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這3點,吃貨們再也不用進餐廳就「選擇困難」!

餐飲同質化、複製與跟風導致產品的存活率低,解決消費者不買賬的問題,還要看餐廳如何把握好產品結構。

有次跟朋友一起吃飯,看著菜單上琳琅滿目的菜品,朋友卻說沒什麼可點的。經常在外吃飯的話不難發現,這其實不是個別現象。

很多餐飲老闆以為產品線多能覆蓋更多的客群,實則吃力不討好。

大大小小兩百多道菜,這樣的菜單問題在哪?

一是沒有重點,消費者選擇困難;

二是餐廳上了新菜,消費者卻感知不到。

“大而全”已經不符合餐飲發展的大環境,消費者需要的不是多,而是每次來都能有新鮮感。針對這一問題,餐廳需要做的不是使菜單越來越厚,而是精簡菜單,適時上新菜。

很多餐飲人也意識到了這一問題,關鍵是上新菜成本高且沒有方向,實施起來力不從心。

上新容易存活難

順應消費升級的形勢,眾多餐飲企業都想要加快產品更新的速度,但現狀並不盡如人意。即便是紅極一時的網紅美食,通常也都是來得快去得也快。

不久前還大紅的髒髒包、肉鬆月餅等,由於簡單好複製,爆紅後幾乎處處可見,新鮮感不再,也就逐漸失去了話題性。

做好這3點,吃貨們再也不用進餐廳就“選擇困難”!

網紅美食難逃過氣

有些餐廳為表現產品更新能力,打造出一長串的產品線,然而面對冗長的產品線,消費者的選擇有限,結果是眼花繚亂無從下手。

還有的餐廳上新菜品,主推地方特色,但在其他地域卻難以受歡迎。比如重慶人愛吃的折耳根,在上海地區市場反響並不佳。

菜品多卻對不上消費者的需求,這樣即便餐廳的菜品看起來再多,也會遭消費者抱怨。

餐廳上新容易掉進哪些坑?

1、對外:模仿重複,競爭力弱

如今的餐飲市場,一旦有“出頭”的創新產品是顯而易見的,而“同質化”也是顯而易見的,消費者對產品的差異十分敏感。

正因如此,模仿重複的產品即便剛上新時能蹭到一點熱度,但在之後也會隨大流熱度消失。

做好這3點,吃貨們再也不用進餐廳就“選擇困難”!

潮汕牛肉火鍋一年火遍全國,卻面臨倒閉潮

真正的創新與盲目跟風的創新差別就在於:跟風是完全複製別人的成功模式,而創新則加上了他們自己的特色。

2、對內:產品線繁重,有等於無

新時代年輕的消費群體,有著區別於以往傳統人群的消費習慣,更加註重消費體驗和產品品質。隨著消費趨勢的改變,餐飲“大而全”的產品結構模式也在向“少而精”轉變。

做好這3點,吃貨們再也不用進餐廳就“選擇困難”!

做好這3點,吃貨們再也不用進餐廳就“選擇困難”!

過去菜單是厚重一本,現在菜單講究精美

以前厚重的菜單本,顧客點菜可能都要花到10-20分鐘的時間,也不太容易發現新菜。並且,厚重的產品線重複可能性大,消費者不會點相似的產品,這樣的產品有等於無。

現在,很多餐廳的菜單都做成了薄薄一張紙,更容易讓消費者發現新品之外,點菜時間縮短,翻檯率也會上升。

不是菜不好,而是“出場方式”不對

餐廳的菜品那麼多,消費者還嫌菜少,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不知道選哪個好。因此,合理搭配產品結構,突出菜品的作用就更為重要了。

1、梳理菜單,優先推新菜

一份菜單裡可能有核心產品,也可能有補位產品和替代產品,每份菜品都應該有相對應的戰略性作用。梳理菜單的用處就是將這些產品放大在消費者眼前。

比如西貝菜單的封面上,是對核心單品西貝羊肉的重點描述,而在菜單內部,新品的位置儘量向前靠,就是在引導消費者購買產品。

做好這3點,吃貨們再也不用進餐廳就“選擇困難”!

做好這3點,吃貨們再也不用進餐廳就“選擇困難”!

利用菜單突出主打產品

除了這種方法之外,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將新菜另列一冊,方便消費者查看。尤其是對於時令新品,時效一過再換新品時,也不用再大費周章地去重新做一份菜單,耗時耗力了。

2、激發創意推陳出新

一般來講,想要菜品受到歡迎,創意必須過硬,從而菜品本身的創意就會自帶傳播性。

1)消費喜好定新菜“生死”

菜品上新的目的是為了給餐廳帶來生意和人氣。最簡單的一種做法就是迎合消費者的喜好,時下的消費者喜歡什麼,就推什麼產品。

很多餐飲品牌在創新時都在迎合現下年輕人的流行元素,比如無糖雪碧順應健康趨勢,海鹽奶蓋蛋糕抓住消費者喝飲料時對奶蓋產生的一陣狂熱,奈雪的茶推出梅乾菜軟歐包,中西融合受到消費者的喜愛。

做好這3點,吃貨們再也不用進餐廳就“選擇困難”!

中西結合,接地氣又洋氣

但這種迎合並不是去跟風複製,尤其是在主推一些流行網紅產品時,要在此基礎上有所創新和融合。

2)新菜創新要有“槽點”

除了順應趨勢,另一種方法就是跳脫傳統思維以形成差異化。此前,益禾堂推出“番茄蛋湯”飲品,以小番茄、菠蘿為主料,輔以椰果做口感物,看起來就像我們所熟悉的番茄蛋花湯。

做好這3點,吃貨們再也不用進餐廳就“選擇困難”!

槽點滿滿的創新吸引顧客消費和自發傳播

大開腦洞的產品往往突破消費者的想象,由此也會令消費者產生好奇感和嘗試的慾望。

3、有新菜也要有好炒作

有了新菜,也就有了賣點。這時就要抓住時機趁熱打鐵,進一步包裝和宣傳,將好的菜品及時告訴消費者。

通常一些有“網感”的食物,有趣、上鏡、扎心都是絕佳的宣傳點,在營銷方式上來說,結合社交網絡引爆話題點,賺口碑更是不可缺少的。

做好這3點,吃貨們再也不用進餐廳就“選擇困難”!

美食測評在消費群體中越發流行

微博、微信等眾多平臺上,一大波美食類、生活類的公號和博主在齊推美食,或是發佈一些點單攻略、測評帖等,利用這類傳播,也可以為產品曝光率的上漲添磚加瓦。

— 結語—

產品上新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要對原有的產品結構有所改善。

另外,一個好的菜品如何做好推廣宣傳,也是一項巨大的挑戰。而在互聯網時代,我們不得不想方設法討好和勾搭社媒圈的受眾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