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刷新纪录 南大二附院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位居全省医疗单位第一

科技创新助力发展

——南大二附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再创新高的背后

日前,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全国评审结果出炉,南大二附院共获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54项,获批直接经费1948.4万元,分别占南昌大学总立项数21.18%、总经费19.24%,南昌大学医学部39.41%、39.29%。该院再次刷新记录,总获批项目再次位居全省医疗单位第一。

“医院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成为衡量一所医院科研实力的重要标志。我院今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再创新高,彰显了基础研究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 南大二附院科教处处长易应萍介绍称,该院将以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医院发展的重要动力,建设一流学科和研究型医院。

借智借力

培养科技人才促进科技发展

科研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雄厚的医学科技人才储备作为支撑,南大二附院坚持以科技项目为纽带促使“学术学科带头人”的养成,积极借助各级各类科技人才计划力量促进科技发展。

五年来,该院有2名医务人员获得百千万人才、1名医务人员获万人计划人才、1名青年获863人才,获国家卫计委特殊贡献专家1名,江西省学术学科带头人5名,江西杰出青年人才(青年科学家)10名,“百人远航工程”计划人选51名,是近年来江西省医疗单位获各级各类科技人才培养计划最多、层次最高的医院。

此外,该院还根据自身区域人才特点,积极拓宽自主人才培养渠道,先后在本省率先出台《南大二附院专职科研人、柔性引进人员及科研助手聘任及管理办法》。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骨干和后备人才脱颖而出,使得该院科研队伍更加充实,借助专家智慧,使得医院多个学科与多家国内知名机构建立起紧密的科技联系,医院人才及学科建设进一步得到强化。

科技创新

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数量多

科研平台是医院科技工作者从事科研创新实践活动的重要基础,建设水平如何直接决定了研发水平和能力。

五年来,该院获教育部“心血管介入治疗与器械工程研究中心”“心血管疾病抗凝药物临床评价技术平台”、国家卫计委“国家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江西省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江西省肝胆疾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骨与神经再生康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16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1个,江西省科技优势创新团队4个,是江西省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及科技优势创新团队挂靠层次最高、数量最多、增速最快的医院,这些科研平台极大促进了该院心血管疾病、血液疾病、普通外科、康复医学、肿瘤疾病、医疗大数据等领域研发能力。

据悉,在建设质量方面,依托医院良好的科研平台,该院心血管科技优势创新团队承担国家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项目课题38项,发表SCI论文102篇,省级以上科技奖6项。实现了江西省医学领域在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领域零的突破,也是江西医学领域两次自然科学一等奖唯一获得团队。

科技兴院

多项科技创新填补省内空白

“依靠科技项目带动科技人才培养、科技成果产出、科技实力的提升是我院‘科技兴院’战略的基本方针。”易应萍称,该院充分发挥政策激励和引导作用,出台并修订了《南大二附院科技项目经费配套管理办法》《南大二附院院内科技计划资助办法》等一系列政策,为科技项目的获取、执行提供有力保障。

五年来,南大二附院共获得各级各类课题1822项、科研经费1.64亿元,课题数及经费数位居全省第一,其中国家自然基金213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青年863计划项目6项,是承担主持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层次最高单位,创我省多项记录。

激发热情

完善激励机制提高科技成果产出

激励作为管理者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南大二附院灵活运用激励在科研工作中的作用,充分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投身科研工作的热情。

据介绍,南大二附院通过多渠道深入调查,充分利用激励机制导向作用,大幅度提高科技成果产出奖励力度,科技成果奖励力度达到国内医院先进水平。此外,医院还率先出台了国基金立项奖励3个月科研假,以缓解临床科技人员科研时间紧张的问题。

五年来,南大二附院共发表第一单位、完成第一作者或通讯中外论文共计2350篇,其中SCI论文522篇,JCR二区以上文章138篇,专利及著作权证书66项,获省部级科技奖21项。科技成果质量整体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如论文发表由2013年274篇增长至2017年760篇,平均每年增速20.67%。(陈镜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