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順義區「吹哨報到」改革引領基層城鄉治理邁步新階段

“街鄉吹哨、部門報到”改革啟動以來,順義區委認真學習貫徹改革精神,立足區域改革實踐,按照“強化黨建引領、夯實基層基礎、匯聚條塊合力、創新長效機制”的工作思路,以“大黨建”引領吹哨改革蹄疾步穩、持續深入。

一、突出黨建引領,強化組織保障

深化黨建統領。區委按照“整體整齊,聯繫聯動”的原則,構建“大黨建”工作格局,制定《順義區“街鄉吹哨、部門報到”改革工作方案》,細化為街鎮治理體制改革、城市管理體制改革、多網融合體制改革、綜合執法體制改革和“大黨建”績效體系改革五項專項改革,並納入全區“大黨建”閉環管理,將黨建優勢轉換為基層治理優勢,形成黨建與吹哨改革“一盤棋”。累計召開深改組會議1次,改革辦主任辦公會15次,實地調研30餘次。


北京市順義區“吹哨報到”改革引領基層城鄉治理邁步新階段


部署“街鄉吹哨,部門報到”改革工作,並開展處級幹部培訓

加大宣傳動員。加大改革培訓、宣傳力度,將吹哨改革納入全區處級、科級和一般公務員理論培訓課程,在《人民網》《北京工作》《北京信息》等區級以上媒體上發表文章10餘篇,在區級媒體開展吹哨改革系列報道,形成了領導重視、基層關注、群眾期盼的濃厚工作氛圍。


北京市順義區“吹哨報到”改革引領基層城鄉治理邁步新階段


《北京日報》《北京工作》介紹順義區“六步法”經驗

強化黨員帶動。依託“黨員E先鋒”,紮實推進“雙報到”工作,全區共有35996名黨員到社區(村)報到。以“五個一”為目標,將在職黨員編入“黨員服務區”“志願服務隊”;創新“黨員七日服務站”服務品牌,結合社區需求“量身定崗”,創建“1圖9網7日”在職黨員服務新模式;將每月最後一個週六確定為“月末清潔日”,各級領導幹部以普通黨員身份參與社區環境治理,在職黨員參加意願日益高漲。

二、聚焦改革主線,突出試點先行

加快街鎮治理體制改革。以全區成熟完善的“大黨建”績效考核為依託,街鎮對被吹哨單位反向考核權重達到35%。將6個街道的機動經費由每年800萬元提高至1000萬元,簡化審批流程,確保財盡其用。精簡社區各類事項375項,保留社區20類80項事項,嚴格執行工作清單依法准入、動態管理、監督檢查機制。

深化綜合執法平臺建設。依託各街鎮“網格化”指揮平臺和“雪亮工程”視頻監控系統,以“五實八條”標準落實硬件配置,以“1+5+N”模式落實人員配備。先期試點的旺泉街道在綜合執法中心成立臨時黨支部,天竺鎮將綜合執法中心組建、運轉與“智慧天竺”有機結合,光明、石園、勝利街道成立區域性綜合執法中心,強化統籌調度。街鎮統籌能力不斷強化,毗鄰河北沿線各鎮,聯合區交通局、區交通支隊、區環保局等部門,開展入境重型柴油車輛常態化聯合檢查。潮白河沿岸各鎮,聯合區公安分局、區城管執法局、區水務局、區環保局等部門,集中“會診”潮白河水質及盜採砂石問題。首都機場周邊各鎮,聯合區公安分局、區城管執法局、區住建委、區環保局等部門,全面“問診”轄區內散亂汙、群租房和“三違”建設問題。


北京市順義區“吹哨報到”改革引領基層城鄉治理邁步新階段


順義區石園街道“網格化”綜合管理中心和天竺鎮綜合執法中心

助力解決中心工作難點。聚焦“疏解整治促提升”和“藍天保衛戰”兩項區級重點任務,牽頭任務的發改委和環保局向職能部門和屬地進行吹哨,按照“既考核履職過程,又考核完成情況”的原則,橫向上,確定指標考核和過程考核指標,實行分類分級、全覆蓋無死角考核,避免了部門缺位、標準缺失;縱向上,定期調度,按月考核,避免了任務落項、質量降低,以責任鎖定、考核綁定推動形成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生動局面。

調動各方力量參與共治。梳理全區協管員3538人,圍繞規範管理、範圍界定、績效考核等方面加緊制定管理辦法,在旺泉街道、仁和鎮開展試點工作。推行街鎮處級、科級幹部擔任街巷長,全區18個試點地區1346個街巷實現設置全覆蓋。制定“小巷管家”招募培訓、日常管理和激勵評價制度,已招募小巷管家792人。

北京市順義區“吹哨報到”改革引領基層城鄉治理邁步新階段

街巷長工作流程

三、創新工作機制,狠抓工作落實

創新“兩哨兩考核”工作機制。以事項確定吹哨層級,創建“兩哨兩考核”工作機制,圍繞簡單問題吹“小哨”,由街鎮執法力量進行治理。累計開展各類執法2000餘次,出動執法人員4萬餘次,解決各類問題2萬餘件。圍繞複雜問題吹“大哨”,確定60項重點任務納入“大黨建”績效考核,區級層面進行統籌調度,其中16項已徹底解決,44項正有序推進。比如,後沙峪鎮西白辛莊村長達七年的回遷安置房問題妥善解決,462戶家庭、1504套房源順利分配。首都機場海關進口倉庫叉車集中充電消隱工程的施工許可證辦理時間由7個月縮減至2個月。石園街道京東鑫順源市場安全隱患突出、雙豐街道首都師範大學附屬實驗小學門口道路擁堵、仁和鎮前進太平村拆遷安置遲緩、天竺鎮薛大人莊村環境髒亂差等一大批重點難點問題得到徹底解決。

創新黨建引領吹哨“六步法”。為強化街鎮大哨問題的解決力度,創新黨建引領的“街鄉吹哨,部門報到”六步法,即:“哨前準備定任務、精準吹哨明職責、督促督導抓協調、協同履職求實效、重大問題及時報、監督考核強問責”,首尾聯繫,一體貫通,形成閉環式工作機制,將哨源問題具體化、清單化、責任化、鏈條化,確保各單位執行規範、落實到位。

創新黨建績效考核系統。將使用“六步法”解決的哨源問題納入“大黨建”績效考核的即時考核指標,對分解任務倒排工期,明確時間節點,實現“痕跡化履職”;分別為屬地和被吹哨部門制定“優良中差”等級標準,實現“精細化考核”;黨建督導組、區委區政府督查室、紀委等多部門參與督促指導,實現“全鏈條推動”;對於得分為40分及以下的任務,嚴格督辦、嚴肅追責,形成“常態化問責”。該方法已被中國版權保護中心授予國家專利。

創新基層治理經驗案例庫。創新基層治理案例工作法,將一批典型案例,納入基層治理經驗案例庫,進行梳理提煉,實現“解剖一個案例、解決一類問題、形成一套機制”。目前,各單位共上報經驗案例85個,精選41個形成專業化案例庫。這些成功經驗,為今後順義解決同類型問題提供了實踐經驗和示範樣板,也為首都基層治理實踐提供了有益借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