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竹”后的芳村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山竹”虽然已经离去,对于芳村众多茶商来说,教训极深。芳村这些年来,水灾火灾不断,不得不说已经直接反映出了一个极为严峻的问题,大多数茶商、管理方防灾意识非常意识不强,甚至为了追求便利或者降低经营成本,导致大多数仓库安全不达标。除此之外,

市场的管理方责任重大,平时不但没有合理引导,严格规范管理商户,在台风来临之际做出的反应只能说未能称职。


“山竹”后的芳村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有人说,敬畏自然,这次芳村水浸是在劫难逃。因为芳村区域本身就处于较低的地势,周边河道众多,直接连通珠江,台风“山竹”引发的珠江江水倒灌,加上台风天带来的短时间巨大降雨量,导致芳村茶叶市场尽受水患劫难。这么说,确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深思却并不能让人信服。

山竹来临之前,从各大媒体层面都已经做足了宣传预警,笔者的手机收到的预警短信不下于10条,微信、电视等各种渠道都可以获知此次台风的是正面登陆广东,带来的破坏力不容小看,各级政府都已经严阵以待,可以说是提前做足了准备。面对来势汹汹的山竹,部分茶商却仍然没有加强防范,特别是一楼档口的茶商,面对如此超强台风,竟然将“防患于未然”这句通俗易懂的道理抛在了脑后。


“山竹”后的芳村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行业人士都知道,这是芳村近期以来的第二次水浸,茶城管理方恐怕也难咎其责。既然芳村已经被淹过一次了,排水系统必定是存在问题的,为何在上次水浸之后至今仍然没有采取疏通措施,更何况在“山竹”来临之时,管理费为何没有吸取上次的教训,提前与商户进行沟通,告知其存在水浸的危险。只能说,侥幸逃避心理害了大家。

确实,天灾无情。近年来在芳村频发的各类灾害,受损的不只是茶商,还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行业。但偏偏在这个时候,有不少人确是“看热闹不嫌事大”,有人竟然在朋友圈发文,建议茶商朋友尽快将水浸的茶叶烘干,低价处理将损失降到最小。这样看似“聪明”的做法,实则是对行业深深的伤害。现在已经有舆论开始担心,水浸后的茶叶会不会从芳村流通到市场了,这个时候千万留意这些行业公敌,不能让这些人坏了整个行业。

还有部分自媒体严重造谣,不管是水灾还是火灾,动不动就“芳村损失上百亿!”,为了博眼球,将数据不断夸大,虽然骗取了阅读量,营造了轰动的宣传效果,殊不知,这样做将严重损害行业公信力。

在灾害面前,不信谣,不传谣!只能说,部分行业人士在这方面是相当幼稚。

事实上,这次芳村水浸,并非大面积全部水浸,部分意识较高的茶商,早在台风来前,就做好了安全防范措施,或已将名贵茶叶转移,几无损失;而笔者熟悉的某个茶城,早年经常水浸,经过市场管理方的疏导下水管道,这次也是毫发无损。这些充分说明,芳村防水浸,非不能也,而不为也。


“山竹”后的芳村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理性应对灾害,提升茶叶仓储条件,提高风险意识,妥善扔掉水浸的茶叶,才是至关重要的。千万不能让这样教训再次出现了,更不能在灾后发酵行业不利的消息,以免雪上加霜,波及无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