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投资人:初创公司如何跟巨头共处

传奇投资人:初创公司如何跟巨头共处

吉姆·布雷耶(Jim Breyer)是一位传奇投资人。他职业生涯中被人提及最多的一笔投资,是在脸书(Facebook)发展初期对这家未来巨头公司的投资,成为仅次于扎克伯格的第二大股东。因为这笔投资,布雷耶曾经连续数年在《福布斯》杂志的科技界最佳风险投资人排名中名列榜首。布雷耶的投资公司在中国和美国都很活跃。

接受36氪采访时,布雷耶分享了在他看来,今天的科技初创公司如何跟巨头共处,以及新的巨头会出现在什么领域。

在跟巨头公司共处的问题上,中国科技创业公司面对的形势要更严峻。似乎一家公司只要开始崭露头角,就必须在阿里巴巴和腾讯这两个巨头公司之间选择一家站队。在过去热门的出行、外卖领域都是如此。

布雷耶的看法是:“更早地加入AT阵营,有了AT背书,可以减少经营风险,但因为AT是竞争对手,初创企业站队以后,会增加竞争风险,企业可能会陷入更长久、更激烈的竞争中去。”

如果一家公司是商业模式创新,布雷耶认为,选择腾讯的投资,会非常有价值。因为腾讯可以提供强大的流量和渠道,帮助公司去推广商业模式。

在融资时点上,布雷耶建议,不要急着去拿巨头们的融资,创业者应该至少用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去完善产品、建立团队,等到团队和产品都相对成熟时,再去和巨头接触。

但是,如果是像医疗这样的垂直领域,布雷耶就建议,要选择长期的财务投资人,而不是站队巨头,成为阿里系或腾讯系公司。在他看来,细分的垂直领域,是可以避开巨头影响,让创业者在风险投资的支持下,独立成长的机会。

巨头公司们会控制云市场。布雷耶说,今天的巨头公司已经跟十年前的巨头不同,包括腾讯、阿里、谷歌、脸书、亚马逊在内的公司,“不仅是创始人驱动型,它们比10年前的公司管理得更好,还是产品驱动型,能像创业者一样做产品。新企业想突出重围,创建新的平台,将面临更多挑战。”

云市场本身的强网络效应、巨大的初期投入和对人才的争夺,对初创公司而言都很不利。

但是,在包括医疗和人工智能在内的细分垂直领域,初创公司不但可以避开巨头的影响,还可以利用巨头公司提供的开放资源和技术,比如云服务。

原因是,横向的大平台不一定能够吸引到优秀的、有创造力的医疗和人工智能人才。布雷耶在中国和美国都看到过类似的案例:“一些很优秀的机器学习专家或者技术人才,虽然拿到了腾讯、百度、谷歌和脸书的offer,但最后还是选择了更加垂直、更有潜力、更能改变人类生活的细分领域。 ”

由于在这些领域,需要把计算机专家和细分行业的专家结合起来,因此,巨头公司也没有优势。那些能够把比如医疗技术和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结合起来的创新公司,就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巨头。

传奇投资人:初创公司如何跟巨头共处

科技有温度,点击下方,关注「 酷玩儿 」带您发现新奇、好玩的科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