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三天試運結束,離正式通車又進一步

港珠澳大橋一連三日的試運最後一日,有跨境巴士營辦商指,收費站的行車線安排可能影響安全,希望當局在通車前改善。

最後一天的試運,在赤鱲角機場對開的港珠澳大橋香港接線,看到有工程車來回行駛。據瞭解,早上由穿梭巴士公司測試行車安排、相關配套設施及服務等。

港珠澳大橋三天試運結束,離正式通車又進一步

有獲邀的跨境巴士營運商指,香港口岸的巴士站指示牌清楚,但澳門口岸的就不夠清晰,字太多太密,而售票和過關大致暢順。亦有營辦商表示,大橋收費站的行車線安排鬚改善。

港珠澳大橋三天試運結束,離正式通車又進一步

直巴聯會副理事長陳宗彝表示:「電子付費部分就在左面,而直通巴士在右面,直通巴士在慢線(右線)。如走慢線要到電子付費,要切線到左面有安全隱患。無論左或右,也應該設有電子通關、付費通道,令巴士不用多餘切線。」

而在大橋試運第二日,港粵直通巴士協會秘書長張劍平向香港媒體表示,今日早上直通巴業界再度參與試運,然而由到珠海關口領取行李,到步行至登車點「都要行一段距離」。他憶述當時大概步行了10分鐘,乘搭兩層樓高的電梯,沿途上經過不少商鋪,才可以再度重登直通巴繼續行程。他又指,一般情況,大多乘搭直通巴的乘客都希望能儘早上車繼續行程,加上很多的乘客是長者,認為有關的安排並不太妥當。

港珠澳大橋三天試運結束,離正式通車又進一步

張劍平又提到珠海的登車點安排混亂,他指直通巴在珠海並沒有指定的登車點,要與其他客運巴士、包車等一同擠在旅遊集散地等候乘客上車。張劍平認為,珠海口岸的登車點沒有直通巴士的標誌,或會令乘客感到混亂。他又表示,直通巴是三地通行的交通工具,各地政府應儘早統一有關的上落車安排。

粵港澳三地一同試運大橋三天。本港有多個部門包括保安局、警方、海關及入境處等參與。跨境運輸營辦商等就派車和人手充當模擬旅客,測試大橋承載力、信號系統、通關等設施。

港珠澳大橋三天試運結束,離正式通車又進一步

至於港珠澳大橋何時通車,政府指三地正加緊完善口岸通關條件,報請中央後再確定大橋的開通日期。

據測試效果顯示,大橋各業務板塊運作順暢、銜接良好,具備開通營運條件。

此次的聯合試運,運營情況良好,預示著通車時間迫近。

那麼港珠澳車牌辦理需要哪些條件:

第一類是香港經大橋進入內地,並領取內地車牌的指標:對到我省投資的境外投資企業(個人),不論投資額多少,省內企業3年內(含申辦當年)納稅額累計達到10萬元人民幣以上者就可以申辦1輛通行港珠澳大橋口岸的商務車輛指標;納稅5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可申請第2輛;1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可申辦第3輛。

第二類是內地經大橋進入香港,並領取香港車牌的指標:在我省辦理核准的國有企業、集體企業、私營企業,3年內(含申辦當年)納稅累計100萬元人民幣以上。

一問企業管理公司是工商財稅、外資公司註冊、粵港車牌、港澳商務籤、稅務籌劃、私募基金、售電公示、類金融服務、知識產權、法律諮詢為主營業務的企業服務提供商,目前在深圳工商財稅及金融服務方面位於行業前沿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