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客观评价电视剧《白鹿原》?

TaylorSwiftClub


身处一种文化的浸淫,其实本人很难客观感受与评价。

用我们现在发展起来的价值观看当初中国北方农村的封建文化,只能“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然。费孝通《乡土中国》改变这样后来者自作聪明的狭隘。插句话,《乡土中国》是大师上课讲义的集结,语言深入浅出,值得一读。

田小娥的悲惨命运令人唏嘘。各种深刻批评我这里不赘言。想解释的是当时社会群体敢于这么对待她的原因。农耕社会是以土地为重要生产资料,因此人是被绑在土地上,也就是整个社会人口流动性差。再加之交通条件极其不便利,一个人,一个女人会选择背井离乡孤身来到外村,只有一种可能,这人做了杀人越货之事,而女人一定是做了什么不体面的事情,才被迫颠沛流离。白鹿村村民们基于这样的判断,田小娥就理所当然一步步从“坏人”演变为“非人”,被这可怕的文化误判至死。

与鹿兆鹏、白灵创造新中国的热血相比,白嘉轩、鹿子霖的保守封闭、圆滑世故让人憎恶。白嘉轩知鹿子霖曾与田小娥行苟且之事,私底下直接呛过鹿子霖。在祠堂里,宗亲面前,选择为其遮掩,反说是自己让鹿子霖给田小娥送面。

在封建文化中,长者的颜面是顶顶重要的事情。作为身处这个文化时间最久的一群人,他们肩负知识和经验的传承,因此必须要威仪,要端范儿,方可训导新一辈。于是长者做了什么不堪丢脸的事情,要遮掩,要视而不见。

这样办,范儿有了,但人就假,就“不是人”。

《论语》里有记载,孔子最爱的弟子颜回死了。孔子恸哭,其他弟子就提醒:“老师啊,你不能这样哭,不符合老师为弟子伤心的礼制,过了。”孔子也可爱,回:“我难受!”

再推荐《论语》,看下来就能发现《论语》里的孔子和朱学理学的孔子不是一个人,可爱而真实,而不是千年文化供奉中的神。

了解这许多,再看《白鹿原》自然对这些老顽固老疙瘩生出理解,毕竟谁也不能超越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生活的。他们就如同那一片土地,承受四季风雨变化,难以适应,也无力改变!


编剧演绎法


说到客观评价电视剧《白鹿原》,作为一个先看了原著,而且十分喜爱原著的人来说句良心话。我觉得电视剧版《白鹿原》和小说《白鹿原》完全是两码事,因为电视剧版《白鹿原》很多东西完全脱离了原著,这就好比两杯水,一杯是白开水,另一杯却加了糖,看上去两杯颜色一样,但是内容内容却不一样了。

我是爱好原著的人,所以从个人情怀来说我不喜欢电视剧版把原著修改的不伦不类,修改的太多了,很多东西已经完全脱离了原著本意。所以该剧一上映,我只看了一两集就没有看下去,根本看不下去了,越看越觉得别扭,这就不是我心中的《白鹿原》啊,这不就是一个披着《白鹿原》外衣的爱国剧嘛。我觉得《白鹿原》之所以能够获得茅盾文学奖,是有他的风格甚至灵魂的,茅盾文学奖如今已经八九届,你能找出几部超过甚至达到《白鹿原》这样高度的作品?我看没几本吧。新正是因为这样,所以造就了《白鹿原》在近代文学的地位。

可是电视剧却偏偏要大刀阔斧的修改,至于为什么要修改的这么厉害,我想大家应该都明白,完全按原著来拍摄,该剧就目前的情况来说不可能会上映的,就算拍完了也不会让播的。所以我还是心存期待,希望有更好的电视剧版《白鹿原》出来


此岸情彼岸花180269099


电视剧只看了几集,小说听了两遍,我觉得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段中国现代史。小说的高明处在于让我们不仅了解了一段历史,而且还暗示了这个古老民族在外力推动下思想、传统泛起了微澜;朱先生形象就是一种象征,说《白鹿原》是一部伟大的小说,就在于它区别近几十年的农村小说的只有灰暗,看不见真实的民族曙光。古老中国的农耕文明不得不走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这个过程极其痛苦……作者质朴、厚道,文字驾驭能力在路遥之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