥以北的铁路,就交给工卫旅,还有120师地特务团,让他们负责破击,彭德怀同意了这个建议。”

八路军120师鏖兵三晋:纵横战场 不辱使命

八路军正在破坏正太线部分铁路


八路军120师鏖兵三晋:纵横战场 不辱使命

八路军炸毁铁路桥

8月20日,百团大战第一阶段开始,120师攻占康家会,袭击阳方口,攻入五寨城,破击了忻静、汾离、太汾3条公路和同蒲铁路北段,歼灭日伪军2700余名,俘虏日军25人。9月14日,“百团大战”进入第二阶段,朱德、彭德怀命令120师破击忻县宁武段同蒲铁路,配合正太路破击战,并规定各部队在9月21日统一行动。接到电报,贺龙考虑现在应当抓住日军被我军打得晕头转向之机继续攻击,最好不要待到21日。9月15日,120师提前行动。这一阶段,120师三打头马营,袭占石湖河车站,激战黄松沟,战斗50余次,歼灭日伪军1700余名,俘虏日军6人,破坏铁路60余公里、公路100公里,控制了阳方口至忻县间的铁路线,沉重的打击了日军。


八路军120师鏖兵三晋:纵横战场 不辱使命

八路军第120师炮击日军碉堡


八路军120师鏖兵三晋:纵横战场 不辱使命

群众夹道欢迎百团大战归来的八路军战士


359旅进驻南泥湾 造就陕北“好江南”

“百团大战让国民党改变了对共产党发展能力的认识。为了打压共产党,1940年,蒋介石调动了几十万大军对陕甘宁边区实行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给根据地军民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八路军120师鏖兵三晋:纵横战场 不辱使命

1943年,南泥湾,359旅开荒生产。周从初 拍摄

危急关头,毛主席提出与敌人的封锁和包围作坚决的斗争,对敌人的经济封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生产自救;对待敌人的军事包围,针锋相对、寸土必争。1941年初,八路军总司令朱德正式命令王震将军率359旅7000多将士进驻延安南部荒芜人烟的南泥湾地区开展大生产运动。

八路军120师鏖兵三晋:纵横战场 不辱使命

图为1943年,毛泽东的题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南泥湾离延安45公里,这里是荒无人烟、野兽出没,而且土匪的活动也非常地猖獗,经常是骚扰边区的老百姓,还打劫过往的商旅。为了确保党中央和边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就需要有一支部队驻守在这里,所以中央就选中了359旅。359旅进驻南泥湾的首要任务,就是保卫延安的南大门、保卫党中央。同时,还有一个任务也非常地重要,就是开荒屯田、发展大生产。这样,359旅就成为一个一手拿枪、一手拿锄头的英雄部队。”

八路军120师鏖兵三晋:纵横战场 不辱使命

359旅进驻南泥湾 开展大生产运动


八路军120师鏖兵三晋:纵横战场 不辱使命


1943年2月5日,延安各界两万多军民聚会,举行春节联欢活动。鲁艺教师王大化(右)、学员李波(左)表演了秧歌剧《兄妹开荒》。

1940年底开始,359旅进驻南泥湾。在大生产运动中,坚持以农为主全面发展。从1941年到1943年,每年上交给边区政府1万担公粮。又先后开办防治、皮革、造纸工厂,成立盐业、土产、运输等公司,开办饭店、商店、军人合作社和各种加工小作坊等,形成军民兼顾、公私兼顾多层次的生产经营形式。在1942年2月,中共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上,359旅被誉为边区大生产运动的一面旗帜。毛泽东主席题词赞誉359旅是“发展经济的前锋”。

八路军120师鏖兵三晋:纵横战场 不辱使命

南泥湾大生产得到了毛泽东的高度表扬,他为王震亲笔题词“有创造精神”,并赞誉三五九旅是“发展经济的前锋

“1944年10月,根据党中央的部署,由359旅为主力,组成以王震任司令员、王首道任政治委员的八路军南下支队,执行南下作战,开辟新根据地的战略任务。部队长途跋涉、英勇辗转,途径八个省份,跨越半个中国,行程两万余里,先后突破敌人一百多条封锁线,进行大小战斗三百余次,于1946年秋天胜利返回延安,完成了党中央赋予的任务,谱写了革命英雄主义的壮丽史诗,被誉为‘第二次长征’。”

八路军120师鏖兵三晋:纵横战场 不辱使命

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在王震旅长陪同下在延安检阅八路军南征部队


八路军120师鏖兵三晋:纵横战场 不辱使命

党政军最高领导毛泽东主席为120师359旅南下部队送行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战争中,120师作为一支重要的机动部队,始终承担着保卫党中央、稳定晋西北战略枢纽、支援晋察冀、打击日本侵略者的任务。八年时间里,共与日作战两万余次,消灭日伪军12万余人,部队由8200人发展到8.5万人。120师坚守在环境恶劣、条件艰苦的晋绥抗日根据地,忠实执行上级赋予的战略任务,坚忍负重、不辱使命,以牺牲自身发展的代价,换来了陕甘宁大后方的稳固安全,迎来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

八路军120师鏖兵三晋:纵横战场 不辱使命

新落成的八路军120师抗日誓师纪念碑

从黄河岸边旌旗猎猎,到三晋大地麾兵纵横。从雁门关的烽火硝烟,到南泥湾军民大生产。八路军第120师挺进敌后、英勇杀敌,虎啸雁门关、剑指晋西北,挥师晋中、鏊兵晋绥,跃马大青山、征战湘粤边,最终锻炼成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八路军120师鏖兵三晋:纵横战场 不辱使命

新落成的八路军120师抗日誓师陈列馆

来源:CCTV7《百战经典》特别节目“八路军征战纪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