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者是另一半的共謀


不正經汽車金融研究院

大約十萬年前的地球上,分佈著很多人種,大家的科技水平也差不多,就像《帝國時代》遊戲剛剛開始的樣子。但是,有一點智人和其它的人種不一樣:智人相信神話。一般的人種,部落最多發展到500人,就會因為交流的問題,無法再發展下去了。但是相信一個共同神話故事的智人部落,人口可以發展到上千甚至上萬人。因為,他們有共同的信仰。智人,就是憑藉著他們的人口優勢,打敗了(滅絕或者同化)比他們高大壯的尼安德特人以及其它人種,征服了地球。這就是信仰的力量。

——《人類簡史》

受害者是另一半的共谋


比特幣是一種信仰,P2P何嘗不是!


連篇累牘的P2P倒下的消息,我們就不說了,貼張圖大家看看跑路的局部統計數據就好了。

受害者是另一半的共谋

以上只是跑路的,還有那些提現困難,停業,經偵介入的,加起來就形成了我們看到的眾多投資人血本無歸,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的局面。


那麼我們要想一個問題:在眾多投資P2P平臺的人當中,投資人真的不知道如此高的收益意味著超高的風險麼?有句話說:一半是受害者,一半是共謀。相當貼切的描述了這種情況。和股市的情況非常類似:每個人都覺得自己不會處在接盤的階段。


講真,如果你處在一個P2P平臺投資的前期,可能確實是可以賺到錢的!至於後面的都是接盤俠(韭菜)。

受害者是另一半的共谋


共謀

最近的金融界,有一個八卦消息,就是李笑來的錄音曝光。


其實,李同學也就是說了點真話:“在這個世界裡想達到目標,需要幾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什麼呢?你必須是個網紅。區塊鏈最大的價值叫共識價值。共識不值錢,但是信的人那麼多,到最後就值錢了。第二件事情是你要有技術。沒有技術,也需要想辦法。”


所以,李笑來的套路就是:先建立個人IP——然後站臺吸引韭菜入場投資——迅速積累大量財富——購買技術團隊做事——套現離場……這正是幣圈流行的融資方式,也是幣圈項目“成功”的要素。

受害者是另一半的共谋

問題是,為什麼人們會相信那些“共識”,然後自覺的成為韭菜的呢?這裡面有一個心理學問題叫“確認偏見”,也就是說,當人們在已經做好了決定,或者有了大致的決定之後,再收集相關的信息,此時,人們會傾向於收集支持自己決定的信息,而不是和已有決定相沖突的信息。

這個問題在金融市場中的表現就是:當我進行了一項投資決策之後,我總是能尋找到更有利於我投資決策的信息,比如要降準了、要託市了、要支持房地產流動性了等等,以至於我可能遲遲不願意面對自己已經犯下的錯誤,也不願意聽那些反對我決策的聲音。


選擇性失聰!

受害者是另一半的共谋


轉機

查爾斯·龐茲(Charles Ponzi)是一位生活在19、20世紀的意大利裔投機商,1903年移民到美國,1919年他開始策劃一個陰謀,騙子向一個事實上子虛烏有的企業投資,許諾投資者將在三個月內得到40%的利潤回報,然後,狡猾的龐茲把新投資者的錢作為快速盈利付給最初投資的人,以誘使更多的人上當。由於前期投資的人回報豐厚,龐茲成功地在七個月內吸引了三萬名投資者,這場陰謀持續了一年之久,才讓被利益衝昏頭腦的人們清醒過來,後人稱之為“龐氏騙局”。

受害者是另一半的共谋

某種意義上,許多P2P平臺之所以接二連三的暴雷,其本質恐怕逃不開龐氏騙局的影子。固然我們聽到了投資人血本無歸的痛苦聲音。不過對宏觀金融來說,眼下似乎正是膿創擠破,迴歸理性的好時候。其實從年初開始,在政策面,就已經確定“強監管”的主導思路,依然會貫穿2018年,防範金融風險的工作的重點內容。從監管層不斷髮布的各種政策可見一斑。此時,無論是投資人還是金融從業者,要做的恐怕都不是盲目擴張,追求暴利,而是要穩健投資,保持流動性,把“生存”當成第一要務。

正是基於這一理念,早在2017年初,快車道就已經著手轉型,在持續把自己的技術優勢(快加認證系統)做大做強的同時,主動向銀行系業務和資金靠攏,拿到了工行全國二手車貸業務展業的資質(全國僅14家),終於在2018年迎來了業務量的爆發。初步形成了左手掌握核心技術,右手拓展終端業務的穩健組合拳。在目下的市場動盪局面下,保持了冷靜和穩定的發展態勢。

受害者是另一半的共谋

《讓子彈飛》……

張麻子:做夫妻最要緊的是什麼?

師爺:恩愛!

張麻子:做縣長最要緊的是什麼?

師爺:忍耐!


一語道破天機:為人做事,不驕不躁的忍耐,才是這個時代最需要的特質。

受害者是另一半的共谋


不正經汽車金融研究院分界線

受害者是另一半的共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