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河科大,英文简称:HAUST)坐落于“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洛阳,是国家国防科工局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高校,也是河南省重点建设的三所综合性大学之一、“丝绸之路大学联盟”理事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和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截至2018年2月,学校占地面积4600余亩,有开元、西苑、景华和周山4个校区。学校涵盖理、工、农、医、经、管、文、法、史、教和艺术学等11大学科门类,设有31个学院,97个本科专业,拥有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后流动站;有3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类别。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共41000余人,非全日制成人教育生23600余人。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01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195人。学校建有国内高校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现代化图书馆,是教育部首批认定有条件接收外国留学生的高校。

河南科技大学

校园文化

校训:明德博学,日新笃行

“明德”:典出《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意为大学的宗旨就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又见《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博学”:典出《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意为广泛地学习,详细地研究,谨慎地思考,清晰地辨别,忠实地践行。又见《论语·子张》“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日新”,出自《礼记·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即天天更新,日日进步,弃旧图新,既意蕴创新进步,又蕴涵每天以最新的面貌面对学习和生活。

“笃行”,出自《礼记·学记》:“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笃”,即忠贞不渝,踏踏实实,坚持不懈,充实而有恒。“笃行”也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即要努力践履所学,做到“知行合一”。

校风:和谐自强,严谨求实

学风:勤学慎思,尊师诚信

校徽:由艺术设计学院院长蒋鑫设计。图案是个九龙鼎,代表洛阳这座城市的古老文明和悠久历史。

河南科技大学

学科建设

截止2018年3月,学校设有4个博士一级学科授权点、涵盖1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硕士点38个,21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52个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领域。有28个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153个河南省二级重点学科,12个河南省特聘教授设岗学科;拥有“机械装备先进制造”和“有色金属共性技术”2个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国家国防特色学科:系统工程与仿真、军用关键材料、军用机械设计及理论。

博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4个,二级学科15个):

机械工程(一级学科):(二级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二级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医学生物信息学。

作物学(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硕士点(38个):0201应用经济学、0301法学、0305马克思主义理论、0502外国语言文学、0602中国史、0701数学、0702物理学、0703化学、0710生物学、0713生态学、0714统计学、0802机械工程、0804仪器科学与技术、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0806冶金工程、0807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09电子科学与技术、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0811控制科学与工程、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4土木工程、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0823交通运输、0828农业工程、0831生物医学工程、0832食品科学与工程、0835软件工程、0901作物学、0902园艺学、0903农业资源与环境、0904植物保护、0905畜牧学、0906兽医学、1001基础医学、1002临床医学、1007药学、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1202工商管理。

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28个):

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冶金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软件工程、作物学、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草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工商管理。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止2018年3月,学校有国家级教学团队、特色专业、专业改革综合试点、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双语教学示范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本科教学工程项目17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1个,省部级教学团队、特色专业、精品课程等质量工程项目98个。

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食品加工与安全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特色专业: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第二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第三批)、车辆工程(第三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第四批)、金属材料工程(第六批)、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第六批)。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金属材料成型基础(陈拂晓)、数控技术(韩建海)。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本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第二批)、车辆工程(第二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第二批)、金属材料工程(第二批)、机械电子工程(第三批)、能源与动力工程(第三批)、自动化(第三批)。

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

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业电气化、农学、动物医学、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研究生层次):机械工程(第二批)、材料工程(第二批)、车辆工程(第二批)、控制工程(第三批)、动力工程(第三批)。

河南省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全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中心:河南科技大学-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数控技术。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机械电子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自动化、金属材料工程动物医学、农学。

省级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

机械电子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自动化。

省级特色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2013年)、法医学(2012年)、动物医学(2012年)、机械电子工程(2011年)、市场营销(2011年)、食品科学与工程(2010年)、化学工程与工艺(2010年)、自动化(2009年)、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2009年)、车辆工程(2007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07年)。

省级教学示范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工程材料实验教学中心、食品加工与安全实验教学中心(2009)、工程训练中心(2010)、物理实验教学中心(2011)、临床教学实验中心(2012)、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2013)、工程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6)。

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工程材料成形与加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013)、物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016)。

省级精品课程:C语言、机械设计、流体力学与液压传动、机械原理、人体系统解剖学、数控技术、金属材料成型基础、药理学、机械制造基础、电工学、测试技术、机械工程材料学、法医病理学、机械设计基础、数据库原理及其应用、高等数学、高分子化学、食品工艺学、理论力学、大学物理、车辆构造。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高分子化学、机械设计、高等数学、食品工艺学、机械原理、测试技术、大学物理、车辆构造、药理学、智能装备改变人类生活、眼睛看到的美-视觉艺术。

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有机化学Organic Chemistry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Fundamentals of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Composite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生物化学Biochemistry、工程图学Engineering Graphics 、冲压工艺学Stamping Forming Technology。

历史沿革

建校背景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2年的北京拖拉机工业学校。1956年,应国家工业基地建设布局的需要迁至洛阳,后更名为洛阳工学院,隶属于国家机械工业部。

发展演变

学院前身——洛阳拖拉机制造学校(1952年8月—1958年8月)

1952年8月,国家机械工业部创办北京拖拉机工业学校。设置机械加工、铸造、锻压、汽车拖拉机工程4个专业,学制3年。

1953年11月,北京拖拉机工业学校与筹建的天津汽车工业学校合并为天津汽车拖拉机工业学校。

1953年12月末,天津汽车拖拉机学校更名为天津拖拉机制造学校。

1955年9月,天津拖拉机制造学院增设农业机器制造专业(四年制),并首次招生。

1955年,第一机械工业部确定在河南省洛阳市筹建洛阳拖拉机制造学校。

1956年4月,天津拖拉机制造学校部分专业迁入洛阳,成立洛阳拖拉机制造学校。

1956年8月,洛阳拖拉机学校在河南省首次招生713名,9月14日举行了开学典礼。

洛阳工学院(1958年8月—1997年12月)

1958年8月30日,河南省以(58)豫教字第23号文通知,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在洛阳拖拉机制造学校基础上创建“洛阳工学院”,建议设置机械、化工、冶金、动力系(专业)。

1958年9月中旬,冶金系、化工系、机械系首次招收四年制本科生270名。

1960年6月28日,河南省委以豫发字(60)815文件批复,同意洛阳工学院改建为洛阳农业机械学院。

1960年6月30日,河南省人民委员会确定我院为河南省重点高等院校。

1982年8月25日,洛阳农业机械学院恢复原“洛阳工学院”校名。

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1998年,学校由机械工业部划转到河南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体制。

合并重组

2002年,河南省委、省政府为优化全省高等教育结构布局,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洛阳工学院、洛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河南科技大学。

2011年,被教育部列入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

2012年,被教育部列入“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

2013年,获得一级博士学位授予权。

2015年,被教育部列入“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

2016年,入选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院校。

2016年,入选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2017年,李培根院士受聘为河南科技大学名誉校长。

2017年,入选第七批“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名单”。

2017年,入选“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