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炒股一样全民投资音乐,音乐版权证券化,前景如何?

像炒股一样全民投资音乐,音乐版权证券化,前景如何?

第2117期文化产业评论

9月12日,跨国音乐公司CME国际启动了旗下音乐平台——全球音交所(AIP.trade)区块链应用,这个带着“全民投资”“第一支音乐股票”“区块链”等标签的新应用迅速成为热点话题,而全球音交所这样像炒股一样交易音乐版权,鼓励社会公民进行音乐版权投资的新形式,将给全球音乐市场产生什么影响呢?

作者 | 安福双

来源 | 文化产业评论

正文共3785字 | 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如果歌曲像股票一样可以发行上市,然后自由交易,会怎么样?

近日,全球音交所(AIP.trade)区块链应用在中国大陆地区内测。在这个平台上,乐迷和粉丝可以通过全球音交所来购买喜欢的歌曲版权,然后获取未来的版税收入或者低价买高价卖赚取差价。音乐人只要有歌曲或录音版权的收益权,就可以向全球音交所申请歌曲新股发行 (NSO) 和全球流通交易,提前获得歌曲收益。

简单的说,全球音交所就是一个歌曲交易所,一个“炒歌”的平台。你可以在上面买入、卖出一首歌曲股权,如同买入卖出股票一样。不同的是,股票发行以股票背后公司的现金流为依托,歌曲股权以歌曲的版税收入为依托。

这种模式在全球属于首创,目前还没有类似的平台。全球音交所的创建者是CME 国际,这是一家在新加坡、美国、中国、法国和荷兰都拥有团队成员的全球性公司。目前,全球音交所已经和网易云音乐、华乐成盟(刘欢、崔健、高晓松等知名词曲作者成立的著作权代理机构)成为战略合作伙伴。

全球音交所的“炒歌”体验

整个流程比较简单,体验起来流畅。如果是股民,三分钟就可以搞定。注册账号—选择歌曲—买入,简单几步就可以了。

买入和卖出一首歌,和股票买卖界面基本一样。

像炒股一样全民投资音乐,音乐版权证券化,前景如何?

买入成功后,还可以查看到歌曲股票证书。

像炒股一样全民投资音乐,音乐版权证券化,前景如何?

买入歌曲的可以分享版税收益,不过只限于录音版权收益权,实体CD、流媒体、电影、电视剧、游戏等地方只要使用了这首歌,就有收益。这和股票的分红差不多。

另外,也可以通过买卖歌曲的价差来获益,和股票的低价买入高价卖出是一样的。笔者选择了栾树的《礼物》,上午以1.6的价格成交了3股,下午查看的时候已经涨到1.78了,收益已经达到了10.7% ,比存银行的收益高多了。当然,有涨就会有跌,风险也是很大的。

积极有益的创新探索

全球音交所直接连接歌迷和音乐人,成为类似深圳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的音乐直接融资平台,是音乐版权投资的新方式。这对音乐行业来说无疑具有很多的正面意义。

  • 扩大音乐融资渠道,让创作者获得更高回报


2016年11月,知名音乐人汪峰在公开活动中表示:从 18 岁开始写歌,到 27、28 岁十年的时间,即使声誉提高,开始被大众所知晓,从唱片上获得的收入也不过是普通工薪阶层的水平。身为音乐创作者,无法从音乐本身赚钱,却要依靠商演赚钱。进入音乐行业几十年,汪峰的数张唱片版权总收益仅60万元。

汪峰在国内已经算是顶尖的音乐创作者了,尚且如此,其他音乐人的困境可想而知。根据网易云音乐2016年的《中国独立音乐人生存现状报告》:68%的独立音乐人,在音乐上获得的平均月收入在 1000 元以下,而月音乐收入在 1 万以上的音乐人,占比才不到 5%,收入来源主要来自演出和编曲及音乐制作。

像炒股一样全民投资音乐,音乐版权证券化,前景如何?

全球音交所 有望打破这一极不合理的现状,让音乐人的粉丝能够直接用资金支持音乐人,音乐人获得一个新的融资渠道,可以大大提高收入。

根据股票流动性溢价理论,资产的流动性是资产定价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流动性低的资产其预期收益较高,而流动性高的资产其预期收益较低。同理,因为一首歌在全球音交所 上市流通,其流动性也会大大提高,自然会获得较高的估值和价格,音乐股票的所有人由此获得较高的收入。

  • 音乐的价值发现,挖掘出好音乐


作为一个音乐交易所,全球音交所 的未来用户肯定会很多。众多的参与者不断买入卖出歌曲股票,会产生一个市场价格。这个市场价格体现了音乐各方对歌曲价格预期的综合观点与信息总和,同时因为交易是非常高效快捷的,歌曲股票的价格对歌曲相关的信息会反应很敏感,随时随地的传递出整个市场中的参与者对歌曲未来行情走势的判断。

像炒股一样全民投资音乐,音乐版权证券化,前景如何?
像炒股一样全民投资音乐,音乐版权证券化,前景如何?

在这个社会各界可以公开参与的音乐股票市场中,好的歌曲很难被埋没,总会有人慧眼识珠,然后通过买入行为推高其价格。

也就是说,一首歌曲的现实和潜在价值,可以比较真实的反映在其价格上。好的音乐会获得好的回报,就像万科、茅台、格力这些优质股票自然会脱颖而出,从而鼓励更多好音乐的诞生。

  • 区块链的创新应用


全球音交所 采用了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合作研发的区块链技术,使用区块链的分布式记账与智能合约技术打造安全和直观的交易体验。

全球音交所 计划第一步建立分布式区块链数据库,对所有交易记录和歌曲投资证书托管进行记账;另外,其中还有邀请激励机制,音交所可以通过证书中嵌入二维码代币来准确追踪帮助音乐人宣传的推广者,并对推广者的每一次成功邀请自动给予奖金奖励。

像炒股一样全民投资音乐,音乐版权证券化,前景如何?

