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山東評論:拒絕校園暴力 自救教育同樣刻不容緩

自今年6月下旬以來,媒體公開報道並引發一定關注的校園暴力事件已有8件,分別為浙江小學生被圍毆事件、江西永新初中生被圍毆事件、四川一少女被圍毆脫衣事件、廣西南寧校園暴力事件、河南信陽商城縣數百中學生群毆事件、江蘇初二學生遭多名學生暴打身亡事件、廣東14歲女孩遭脫衣欺凌事件以及貴州畢節中學生被圍毆致死事件。——人民網

中国网山东评论:拒绝校园暴力 自救教育同样刻不容缓

如果說“女大學生失聯”報道牽動了去年我們一整個暑期的神經,那麼,今年夏天各種集中爆發的校園暴力事件,讓媒體和網友對未成年人犯罪這個現實困境操碎了心。

7月27日,《中國青年報》02版用一整版報道反思如何“破解校園暴力之殤”,從輿論宣傳、家庭學校社區及公安的協作、淨化影視遊戲及網絡空間、完善法律法規等方面反思矯正之策。這也代表了目前媒體對校園暴力事件的一種較為典型的思考視角,即從宏觀角度探尋可行的第三方防範性舉措。

這種考量有一個重要的侷限性,即媒體宣傳、家庭教育、學校教育、法律修訂等發揮效用都需要一定的時間成本,如媒體宣傳所形成的社會共識需要時間培養,反暴力氛圍需要時間重鑄;家庭教育是一個系統複雜的工程,在“親子溝通”這一命題的外圍,涉及婚姻、經濟基礎等多重影響因素;學校教育的側重點是知識的累積,而紀律上以維穩為主,教師難以察覺課堂外的“暗潮湧動”,而法制教育的通識課在應試教育的形勢下難以引起足夠重視;法律的修訂、完善、實施本身需要時間,其在學生之間形成有震懾性的共識同樣需要時間。但是,面對校園暴力這種潛伏時間較長、發生頻率高、一旦矛盾激化易陷入不可控境地的事件類型,僅僅有宏觀考量是不夠的。

與媒體評論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知乎頁面下不一樣的自媒體景觀。有關“校園暴力”的話題包含大量“求助帖”,即當面對校園暴力應該如何防衛,其中不乏來自年輕爸媽、正在遭受校園暴力夢魘的學生的提問,也有不少曾經的校園“混混”現身說法講述如何應對校園暴力。有網友稱,一位老教師曾為保護學生而被混混用磚頭砸破頭,最後感慨“我被砸沒關係,但我心疼的是你們一群年輕人,看我一個老人被打,竟然不敢反抗”。該回復後,網友滿滿的感動和欽佩。還有一名兒科醫生理性建言,不復仇帶來的最直接後果是一定會再被攻擊,而復仇能直接起到威懾作用。操作層面上,既要“緊密跟上”,及時發聲,讓挑釁者相信你隨時會激烈地報復,挫其銳氣;同時威脅程度一定要比挑釁者“降低一級”,這是爭取輿論環境以及不違反重大紀律的關鍵。還有網友稱,“你的恐懼就是他們施暴的力量,報警比你想象的更有用,反抗比你想象的更簡單,他們是孩子,你也是孩子,這是平等的豁免權。”

是的,相對於宏觀層面的考量集中於肅清暴力源頭和加重事後懲戒,或許微觀層面上的防範及自救教育,才是眼下對弱勢學生群體來說最需要的,也是一些家長最關注的。比如,遇到威脅、排擠的最初階段,鼓勵孩子及時與父母溝通,並在放學後結伴而行;父母應開始主動留意挑釁者的家庭狀況和性格特徵。如果再次被挑戰,教育孩子應拋棄恐懼心理,勇敢反抗,哪怕一點言語上的反抗都能彰顯自身的不懦弱。但正如網友建言,“寧可鬧翻早讀教室也絕不去廁所和校門口單挑”,任何衝突都應在公眾場合進行,絕不礙於脅迫去往偏僻角落,畢竟生命安全高於一切。事後父母可採取強硬的態度直接與當事人家長對話,給予孩子堅定不移的支持,並直接反映給校方,引起其足夠的重視。

值得注意的是,“結拜兄弟”、“姐妹會”等所謂的校園“江湖義氣”小團體,在施暴過程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特別是在封閉小空間內,“群體無意識”得到最大程度的顯現,一個小的言語衝突就有可能演化成大規模的群體討伐。基於此,相對弱小的孩子擁有自己的朋友圈顯得非常重要,不僅可分擔來自外界侵犯的壓力,而且能合力商討做出理智的決策。作為父母,如發現孩子無經常聯繫的同學,應當主動鼓勵其樂交朋友。調查顯示,眾多校園暴力的受害者具有明顯的孤僻、獨處傾向,家長在這方面尤應注意。

校園暴力不是今天才有的社會現象,也不是僅在國內才引起廣泛關注,但是毫無疑問,今日信息獲取的便捷性既方便了校園暴力事件的被揭露,同時又助長了暴力血腥事件的效仿,使得校園暴力事件亟待解決。除了必要的媒體宣傳、法律修訂、學校和家庭教育外,還應注重培養學生面對暴力事件時的自救勇氣和能力。目前擔當起這個角色的主要是家長,但是絕不應僅限於此。可以預見,如果學校建立起正常的校園暴力疏通渠道和應對暴力事件的心理輔導機構,媒體熱衷宣傳學生面對校園暴力事件時可行的自救途徑,外加社會、政府各方面的舉措協助,使得弱勢學生群體的防範自救能力得以提升,那麼大多數校園暴力事件將無所遁形。(徐婷婷)

歡迎廣大網民為中國網山東頻道提供新聞線索.積極投稿 中國網山東頻道熱線電話:【0531-88556593】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中國網山東頻道微博:http://weibo.com/aixinqiye 微信公眾號 :sdpdchin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