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金的非洲故事|离不开的索瑞米

刘书义常说,索瑞米对于他来说更多的是责任。三年的时间刘书义见证了公司的成长,也正是基于此,刘书义清楚地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还有很多困难需要所有的索瑞米人共同面对。

初见刘书义,发现这位索瑞米公司的调度长对公司大大小小的事务可谓如数家珍。“从2015年4月,我刚来索瑞米,从当时的一片荒芜到如今基础设施的一步步完善,我真可以说见证了索瑞米公司的成长!”刘书义一脸欣慰地说道。

中国黄金的非洲故事|离不开的索瑞米

三年的时间,刘书义从最初的外线做到现在的调度长,公司里每一处都凝聚着他的心血。索瑞米公司也成了刘书义难以割舍的一部分。

工程建设未雨绸缪

初来索瑞米公司,刘书义发现有些事和他想象的并不一样,所有的工程似乎才刚刚开始。在工程建设的初期,索瑞米公司与一家海外企业共同开始建设,然而索瑞米项目都已完工,那家企业到现在还未完工。对于工期时间的悬殊,刘书义满脸自豪地说,“从工程开始到结束,从没有因为物资供应不上而停工。”

由于索瑞米公司所在的刚果(布)工业落后,索瑞米公司在建设期间很多物资都要依靠从国内运输。大到钢管、地砖,小到生活中的锅碗瓢盆,都是经过长途跋涉从国内运送到索瑞米公司。

物资从国内运到索瑞米,期间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过程。从最初的制定采购计划到后期的装船,即使一切顺利都需要耗时45至50天。很多时候因为船装不满或是清关等原因,船期会被推迟一月之久,而这些都会影响工期。但在建设期间公司领导和刘书义未雨绸缪,才使得物资如期到达索瑞米,从未耽误生产。

在土建接近尾期时,作为调度长的刘书义就安排相关人员将下一阶段所需要的设备都运达现场。土建刚结束,安装人员就进入场地安装设备。在刘书义的安排下,工程之间的衔接也变得更加高效。

“很多项目经理都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在建设期间,没有出现重大安全事故,也没有出现进度跟不上的情况。大家都想尽办法将工期往前赶。”刘书义说。

疟疾环伺,忍痛坚持

让刘书义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非洲大陆上肆虐的疟疾。在最初来索瑞米的两年半的时间里,疟疾并没有找上刘书义,刘书义也常常笑着说自己是“索瑞米最强的男人”。直到2017年的下半年,刘书义与疟疾不期而遇。


中国黄金的非洲故事|离不开的索瑞米

▲刘书义(中)与索瑞米公司刚果(布)员工在建设现场。

很难想象39.5度的高烧,持续整整34个小时是种怎样的体验。而这些,刘书义都经历过。在第一次得疟疾时,退烧针在刘书义身上已经不起作用,34个小时高烧不退。最冷的时候,刘书义盖着厚厚的被子都感受不到温暖;最热的时候,汗水把床单被子都浸湿了。高烧中的刘书义将自己所有的衣服都放在了床头,一身衣服湿透了就立刻换上干衣服,唯恐汗水弄湿了床被。因为在刚果(布),床被湿了到晚上都干不了,只能面临着无被可盖的窘境。

“上个月天冷,我没注意,游了个泳可能着凉了,疟疾又发作了一次。”刘书义很淡然地说。经历过两次疟疾的刘书义,已经对疟疾有所了解。

在日常生活中,刘书义也更多地注重劳逸结合,提高身体的抵抗力。也正是这种坚持让刘书义在疟疾肆虐的刚果(布)工作生活了三年,却从不曾想过离开。

责任面前亏欠难言

最初的索瑞米一切都不完善,休假的时间一年也仅仅只有一个月。年近不惑的刘书义最放心不下的是远在国内的家人。开学上初二的孩子也成了刘书义心中最大的亏欠,三年的索瑞米生活让刘书义无法时时见证孩子的成长。谈及妻子近三年的付出,刘书义脸上也难掩愧疚,正是妻子的付出让刘书义没有了后顾之忧。

长时间的有家难回让刘书义对家人甚是思念。随着政策的逐步完善,刘书义的休假次数也从一年一次变为一年两次。即便如此,每当刘书义休假结束要回到刚果(布)时,家人眼中的不舍都让刘书义更觉亏欠良多。

刘书义常说索瑞米对于他来说更多的是责任。三年的时间刘书义见证了公司的成长,也正是基于此,刘书义清楚地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还有很多困难需要所有的索瑞米人共同面对。在责任与亲情面前,刘书义做出了艰难的抉择……

“每一次合同到期都是件头疼的事。每到合同期满,家人就会劝我回去。”刘书义笑着挠挠头。对于刘书义来说,这道选择题着实不易。“有的时候真的挺难的,可能过段时间就又要开始做家人的工作了。我已经离不开索瑞米了。”在刘书义爽朗的笑声中,记者仿佛看到了以刘书义为代表的索瑞米人肩负责任、奋力前行的坚毅背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