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詩如幻風情線 步步皆景勝畫中蘭州


如詩如幻風情線 步步皆景勝畫中蘭州


風情線夜景

如詩如幻風情線 步步皆景勝畫中蘭州


雨中健身景觀線

你有沒有聽過,有這樣一個城市,黃河就像一條玉帶,纏繞在城市腰間?你有沒有聽過,有這樣一個城市,河水悠悠向東流,岸邊風情醉人心?你有沒有聽過,有這樣一首古詩,“洮雲隴草都行盡,路到蘭州是極邊”……經過了多年的發展,如今的蘭州,在黃河風情線的映襯下,早已經是“誰信西行從此始,一重天外一重天”了。如日夜奔流不息的黃河,河邊如詩如畫的美景,河上造型各異的黃河大橋,夜晚如夢似幻的燈光,無一不在訴說著蘭州的精緻,蘭州的美……蘭州晚報記者王星明/文首席記者馬軍/圖

1 一路繁花猶簇簇,岸邊遊人樂悠悠

“收拾好了沒有?”阿麗揹著雙肩包,抱著1歲半的兒子,正在等待鄰居寶媽一起帶孩子們去玩。“室內活動場地有限,不如帶娃娃們去黃河風情線玩。”阿麗是長沙人,這兩年一直在蘭州,她說,她最喜歡的就是逛蘭州的黃河風情線,“與南方景緻的溫婉、清秀不同,黃河風情線的景緻是一種豪邁、大氣的韻味,只要天氣好,我們三人都會帶娃去玩,每次去都會有新的感受。”

黃河南岸,水車博覽園內,孩子們在水車下嘻鬧著,遊人仰望著不停轉動的水車。黃河裡,時不時有快艇和遊船駛過。再往前走,綠色公園內,有老人在鍛鍊,打太極拳的、跳舞的、做健身操的,還有聚在一起聊天嘮嗑的……頓時,歲月靜好之感油然而生。

一河之隔的北岸,馬拉松公園內,有父女倆在打羽毛球;沙坑裡,孩子們認真地堆城堡;籃球場上,正在激烈地拼搶,“好!”精彩的進球總能引起圍觀者的喝彩;平整的小廣場,是輪滑小將和風箏愛好者的地盤;步行道上,時不時有矯健的身影跑過……

坐上鐺鐺車,沿著黃河風情線西行,無論是河岸南邊,還是北邊,各色小遊園、溼地公園、雕塑景觀等等,可以說是星羅棋佈:水車博覽園、中山橋、白塔山、蘭州碑林、金城關文化風情博覽園、近水廣場、親水平臺、黃河母親雕塑、水車園、龍園、銀灘溼地公園等景點,像一串璀璨奪目的珍珠,一路走來,處處繁花猶簇簇,吸引著遊人的目光。

夜幕降臨,漫步風情線,明月、繁星、水聲、橋影相映成趣,兩岸燈光熠熠生輝,黃河風情線瀰漫著如夢如幻的氣息……

2 建設健身景觀線,樂享“健身+綠化”

隨著生活品質的逐步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鍛鍊。每天都有不少人,在蘆葦、花叢、草地、水面上穿行,淺灘處看野鴨、鯉魚和烏龜在水中嬉戲,紅色跑道上散步或慢跑……銀灘溼地公園、馬拉松公園等越來越多的河邊公園、越來越長的健身步道逐一修建完善,讓人們有更多地機會和這條母親河親近,樂享“健身+綠化”的美好時光。

走進位於黃河南岸的馬灘溼地公園,沿著一條3米寬的健身步道可以逛遍整個公園,長廊、方亭、樹池、坐凳都可供遊人休憩。“籃球場、足球場、排球場、健身廣場應有盡有,而且就在河邊,既能看風景又能鍛鍊。”盛先生每天上班前都會先去黃河風情線上的公園裡鍛鍊,他說,“黃河風情線這幾年改造得越來越美,我每天朋友圈都發一張早安圖片,都是拍自黃河風情線,毫不誇張地說,一年365天,沒有一張是重複的。”

按照黃河風情線“一軸、三卷,五線、六路、十五園”的提升改造規劃,為方便市民步行鍛鍊和綠色出行,從2013年起,蘭州市陸續建設了多條健身景觀步道,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讓市民親近黃河,形成貫穿黃河風情線的綠色通道,串聯黃河風情線沿線遊園、景點、溼地等景觀。

目前,蘭州市沿黃河風情線共建設了9條綠色出行健身景觀線,其中,安寧段4條,分別為黃河北岸消防特勤中隊至汙水處理廠,甘肅省委黨校至汙水處理廠,安寧銀灘大橋至甘肅省委黨校,消防特勤大隊至金牛街加油站;七里河段1條,東起雷壇河西至七里河區和西固區交界處;城關段4條,分別為黃河南岸雁灘橋至體育公園段,水車博覽園至元通大橋段,蘭州港碼頭至雷壇河段,黃河北岸中山橋至黃河大橋段。

3 依山就勢造遊園,“蘭州外灘”名遠揚

從荒蕪的河灘到滿目的綠樹搖曳,從遍地的野草叢生到處處繁花似錦,從難聞的垃圾滿地到清新雅緻的小遊園,蘭州黃河風情線的變化,離不開蘭州人的多年努力和奮鬥。

眾所周知,蘭州是唯一黃河穿城而過的省會城市,黃河流經蘭州152公里,兩岸自然風光獨特,一座座秀山,一處處峽谷,一塊塊溼地鬼斧神工、妙造自然。正是這樣的獨特優勢,使蘭州黃河兩岸市區段被打造成了依山就勢、綠樹成蔭、花團錦簇、遊人如織、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相得益彰的蘭州黃河風情線。

