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什刹海,倾听自然的耳语

自然的耳语

-- 什刹海与二十四节气文化展

9月/30日(星期六)~10月/7日(星期日)

地点:

西海艺术馆

在什刹海,倾听自然的耳语

什刹海畔,

赏四季风物,承古今文明

什刹海在京城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既有四季分明的优美自然环境,

也有丰厚悠久的人文风景。

四季轮回、时光荏苒,

这片北京的生命之源已经美丽千年。

在什刹海,倾听自然的耳语
在什刹海,倾听自然的耳语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对生命、自然、宇宙的感受与认知,

是先人立身处世的生活方式,

是与自然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

是中华民族极具个性的科学和文化遗产。

在什刹海,倾听自然的耳语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常会

通过审议“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

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

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什刹海,倾听自然的耳语

从元代至今,

什刹海的水脉孕育出古都北京

丰厚且独具韵味的景观资源。

拾取沧海一粟,

我们甄选出24处自然与人文景观,

与四季二十四节气相呼应,

徜徉什刹海畔,

聆听自然的耳语。

甄选十二处美景:

前海、后海、西海、

钟鼓楼、万宁桥、银锭桥、

广化寺、恭王府花园、醇亲王府、

百花深处胡同、荷花市场、烟袋斜街。

什刹海风光旖旎,

前海、后海、西海一水相连,

殊不知三海的成因可追溯到一千年前;

元世祖忽必烈在营建元大都城之前先修了一座桥,

可谓是北京城的“奠基石”,

它就是万宁桥;什刹海得名于沿海的十座古刹,

如今九刹已不复存在,仅有广化寺留存至今……

在什刹海,倾听自然的耳语

采撷历史上十二位文化名人:

郭守敬、关汉卿、李东阳、

米万钟、纳兰性德、翁方纲、

宋庆龄、郭沫若、梅兰芳、

老舍、郁达夫、吴冠中。

在什刹海,倾听自然的耳语

西海汇通祠内,

伫立着一尊郭守敬的雕像,

这位元代科学家、水利专家与什刹海有着不解之缘;

生长在什刹海畔的清代著名诗人纳兰性德从小爱水,

“何时共泛春溪月,断岸垂杨一叶舟”,

便是他对彼时什刹海的怀想;

老舍先生的作品中最常出现的地方就是积水潭,

“面向着积水潭,背后是城墙,

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

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

好物,是生活的缩影、情感的寄托。

把什刹海的风景与二十四节气的精髓,

浓缩到一件件艺术作品和有温度的器物之中,

以文传情,以物抵心,

为过往的四季找到真实可感的载体。

与好物相伴,

做一个欢乐的时光旅行者。

本次展览遴选出多件艺术作品和日常器物,

或欣赏、或实用、或品读、或把玩,

在细细品味中,

感受古人的智慧,

品味今人的用心。

展览部分作品介绍

◎赏未二十四节气海报

在什刹海,倾听自然的耳语在什刹海,倾听自然的耳语
在什刹海,倾听自然的耳语

赏未时光海报系列 | 赏未创作平台

活动藉设计语言表现节气主题

叙说岁月,体悟自然,

让疲倦心灵得以休憩,

让麻木的感知再度敏锐,

让逝去的美好时光留存在记忆里,

相系相续,始得永恒

……

活动已经募集到两百多位

设计师艺术家的参与,

和超过三百件的创作作品。

◎节气谚语

在什刹海,倾听自然的耳语在什刹海,倾听自然的耳语
在什刹海,倾听自然的耳语

节气谚语插图 | 岳昕 作品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作者以诙谐的设计语言表现了生活中的二十四节气,

将人物、自然图形、节气、吉祥图案、民间谚语等元素融为一炉,

将这一传统主题表现的现代时尚,轻松幽默。

◎季节的狂欢

在什刹海,倾听自然的耳语在什刹海,倾听自然的耳语

季节的狂欢系列摄影 | 陈阳 作品

从地球最南端的城市 乌斯怀亚(S54.97,W68.47)到赤道之城基多(0.00,W78.46),从北回归线哈瓦那(N23.05,W82.40)到南回归线大溪地(S21.47,W151.38)在地球的每个角落,在有人类栖息的地方,都会有节日,而节日的由来就是按照季节交替,自然变换而定。

节日,作为一种传承的文化传统和集体行为,是感自然节律而成,蕴人文精神而丰的。摄影师在全球旅行中经历了各地的节日,感受到各地 的欢庆,深深感到节日让人重新建立自己跟天地间的联系,与大自然的对话。

◎寂雪孤飞

在什刹海,倾听自然的耳语
在什刹海,倾听自然的耳语在什刹海,倾听自然的耳语
在什刹海,倾听自然的耳语

寂雪孤飞动画 | 叶佑天作品

在静寂冷寒的天地中,空亭孑立,轻烟飘渺,青山浮沉,孤鸟影乱,没有了喧闹的世界!彻骨的冷雨夜,逼人的死寂,脱离了过去一般“温热生命天地”的表征方式,在情绪上呈现出了叶佑天对浮躁时代的极力回避,仿佛是在回归过去,又仿佛是在追寻未来,使人通体透凉、物欲尽涤,在宁静中归于宇宙之本体

◎凝视

在什刹海,倾听自然的耳语

手工木雕刻彩绘 | 王元松 作品

王元松,出生于广东省梅州市,自幼喜画,专心木雕。

作品《凝视》将黄莺与瓢虫刻画的活灵活现,细腻传神。

黄莺长约11厘米 身宽约3.9厘米

◎赏未有生

在什刹海,倾听自然的耳语在什刹海,倾听自然的耳语
在什刹海,倾听自然的耳语

二十四节气有声读物 | 李志德 播音、曹芳 撰文

赏未二十四节气有声读物,

以饱含情感的笔墨,充满激情的声音,

重新解读了不同的对节气文化,

和时光感悟。

◎白露

在什刹海,倾听自然的耳语

白露雕塑 | 云涛作品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

蒹葭凄凄,

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

在水之湄

.....

◎食物恋

在什刹海,倾听自然的耳语

气美食手帐 | 陈新英 作品

马卡龙色便当盒里装的并非美食,而是专门为资深吃货准备的二十四节气食客手账。它为你推荐了24道节气大餐、教你烹饪佳肴美味、引你辨识应季食材、带你重温儿时的味蕾记忆……有情有趣。跟随节气的脚步,让我们的心灵和味蕾相伴而行。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在什刹海,倾听自然的耳语在什刹海,倾听自然的耳语
在什刹海,倾听自然的耳语

月光白茶 | 曾令波 作品

白露时节,

天已微凉。

明月中秋,

更添几许思念。

邀一轮明月,

品一盏香茶,

让想念慢慢生长

思绪渐渐飘散……

在什刹海,倾听自然的耳语
在什刹海,倾听自然的耳语在什刹海,倾听自然的耳语
在什刹海,倾听自然的耳语在什刹海,倾听自然的耳语
在什刹海,倾听自然的耳语在什刹海,倾听自然的耳语
在什刹海,倾听自然的耳语

展览作品包括平面,装置,产品,艺术品,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

并10月2日主题沙龙,与您共赏什刹海美景,品节气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