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寻找美食的路上,看到了美食中的人文素养以及美食的存在意义

整理:紫翘书桌(ID:jxylsy3377)

他在寻找美食的路上,看到了美食中的人文素养以及美食的存在意义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美食蕴藏一方人文,古梅山巴陵行走全国,尝遍各地名肴和小吃及特色饮食。纵观古今中外,有无数的饕餮者,也有数不尽的品食者,但真正意义上可以称得上美食家和品食家的人却极其稀少。

很多美食著作把笔墨浪费在写“吃”和“食”的感观上,却很少谈到“味”和“品”的雅兴。

他在寻找美食的路上,看到了美食中的人文素养以及美食的存在意义

味是美食本身的味道和散发出来的气息,也是作者通过美食所挖掘和察觉的地域人文;品是美食家的一种行为方式,表现出他的闲情逸致和学识素养。行走大江南北,吃遍天下美食,一个“味”字既是作者的食旅之获,也是文章的灵魂所在;一个“品”字既是作者的尝食素质,也是文章的精髓所致。

在行走的美食路上,巴陵肆意的寻找旅途的美食,把旅行当作美食探秘的线路,挖掘隐藏在当地民居深处的人文素养以及美食的存在意义。

他在寻找美食的路上,看到了美食中的人文素养以及美食的存在意义

巴陵走在味觉的边缘,不为味觉所迷失,却以一个边缘人的身份和姿态更清楚地看到了美食中所深藏的文化故事和人文历史!

巴陵从事美食散文创作十余年,创作了百余万字的美食散文作品。曾在《科学与文化》、《四川航空》、《安庆晚报》、《呼和浩特晚报》、《政治协商报》、《车友报》、《航空画报》等报刊开设专栏、专版、专题十多个。

他在寻找美食的路上,看到了美食中的人文素养以及美食的存在意义

巴陵的美食散文善于挖掘地方饮食的历史文化,通过他的品味,感知美食的味道,把读者带入一个滋味的世界。

巴陵与湘菜名厨过从甚密,关注饮食原材料及其历史文化,主要挖掘地方饮食的文化,表现美食的历史文化和品味美食的味道。巴陵的味觉功能十分敏锐,能够感触及其细微的区别和抓住独有的味色,形成独特的文字,让人读后想吃,吃后回味。

巴陵的每一篇美食文章都涉及到当地的风土人情、民俗习惯、人文地理、食材、味觉、制作方法和人际交往等内容,注重美食的人文和历史,传达当地的风土民情,形成文化大餐。

《味觉中国》集合了人文地理、美食、菜谱、旅游等书的优点,形成巴陵食经。

书《梦鱼》当当网上有售,点击“了解更多”,欢迎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