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三本院校基本已并入二本,为什么还有很多学校被称作三本?

2018年入学的高校新生很快就要满月了,不少学校军训小半个月,培训十几天,恐怕正式上课要等到国庆之后了~大学生活是美好的,高考分数线让不同分数段的同学走向了不同的校园,但是他们很快又将重新再次回到同一起跑线上。

我们都知道,填报志愿的时候,要分什么本科专科,一本二本三本啥的。但实际上,现在我国绝大部分省市,已经取消了三本,严格来说,是将二本三本合并为了二本。但是很多学校依旧被称为三本,怎么回事呢?

全国三本院校基本已并入二本,为什么还有很多学校被称作三本?

它们曾今是三本

2018年,我国三十四个省市中,仅有湖南、陕西、青海、宁夏、甘肃、浙江、吉林还有本科三批的录取,其余省市已经实现了二三本的完全合并。取消二三本的分割线,不外乎就是让原来三本学校,可以在生源上有更多相对公平的权益,刺激原本生源不够好的学校提高办学质量,从而也迫使长期习惯了二本招生的学校不得不跟着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满意度。今后进一步的趋势是一本也合并到一起,成为只有一个本科线的格局。

但是,因为他们曾经是三本学校,所以一些原本二本学校毕业的同学以及其亲友团,不愿意承认这些学校地位的提升,网上甚至可以看到一些三本学校名单。一时间,似乎二本三本合并只是形式上的,而实际上的根本就没有改变。有了这些导向,分数较高的同学,也不会愿意主动去填报那些曾经的三本学校。

它们学费依旧那么贵

原来的

三本学校,学费一直比较贵,主要是因为三本学校基本都是民办或民办加公办,而民办学校鲜有国家财政补贴学费的情况,所以学费必须得高。纵然三本学校教学质量好,依然还是三本(少数之前就混到了二本),而很多教学质量较差的二本院校可以始终混吃却不用等死,因为他们是公办学校,他们有财政补贴,他们学费便宜,他们不缺生源。也就是说,因为没有财政补贴,所以三本学校普遍学费贵,而合并之后他们依然没有财政补贴,他们学费还是那么贵。所以,很多时候,学生家长通过学费高低,就能将已经成为二本的原三本学校从二本学校里再次挑出来。

全国三本院校基本已并入二本,为什么还有很多学校被称作三本?

它们教学依旧那个样

其实,办大学也是个赚钱的买卖,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文化需求基本得到了满足,自然就是到了追求精神文化的层次了。“不上个大学,注定是不完整的人生”,“没有甜美的大学回忆,人到中年就注定开始追悔莫及”,甚至听到有北大青鸟在线老师反映,“一些同学高考200多一点的分数,希望找到高大上的校园环境,还得学费便宜,毕竟一生就一次青春和一次大学。”

全国三本院校基本已并入二本,为什么还有很多学校被称作三本?

事实上,200多分找环境的好的大学,还是一个不过分的要求。因为很多原来的二专学校(大多数是民办),环境优美,只是类似三本学校,收费有点高。很多同学们只追求有一个大学生活,所以不少学校也只追求毕业了事,教学什么的,重要吗?同样,三本学校也是和二专学校神似,不,很多三本学校,他们的专科部本来就是二专。当然,一些好的三本学校,可以借助能招募更优质的学员,不断打造和提升自己。

它们被画上了三本的烙印

学校还是那个学校,地方还是那块地,老师还是那些老师,只是可以早几天招生罢了。一本二本三本的划分,不外乎就是分数段的不同。一本分数高优先选学校,都是先挑好的,剩下的都是不好的,这些思想逐渐已经成为人们心中的烙印。招生同批次,并不能彻底改变广大民办学校的命运。因为从历史录取分数线、学费、校园环境、教学质量等各方面依然可以很容易判别出某些学校是不是三本学校,并且很多人也非常在乎这种优劣位次。所以,一些学校被打上三本学校的烙印,也确实是非常无奈的事。

或许,唯有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就业服务,让教育产业化和学生质量化有机结合,让教育投资者赚钱和学生毕业有好工作有机结合,让教学质量提高和生源不断优化有机相结合,三本院校的路才能越走越远。否则,三本院校,永远是三本院校,纵然一二三本都合并了。北大青鸟优越教育编辑部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