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辣椒還辣的野草,過去農民見到就砍,如今用來釀酒12元一斤

在農村的野外,可以見到很多的花花草草,但是大多數都叫不出名字來,在不同的農村地區,當地都有特殊的叫法,比如拉拉草,又叫拉拉藤,還叫拉拉秧。除此以外,還有很多野草,都有多種名字,有的野草甚左右的至有二十個名字。

今天筆者介紹的這種野草名字叫做辣蓼草,在農村非常常見,農田裡面、小河邊、馬路邊、房屋附近、山坡上等等,基本上無處不在。如果是生長在農田裡面,那麼農民就很氣憤了,因為辣蓼草根部發達,莖部分特別結實,用手扯斷可是個難事,非常難剷除。

比辣椒還辣的野草,過去農民見到就砍,如今用來釀酒12元一斤

這辣蓼草是一種比辣椒還辣的野草,所以過去農民見到了就用刀砍,用手拔可費勁了,還不一定拔得出來。且辣蓼草長得高大,一個植株範圍就有一米左右,且是幾個草一起出現的,那麼佔地面積就更大了,難怪農民見了就砍。尤其是靠近水田的附近,辣蓼草長勢最好。

辣蓼草最大得特點就是辣味,只要靠近用鼻子聞一聞,就能聞到一股辛辣味,高的可達90釐米左右,深綠色的葉子,開著綠白色的、粉紅色的小小的花兒,就像一條長蟲一樣,怪滲人的。

比辣椒還辣的野草,過去農民見到就砍,如今用來釀酒12元一斤

不過,辣蓼草在如今也有了自己的地位,那就是用來釀酒,在釀酒區,農民們不僅不會見到就砍掉,反而會非常高興,因為價值12元一斤呢。6月是釀酒的最佳時節,在很多喜歡釀酒的地區,辣蓼草可是個搶手貨,需求量非常大,所以知道的農民都會都野外尋找,曬乾了之後就可以賣出去了,12元一斤,可不低啊。

其實,辣蓼草也有藥用的價值,可以抑菌。根據《福建藥物志》中記錄“除溼健脾,利水豁痰。主治腸炎,痢疾,中暑腹痛,瘧疾,小兒疳積。”由此看來,辣蓼草確實市場價值潛力比較大。

比辣椒還辣的野草,過去農民見到就砍,如今用來釀酒12元一斤

筆者還特意查了相關資料,查到了辣蓼草治療腸炎、小兒瘧疾和中暑腹痛的具體方法。根據《福建藥物志》中記載,

①治腸炎:綿毛大馬蓼根研末24g,開水送服,每日服2次。②治小兒瘧疾:綿毛大馬蓼15-18g,麥芽12g。水煎,早晚飯前2次分服。③治中暑腹痛:綿毛大馬蓼鮮葉芽12g,食鹽少許,搗爛或搓爛,開水送服。

各位, 你們村有人收購辣蓼草嗎?多少錢一斤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