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产业凛冬将至?优酷提供了一个解法

文娱产业凛冬将至?优酷提供了一个解法

第2115期文化产业评论

当文娱产业议论着“凛冬将至”,优酷给出的内容方法论是继续搞原创,继续坚持剧集类型化和综艺系列化。“今天的敬畏,今天的冷静,反而是好内容回归的前提。”优酷秋集上,阿里文娱集团轮值总裁兼大优酷总裁、阿里音乐CEO杨伟东说。

作者 | 文产小仙女

来源 | 文化产业评论

正文共2757字 | 预计阅读时间7分钟

一个幽灵,一个焦虑不安的幽灵,在文娱世界徘徊。

从业者的焦虑来源于产能的膨胀和规则的失灵:一开春,行业内就开始议论“爆款剧集缺位”,今年暑期档,上星电视剧的声势头一遭全面让位于网络剧;“大IP+流量小生”的爆款公式一夜之间被钉在了耻辱柱上;爽字当道的《延禧攻略》成了宫斗剧的正确打开方式,而“正室范儿”的《如懿传》反倒成了异类;公布上半年财报后,多家上市文化传媒企业股票跌停……限制片酬的政策也给行业增加了不确定性,令国产新剧开机数量锐减。

“今天的敬畏,今天的冷静,反而是好内容回归的前提。”今天在优酷秋集上,阿里文娱集团轮值总裁兼大优酷总裁、阿里音乐CEO杨伟东说。

文娱产业凛冬将至?优酷提供了一个解法

去年,优酷就提出了抢夺“睡眠时间”“圈层爆款”等观点,给狂飙突进中的行业“灭嗨”了一把。今年当行业普遍感到寒冷,优酷早以《镇魂》《媚者无疆》《天坑鹰猎》等类型化剧集和《这就是灌篮》《这就是对唱》等系列化综艺冲出重围,其实是早早为市场“凛冬”备好了方法论的余粮。

类型剧治愈用户焦虑,破坏性创新“真香”

“王俊凯能演好戏?——真香。”优酷剧集《天坑鹰猎》上线后,许多观众感觉被“打脸”了。

文娱产业凛冬将至?优酷提供了一个解法

不光是《天坑鹰猎》,2018年不少口碑剧集共同构成了“真香现象”。典型的类型化元素加上新鲜的创意,让一些起初不被看好的剧集实力圈粉。

都市剧《北京女子图鉴》引发了“漂一族”的强烈共鸣;都市奇幻剧《镇魂》成为全年最大的圈层黑马,并衍生出跟世界杯球迷分庭抗礼的神秘力量——镇魂女孩;《媚者无疆》凭借国际化的故事内核和全新的美学语言成功出海,成为发行范围最广的平台自制剧;《天坑鹰猎》把探险故事讲出了少年感,应和了年轻一代的好奇心,并在网络先播的情况下成功反输卫视……

文娱产业凛冬将至?优酷提供了一个解法

“圈层人群背后是对类型片的消费与依赖。类型片解决生活的几大焦虑,懂了类型片,也就懂了人生。”阿里文娱集团大优酷剧集中心总经理马筱楠说。在她看来,类型剧最重要的不只是类型元素,更重要的是输出独立的价值观,治愈用户的焦虑。

接下来,优酷还将推出《艳势番之新青年》《平妖传》《九州缥缈录》《天醒之路》《青囊传》等少年热血题材剧集,此外,《大明皇妃》《长安十二时辰》《幕后之王》《平凡的荣耀》《神秘博士》《重生》《盗墓笔记重启·极海听雷》等精品剧集也将逐一亮相,横跨女性言情、悬疑冒险、现代都市以及科幻等多个题材。

文娱产业凛冬将至?优酷提供了一个解法

马筱楠在秋集上说到“剧集类型化”的同时,也强调了“破坏性创新”的重要性。说白了,内容生产没有捷径可寻,不断创新才是行业凛冬之下回归内容价值的必然路径。

这就是”成功试水独立厂牌,系列化或成综艺困局新解

“很多观众说,本来想看周杰伦和李易峰,没想到被打篮球的小哥哥圈粉了。”为做体育综艺筹备了五年的《这就是灌篮》总制片人易骅在秋集上说。

2018年网综领域爱奇艺、腾讯发力偶像类综艺节目《偶像练习生》和《创造101》,而杨伟东此前就在媒体采访中谈到过自己对偶像节目的观点——不想做简单的“收割”和消耗,而是想发掘各个领域的达人偶像,并用阿里生态资源不断为其提供养料。从广义上说,优酷“这!就是”系列厂牌下诞生的选手们,就是年轻潮流领域的新偶像。

文娱产业凛冬将至?优酷提供了一个解法

从《这就是街舞》《这就是铁甲》到《这就是灌篮》,优酷主打年轻圈层文化的三档综艺节目豆瓣评分都超过了8.0,成功打造了行业内首个综艺厂牌。综艺的系列化、品牌化一方面是对抗每档节目内容波动的方法,另一方面也是内容产业化运营的前提。

过去一年中,优酷“这!就是”系列在衍生品开发销售之外,基于内容IP的线下赛事参与开发、艺人经纪等均有斩获。从Nikki、田一德等签约舞者的艺人经纪,到《这就是灌篮》中人气选手张宁、杨政拿下伊利的品牌代言,优酷的内容产业化运营带有浓厚的内容特色和平台烙印。而明年将重磅亮相的男团成长节目《以团之名》将试水深度的剧综联动,并在漫画连载、线下演出等领域担负起“后衍生开发”探索的使命。

发展稳定的原创能力,成平台差异化基础

当内容人感慨突然被年轻审美抛弃时,缺乏差异化则是视频平台长久以来的痛点。单纯的版权投入换不来用户的品牌忠诚,已经成为行业共识。在过去的一年半中,优酷凭借剧集类型化、综艺系列化的内容布局策略,稳定地推出了一系列内容精品,在品牌差异化上迈出了一大步。

日前在阿里投资者日大会上,杨伟东披露,优酷一年来加大了对原创内容的投入,过去一年优酷工作室新增数量同比超过100%。平台原创内容以2倍增长的发行数量,获得了84倍的发行收入回报。据统计,2017年1月到2018年7月,豆瓣评分前30名的剧集和综艺中,优酷分别以13部剧集、11档综艺的上榜数量,占据市场第一。

文娱产业凛冬将至?优酷提供了一个解法

另据艺恩数据,2018年1月1日至9月18日,播映指数Top15的网播剧集中独播的占10部,其中一半来自优酷,而腾讯独播有3部(《如懿传》《斗破苍穹》《沙海》),爱奇艺独播仅占一席(《延禧攻略》)。

文娱产业凛冬将至?优酷提供了一个解法

“原创内容整体商业化空间更大。”在今年的阿里巴巴集团投资者大会上,杨伟东如此阐述优酷重点布局原创内容的原因。他透露,优酷原创内容发行收入回报增长率之所以远高于数量增长,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原创内容品质的显著提升,以及越来越多的市场对优酷原创内容的认可。出海只是一方面,从策划、生产到排播、宣发,原创将为平台在内容产业化的过程中提供更多的话语权。

就像今年夏天的世界杯直播帮助优酷沉淀了一支体育运营团队一样,杨伟东认为做原创内容的最大价值就是人才和能力的培养。“最重要的是,通过做原创内容,让我们的团队有策划、组织和管理高品质内容的能力,这是单纯的版权购买买不到的。”

今天马云也在2018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谈起了人才。“过去19年我花的最多的时间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训练人才。”在马云看来,阿里已经实现了“良将如草”的愿望。

//主题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