第二步,全球音交所将完成真正去中心化的分布式全球交易。到时候这个去中心化的交易平台,可实现自动分账和结算、透明可追溯、以及安全加密和不可篡改的公平交易。

区块链技术在音交所中的创新应用,可以给其他音乐机构和从业者以启发,加速区块链和音乐产业的融合。

音交所瞄准音乐产业中的现实问题,进行了大胆创新,有望将音乐产业链中各方拉到平台上,对各方利益进行合理的分配,从而促进音乐产业的繁荣和发展。这种创新无疑是非常值得鼓励的。

不过,创新过程中也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和风险,如果解决不好很可能导致创新失败。

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

下面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很好解决,音交所就很难走下去。

  • 投资变成投机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音交所作为离钱最近的地方,必定出现各种只顾追逐利益的光怪陆离现象。

坐庄,拉盘,高位出货,收割韭菜;炒作毫无价值的垃圾歌曲;歌曲价格暴涨暴跌……这些在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数字货币交易所发生过的一切,极有可能在音交所上演。

像炒股一样全民投资音乐,音乐版权证券化,前景如何?

目前,音交所上市的几首歌市值不过10多万,很少的资金就可以把价格炒很高。这简直就是投机者梦寐以求的天堂。等到内测结束,音交所正式开放时,不排除投机者大量涌入,发生疯狂的投机炒作行为。

结果就是:原本希望投资优秀歌曲,让好的歌曲跑出来,结果投机盛行,垃圾歌曲受到追捧上演暴涨行情。等到泡沫破裂,一地鸡毛,音交所也跌落下来,无人问津。

  • 具体运营与规则


音乐交易所作为连接音乐创作者、乐迷、音乐机构等的平台,运营的难度是非常高的。

如何吸引高质量的知名歌曲来上市?现在音交所上面的歌曲还属于比较小众的,对大众的吸引力很有限。作为一个新平台,已有稳定成熟收入渠道的创作者很难冒险把歌曲放在这里。今年8月份,音交所内测发布会的时候,著名音乐人崔健、胡海泉、陈羽凡等都表示全力支持这场全球音乐人的新尝试,但是这些人的歌曲都没有放上去。

像炒股一样全民投资音乐,音乐版权证券化,前景如何?

△全球音交所的良性循环生态圈

如何吸引乐迷来投资?现在互联网获客成本很高,音交所需要大量歌迷来投资,平台才能持续运作下去。如果用户太少,很多歌曲就无法进行新股发行或者估值会极低,从而降低对音乐创作者的吸引力。

如何防止某些音乐人恶意圈钱?音交所要鼓励优质音乐跑出来,但肯定也会有质量一般的歌曲经过精良包装,然后在平台上圈钱,抛售套现。

像炒股一样全民投资音乐,音乐版权证券化,前景如何?

如何保证歌曲版权收入信息公开透明?投资人预期某歌曲未来的版税收入较高,才会买入某歌曲股票。可是,如果歌曲版权收入难以统计,无法公开查询,歌曲的增值收益就无法享受。

如何面对腾讯音乐、Spotify等潜在的竞争对手?腾讯音乐、Spotify如果在其平台上开设同样的业务,将会是非常强大的竞争对手。

如何保障技术上的安全,不被黑客盗窃用户资产?所有用户的歌曲股票都是存储在音交所的服务器上,如果被黑客破解,然后转移走,那么用户的损失怎么办?

  • 政策法律风险


这是当前最大的风险。目前音交所不允许大陆用户进行充值操作,应该主要考虑的就是防范可能的法律风险。

从音交所的设计来看,歌曲股权证书本质上是一种有价证券,音交所从事的业务是知识产权证券化,属于资产证券化的范畴。

像炒股一样全民投资音乐,音乐版权证券化,前景如何?

按照现行法律,资产证券化需要由具备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资格的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信托公司设立并担任管理人,在证券交易所进行挂牌,每期资产支持证券的投资者合计不得超过200人。

通过互联网平台来进行歌曲版权转让交易,目前在法律方面还是一个空白。如同第三方支付刚做起来的时候,并无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指导。如果被判定为违法,音交所就不得不关闭了。

先行者们的启示

音交所的本质是将音乐版权等进行资产证券化。虽然“炒歌”这方面音交所是首创的,不过国内外音乐资产证券化的案例也有一些。

1997年,英国著名的摇滚歌星大卫.鲍伊发行了音乐债券:鲍伊债券,筹集到了5500万美元。鲍伊把自己在1990年之前25张专辑(287首单曲)在未来的版税打包成债券——鲍伊债券,卖给了美国保诚保险公司。这些债券发行时的收益率为7.9%,平均期限为10年。不过,由于唱片销售不佳,在2004年,穆迪评级将鲍伊债券的评级从A3降至Baa3,鲍伊债券沦为了垃圾债。

像炒股一样全民投资音乐,音乐版权证券化,前景如何?

△图中人物为摇滚歌星大卫.鲍伊

1998年,民乐大师刘明源创作的名曲《喜洋洋》著作权被拍卖,最终以58万元的价格成交。2011年,广东卫视周六晚开播了一档流行歌曲拍卖节目——乐拍乐高。平常只能得到几万收入的一首歌,可以一下子拍到40多万,十分惊人。

由此可以推断,音交所的融资和音乐价值发现的功能是可以实现的,不过风险确实非常高,必须防范。音交所的前景如何,要看音交所能否逐步解决上面提及的问题,建立一个规范、可信、运作良好的交易平台。如果音交所要在国内运营,还要看国家政策能否放宽并给予大力支持。

//主题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