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Anhui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安师大(AHNU),是安徽省建校最早的高等学府。由安徽省人民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建,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是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首批四所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之一,全国首批具有接受公费来华留学生资格的高校、全国首批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权高校,国家华文教育基地、安徽省汉语国际推广中心,学校具有副教授自审权和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也是安徽省优先建设的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

学校前身是1928年创建于安庆市的省立安徽大学,1946年更名为国立安徽大学,1949年12月成建制迁至芜湖。后又经历安徽师范学院、合肥师范学院、皖南大学(刘少奇同志题写校名)、安徽工农大学等几个办学阶段。1972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安徽师范大学(郭沫若同志题写校名)。2005年,芜湖师范专科学校整体并入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位于国家级开放城市安徽省芜湖市,拥有赭山、花津两个校区,占地面积3000余亩,建筑面积90.06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4.75亿元,图书285万册,古籍善本600多种。

截至2018年4月,学校有88个本科专业,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博士学位授权点53个),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57个),1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教职工2318人,专任教师1478人。

安徽师范大学

文化传统

校训:厚德 重教 博学 笃行

学科建设

截至2018年1月,安徽师范大学共有一级学科博士点 8 个,下含50多个二级学科博士点,5个博士后流动站。一级学科硕士点30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9个,15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省、部重点学科18个,其中A类重点学科1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化学、生物学等。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8个):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化学、生物学、生态学、物理学、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0个):哲学、理论经济学、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世界史、新闻传播学、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社会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公共管理。

省级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 、汉语言文字学、教育学原理 、人文地理学、 自然地理、有机化学、分析化学、 生态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共党史 、课程与教学论 、体育教育训练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音乐学 、专门史、 应用数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

安徽师范大学

教学建设

截至2014年6月,安徽师范大学有9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地理科学、汉语言文学、生物学、历史学、英语、电子信息工程、教育学、音乐学、化学。

国家级精品课程:公共心理学、教育学原理。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教育发展史略、小学生心理辅导 。

省级精品课程:数学分析、概率论、计算机基础(公共课)。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化学实验教学中心。

历史沿革

省立安徽大学

1928年于安庆市创建省立安徽大学;

1939年抗日战争爆发,原省会安庆沦陷,学校被迫停办;

国立安徽大学

1946年更名为国立安徽大学,著名学者姚永朴、刘文典、王星拱、程演生、陶因、陈望道、丁绪贤、郁达夫、周予同、吕思勉、章益、周建人等均曾在此执教或主持校政;

1949年成建制迁至芜湖。后经历安徽师范学院、合肥师范学院、皖南大学(刘少奇题写校名)、安徽工农大学等几个办学阶段;

安徽师范学院

1954年国立安徽大学接国家政务院决定和华东行政委员会高教局通知决定:撤销安徽大学校名和建制,其所属农学院、师范学院分别独立为安徽农学院、安徽师范学院。

安徽师范大学

1972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安徽师范大学(郭沫若题写校名);

2005年芜湖师范专科学校整体并入安徽师范大学;

2011年在中国网上,被评为“中国十大最美丽的大学”之一;

2012年安徽师范大学成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进入继985工程、211工程后国家第三次重点高校建设工程行列:

2013年安徽师范大学成为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

2013年学校成为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立项建设高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