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经大学

安徽财经大学


安徽财经大学

安徽财经大学(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简称“安财大”。学校于1959年5月始建于安徽合肥,时名为安徽财贸学院。1961年迁址素有“珍珠城”美誉的淮河流域中心城市蚌埠市。学校先后隶属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商业部、国内贸易部。2000年2月,国务院决定,安徽财贸学院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安徽省政府管理为主。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安徽财经大学。

学校是一所多学科性高等财经院校,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第三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是安徽省重点建设的大学和安徽省人民政府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共建高校。2012年获批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2014年入选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

截至2017年11月,学校有交通路校区、龙湖西校区、龙湖东校区三个校区,占地总面积983450平方米,图书藏量310.63万册,在线电子期刊1.6万种,在职教职工1394人,其中专任教师1018人,在校普通本科生21226人,硕士研究生1944人。

安徽财经大学

文化传统

校训:诚信博学,知行统一

“知行统一”应该是出自明代思想家王守仁之学说。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的意思是说,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

精神:“厚重朴实、至善致远、追求卓越、自强不息”

教风:“严谨治学、敬业奉献、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学风:“勤学慎思、质朴谦逊、知行合一、求实求新”

安徽财经大学

学科建设

截至2014年6月,安徽财经大学拥有1个省级A类重点学科,7个省级B类重点学科,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A类省级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

B类省级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统计学、 会计学、国际贸易学、金融学、财政学、企业管理学。

教学建设

截至2014年6月,安徽财经大学有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实验实训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8门省精品课程。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金融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金融学、财政学、经济学。

省级特色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统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金融学、财政学、经济学、工商管理。

省级精品课程:财务管理学 、经济数学基础、统计学、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会计学、市场营销学、毛泽东思想、贸易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财政学、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社会保障学、证券投资学、管理信息系统、政治经济学、国际贸易学、企业战略管理等。

历史沿革

1959年5月,安徽财经大学建于合肥,时名为安徽财贸学院。

1961年学校迁至素有“珍珠城”美誉之称的淮河流域中心城市蚌埠,校址设在交通路(现交通路校区)。

1965年学校划转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管,更名为安徽商学院。文革期间,学校先后更名为安徽省财经学校、安徽省供销商业学校。

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恢复为安徽财贸学院,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与安徽省共同管理,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管理为主。

1983年校本部迁至宏业路校区(现龙湖西校区)。1984年,交通路校区经商业部批准改为商业部安徽商业管理干部学院。

1992年9月,安徽财贸学院、安徽商业管理干部学院重组成新的安徽财贸学院,学校先后隶属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商业部、国内贸易部。

2000年2月,国务院决定,安徽财贸学院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安徽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

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安徽财经大学,同年9月,学校校本部迁入龙湖东校区。

2011年安徽省教育厅批复安徽财经大学整体专业进入安徽省本科第一批次招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