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上汽上位,让合资排队,AliOS与斑马智行究竟做了什么?

上一周,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在品牌日活动上的一番言论引爆了汽车圈。提炼一下,引起争议的主要有这样两句话:1、“智能汽车的核心在运营,而不在制造”;2、“中国整车厂谁在研发制造智能汽车:上汽、吉利、小鹏、蔚来。”

且让我们一个一个说起。

助上汽上位,让合资排队,AliOS与斑马智行究竟做了什么?

何为“制造”?传统汽车厂商以产品为核心,不断扩充产品性能、提高产品品质、降低制造成本......除灯光外,产品功能性不出车身一尺。

何为“运营”?在“制造”的基础上,通过与科技企业深度合作,营造内外生态,打破“科技不出车厢”的传统桎梏,是为“运营”。

助上汽上位,让合资排队,AliOS与斑马智行究竟做了什么?

概念都是抽象的,我们来看个身边的例子——上汽荣威RX5,国内第一台量产互联网汽车。曾经的上汽荣威有着不错的品牌底蕴,不输于合资品牌的三大件品质,但市场表现始终不温不火。直到最近两年,忽然凭着RX5的崛起而一举将其他自主品牌甩在了身后。我们说,这其中最大的缘由是品牌理念从“制造”向“运营”的全面转变,而在这一过程中荣威RX5最大的依仗是全球技术领先的AliOS汽车操作系统,以及基于其打造的斑马智行解决方案。

助上汽上位,让合资排队,AliOS与斑马智行究竟做了什么?

说一个最真切的改变:以往大家上车进入驾驶室,第一件要做的是打开手机,从音乐播放到导航定位,汽车更像是一个执行者,车机是手机的外挂部件。而在搭载了斑马智行的荣威RX5上,车主的体验则完全不同,互联网车机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手机似乎没有再掏出来的必要。进入无人加油站,从加油到跳枪再到付费,驾驶员只需在车机上简单确认,无需下车;进入无人停车场,从入场登记到离场收费,全部交给AliOS与斑马智行,堪称全程无感;说一声“我冷了”,车机可根据驾驶员日常习惯与户外数据自动控制空调风速与温度,无需再下精准指令......

助上汽上位,让合资排队,AliOS与斑马智行究竟做了什么?

这些连百万级别的特斯拉都做不到的事情,10万元的RX5却可以完美实现。何小鹏讲到的“智能汽车的核心在运营,而不在制造”本意便在于此。人们更喜欢与一台“聪明”的车机进行交互,甚至会因此而影响购买决策。这件事情的背后有着两个大的时代背景:1、消费升级2、新能源车逐步替代燃油车。在“消费升级”大背景下,人们更关注日常用车体验,更在意车子是否能在复杂场景下提升用车体验,而非车辆硬件数据的堆叠;而新能源车的普及则与互联网智能车机一同打破了人们传统认知中的“汽车级别壁垒”。装有AliOS斑马智行的荣威RX5可以在互联网智能化体验上超越百万级别的特斯拉,这本身就是一件极为吸引人的事情。

市场表现来看,2018年上半年狂售12万台的成绩也印证了互联网智能车机对于传统汽车制造领域的推动作用。事实上,早在2014年,上汽与阿里便已经在此领域进行深度实践,彼时上汽与阿里共同出资10亿元成立互联网汽车产业基金,并由该基金成立合资公司斑马网络。官方数据显示,目前车载系统方案斑马智行的装机量已经突破40万台。

助上汽上位,让合资排队,AliOS与斑马智行究竟做了什么?

对于本次事件另外一个争议点,其实并不在于“上汽排第一”,因为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除荣威这一条产品线以外,上汽MG,上汽大通在接入斑马智行后,也表现出了荣威RX5上市初期的强劲势头,在自主品牌里能做到如此的仅此一家。关键的争议点还是何小鹏将小鹏汽车排在了蔚来前面,以及把另外几十家“造车新势力”排除在外的做法。对此,笔者无心加入口水战,哪一家能够率先拿出高品质的量产车型,并在产能上做到不拖后腿才是真正的入局者。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一段时间AliOS与斑马智行可谓“门庭若市”。包括PSA(标志雪铁龙集团)、福特在内的国际一线大厂与合资品牌在嗅到“风向”后都在排着队等着斑马智行车机上车。我们经常会说,互联网汽车的发展将以中国为起点逐步被全世界所接受,只是没想到这一天来得如此之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