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杠杆进程(一)

去杠杆和贸易问题是影响国家未来几年经济走向的最重要的变量。

根据社科院数据,

2018年2季度末,

包括居民、非金融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实体经济杠杆率由2017年末的242.1%增加到242.7%,上升了0.6个百分点,基本保持稳定。

居民部门杠杆率仍在上升,半年累计上升了2.0个百分点;

非金融企业和政府部门杠杆率都在下降,非金融企业由157.0%下降到156.4%,政府部门由36.2%下降到35.3%,二者共下降了1.4个百分点。

金融杠杆率已回落至2014年水平。从资产和负债两端分别统计金融部门的杠杆率皆有所下降,资产方衡量的金融部门杠杆率由2017年末的69.7%下降为64.3%,负债方则是由62.9%下降为61.6%。

金融监管加强促进金融部门仍在加速去杠杆。

金融部门去杠杆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相信各位金融狗们已经感受到了大大的压力。

近期,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的指导意见》提出,要通过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机制,强化监督管理,促使高负债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尽快回归合理水平,推动国有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到2020年年末比2017年年末降低两个百分点左右,之后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基本保持在同行业同规模企业的平均水平。

实体企业去杠杆也在路上。

目前来看,居民部门杠杆率仍在上升,半年累计上升了2.0个百分点;可以说,目前全社会当中,只有个人部门还在加杠杆。

个人加杠杆,几乎全流向了房地产。

目前,房贷利率持续上调,然而还是抵挡不住居民的买房热情。

网传万科曾于2013年算出两个量化研究指标,结论是中国楼市未来十年还是安全的。但有两个重要变量无法评估——第一个是贸易摩擦,第二是房产税。依据这个判断,郁亮提出了“楼市进入白银时代”的说法。万科采取了降杠杆去库存和业务转型的保守路径。

加上万科提出的口号活下去,还有近期越来越多的房价下跌的消息,众多房地产企业去地产化。楼市,正在走向下半场。

去杠杆,金融市场风声鹤唳,叠加贸易战,股市已经从3500下跌到了2600,下跌幅度约25%。下跌时间开始于2018年2月。

根据达里奥对去杠杆的研究,即使实现了“漂亮的去杠杆”,一般而言,大约需要5-10年,使得经济活动达到上一个峰值水平。

而且往往需要更长时间,大约10年,股价才能回到上一个峰值。因为投资者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重新冒险持有股票。

我们当然不需要那么长的时间。 刘总理提出的时间是3年左右。因为我们是主动去杠杆,跟资本主义出现危机时,被动修复还是有区别的。

年中之时,轰轰烈烈的去杠杆,让大家叫苦连天。7月份以来,贸易战落地,央行终于政策转向,又是定向放水,又是扩大抵押担保品范围,同时突然让人民币大幅贬值,似乎一次到位。这些动作,其实去翻一翻达里奥的“ATemplatefor Understanding Big Debt Crisis”,中,都提到了这些措施。

书中还表示,实现去杠杆并不难,应对债务危机的关键在于分散坏账对经济的影响。而且我国主要是以本币计价的内部债务,事情相对而言比较好处理。

在这种情况下,“最大的风险不在于债务本身,而是政策制定者缺乏专业知识或缺乏必要的权威无法采取适当措施”。相信我们的决策层这两方面都不缺。

当然,长期的稳定,不代表短期我们不需要“共克时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