2016年12月,蘭州市委、市政府批准成立了蘭州黃河風情線大景區管理委員會,致力於整合黃河兩岸現有各類旅遊資源,實現對兩岸自然、人文、景觀等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大力改造提升,融入濃厚的黃河文化、絲路文化、蘭州歷史民俗文化、城市現代文化元素,以現有黃河風情線為核心區段,打造東起青城古鎮,西至西固河口,橫亙150多公里,集旅遊觀光、休閒娛樂、文化強市為一體的“蘭州黃河風情線5A級大景區”,把蘭州建設成為西部“黃河之都”、“山水名城”、“生態綠城”。

“黃河風情線是蘭州市的核心景區,是目前全國最大的開放式市內濱河公園,東起桑園峽,西至西沙大橋,全長42公里,面積22.87平方公里。”蘭州黃河風情線大景區管理委員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黃河風情線現有中山鐵橋、黃河母親雕塑、水車博覽園、白塔山公園、龍源、銀灘溼地公園、百合公園、廉政公園、馬拉松公園等主題公園和雕塑25個,其中國家4A級景區3個。已建成現代橋樑22座,各類碼頭14座,擁有各類船舶160多艘。建有近水廣場、親水平臺、音樂噴泉、遊覽健身步道等旅遊設施。遊人漫步其間,駐足流連,是遊覽觀光、休閒娛樂、瞭解蘭州歷史人文社會的好去處,被南來北往的遊客譽為“蘭州外灘”。

據瞭解,目前大景區管委會面向全國徵集到景區旅遊標誌256幅,專家組已形成初步意見,待評定後可對外公佈。同時,設計完成了宣傳畫冊、景區導覽牌和景點指示牌;在“黃河母親雕塑”及中山橋南、北廣場試點無人售貨機,方便了市民和遊客。

記者觀察:旅遊開發程度仍需提高

對於蘭州來說,最吸引人們眼球的莫過於穿城而過的黃河了,因此,黃河風情線之於蘭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儘管經過多年的努力和提升改造,使黃河風情線成了蘭州的名片和驕傲,但在其管理和建設上依然存在亟待解決的問題。

比如:景區管理水平較低,隊伍素質有待提高;園林綠化、環衛保潔精細化程度不高,管理水平仍需提升;執法隊伍人員年齡老化、結構不合理,整體素質有待提高;執法方式方法簡單,措施辦法不多,執法水平需要提升。

在其管理體制和運營機制上,多頭管理的問題依然存在。沿線部分區管綠地、公園、活動場所等未劃入大景區。現有碼頭、船舶經營管理權不在大景區。風情線沿線有一部分與景區屬性無關的單位辦公活動場所,進行旅遊開發需考慮搬遷。在運營方面,大景區運營平臺公司還沒有真正組建起來。缺少對外合作開發的主體,沒有市場化運營的機制和手段,投融資渠道不暢,單一依賴財政資金。景區資源如金城關、人文始祖園等未有效開發運營起來。

“基礎建設和設施維修歷史欠賬多。”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黃河風情線景區溼地資源較多,但缺乏保護性開發;步道、園路、雕塑等設施破損多,維護管理跟不上;多處噴泉管線鏽蝕,池底滲漏,無法使用;園林植被面臨整體老化,部分喬灌木、草坪退化嚴重;沿線用於灌溉的泵房數量不足,大面積綠化灌溉靠簡易臨時措施解決。

除此之外,旅遊開發程度低也是突出問題。黃河風情線一直按開放式城市公園建設,景區屬性不突出,缺少一些旅遊基礎設施,如景區標識系統、遊客服務中心、購物、餐飲、住宿、停車場等;已建成的景點缺乏系統性規劃,連貫性不強,形不成“引爆點”;對人文資源的開發不足,景區文化主題不突出,氣息不濃厚,缺少新技術運用,智慧旅遊建設沒有起色。

景區回應:改造提升在行動,做好黃河大文章

對於這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大景區管委員會方面表示,將進一步理順體制,整合資源,加快旅遊開發。將沿線與景區關聯度較高的公園綠地、經營資源納入大景區管理;組建景區運營公司,儘快盤活沿線資產,統一規劃運營,打造景區旅遊“引爆點”;將沿線建築外立面裝飾及燈光亮化納入景區統籌管理,便於改造提升兩岸燈光亮化系統,開發遊船夜遊黃河項目。

“管委會將繼續實施風情線'大檢查大整治大提升'行動。”大景區管委員會方面稱,將圍繞大幅提升景區綠化率、設施完好率、群眾滿意率,在沿線深層次排查具體問題,加強與各部門溝通協調,徹底整治“髒亂差”問題。建立景區設施定期巡查、專人管理制度,加強日常養護管理,發現破損立即維修。逐步改造更新退化嚴重的綠化帶,努力使綠化建設由平面向立體轉變,形成層次感,提升綠化檔次。要創造條件打造花卉帶,形成區域“花海”。加大便民設施建設力度,按5A級景區要求開展工作,努力將景區建設管理推向人性化、規範化、常態化、扁平化發展軌道。

“我們將實施大景區改造提升三年行動計劃。”記者從大景區管委會獲悉,2018年下半年,大景區管委會計劃實施蘭州港碼頭改造提升、河道健身步道貫通、新建200個公共停車泊位、龍源噴泉和人工湖維修、空竹園和月亮島環境改造提升、秋季補植補栽六大項目。全力推進黃河水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及黃河風情線改造提升工程,打造集生態綠色、文化旅遊、產業集聚於一體的精品工程,實現“水潤金城、水秀金城、水富金城”的美好願景,儘早把黃河風情景觀帶建設成為全省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的高品質大景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