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被400萬次觀看的唐琴彩鳳鳴岐,有你沒看懂的古琴知識嗎

1月28日晚《國家寶藏》播放的浙博藏琴“綵鳳鳴岐”,讓小眾的古琴又引來了一陣熱潮。截止到發稿前,僅本集在騰訊有166.8萬次觀看、愛奇藝184.8萬、優酷27.3萬、B站有25萬次觀看,近8千多彈幕,而且現在

還在熱播中

許多網友看了視頻後,開始喜歡上了古琴,也有很多想學琴的。B站被置頂的留言:

至少被400萬次觀看的唐琴綵鳳鳴岐,有你沒看懂的古琴知識嗎

還沒看的琴友,可戳下面鏈接↓(今日頭條視頻必須上傳,大家直接去沒廣告的B站看吧)。古琴從40:30開始,71:00結束。看完約半小時。

B站鏈接: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play/ep192513/

關鍵詞:國家寶藏、唐代古琴、綵鳳鳴岐、雷威、楊宗稷、丁承運

該節目圍繞著浙博藏琴“綵鳳鳴岐”,分別講述了兩段故事:演員孫淳生動的演出了它的前世傳奇;琴家丁承運簡練的講述了它的今生故事。導演精打細磨,全程無尿點,津津有味看完

作為古琴愛好者,節目中涉及的古琴知識,你有沒有不懂的呢?比如古琴斷紋真的只有超過250年以上才可能會出現嗎?以此為基點,我們還能拓展出哪些相關古琴知識?比如琴家楊宗稷沒有錄音傳世,怎麼能欣賞到他的琴聲呢?

下面我按照節目順序:前世傳奇→今生故事,和大家一起來學習下。

1、“前世傳奇”中的琴史、琴曲、琴詩

至少被400萬次觀看的唐琴綵鳳鳴岐,有你沒看懂的古琴知識嗎

我喜歡古琴的音色空靈、深邃,

累了聽一聽,心會變得很寧靜。

於琴人而言,琴是樂器,

更是可以傾吐心聲的知音良友。

——孫淳

孫淳提到的三首古琴名曲:《高山流水》(已經被分為高山、流水兩曲了)、《鳳求凰》、《廣陵散》。

推薦版本:姚丙炎《高山》、管平湖《流水》《廣陵散》、陳雷激《鳳求凰》

古琴樣式:“綵鳳鳴岐”是落霞式,這隻其中一種。還有很多,現在也不斷有新的樣式出現。其中最受歡迎的有:仲尼式、伏羲式、神農式等等。

至少被400萬次觀看的唐琴綵鳳鳴岐,有你沒看懂的古琴知識嗎

琴史:前世傳奇故事是虛構的。對唐代琴史好奇的琴友,可看看許健先生的《琴史新編》一書中的“隋唐篇”。

原文中此處為鏈接,暫不支持採集

張國立介紹故事背景時,所用配樂《廣陵散》。

斫(zhuó)琴:即製作古琴,這是古琴界行話。過去分官斫和野斫,即宮廷斫琴和民間斫琴。

唐玄宗聽雷威彈琴配樂:丁承運先生的《慨古吟》。

至少被400萬次觀看的唐琴綵鳳鳴岐,有你沒看懂的古琴知識嗎

道具琴看著不那麼舒服呢~

古琴因有7根弦故又稱為“七絃琴”,自上而下弦序依次是1-7弦。故事裡說斷了6、7兩弦,道具琴上顯示也是正確的。

至少被400萬次觀看的唐琴綵鳳鳴岐,有你沒看懂的古琴知識嗎

孫淳:彈琴只為娛己,不為娛人。若心中有所訴,自己彈琴便是。

一張好琴必備的兩要素:良斫、良材。

  • 唐代斫琴名家雷威;

  • 上山取琴材,為什麼在深夜取材?這時候最靜,聽能見樹本真的聲音;

  • 選良材,用意深,五百年,有正音;

故事引用的詩句有:

李白《聽蜀僧濬彈琴》:

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 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 客心洗流水,餘響入霜鍾。 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

陶淵明: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

斫琴選材:現代古琴琴面常用桐木、杉木、松木等,底板常用梓木。

2、今生故事中斷紋、琴絃

至少被400萬次觀看的唐琴綵鳳鳴岐,有你沒看懂的古琴知識嗎

配樂為:丁承運《平沙落雁》

擴展知識1:2008年浙博將所藏的兩張唐琴“綵鳳鳴岐”與“來凰”,請成公亮、丁承運和姚公白三位琴家彈奏錄音,出了套CD《鳳凰和鳴》

。在網易雲音樂、蝦米等音樂平臺均可聽到。關於此次錄音中的故事,在成公亮先生的《秋籟居琴話》書中“漫話五十年來的琴絃”一文中有提及。

擴展知識2:唐宋元明清古董琴感興趣的琴友,可看看鄭珉中《故宮古琴》、吳釗主編的《中國古琴珍萃》。

古琴斷紋

孫淳說:(據說)只有超過250年以上的古琴,才可能會出現斷紋。

這個觀點容易造成誤解。古琴的斷紋的出現是遞增的過程,不可能精確到滿百年或幾百年的某一天突然出現斷紋並遍佈琴身,斷紋隨著時間不斷遞增才是符合事實的說法。

斷紋是古琴漆面出現的裂紋,有各種形態,如梅花斷、牛毛斷、蛇腹斷、冰裂斷、流水斷、龜紋斷等。古琴的斷紋不僅僅只是美觀,斷紋出得好的琴不但外形美觀典雅,而且其琴音也更加透潤、清淳、明澈,往往較未出斷紋的琴更為名貴。

想了解更多“斷紋”知識,可看看鄭珉中《蠡測偶錄集》一書。

現在有市場上有較多的仿製斷紋琴,初學者購琴時需謹慎

至少被400萬次觀看的唐琴綵鳳鳴岐,有你沒看懂的古琴知識嗎

古琴琴絃:有絲絃和鋼弦兩種,古代均用絲絃,近代才開始用鋼弦。初學者建議用鋼絃琴。

同樣的琴,搭配不同型號的琴絃,會產生不同的味道。

至少被400萬次觀看的唐琴綵鳳鳴岐,有你沒看懂的古琴知識嗎

古琴作為一個普通的文物來展示,

那是不夠的,聲音才是古琴的靈魂。

更多擴展:

至少被400萬次觀看的唐琴綵鳳鳴岐,有你沒看懂的古琴知識嗎

琴家楊宗稷沒有錄音傳世,怎麼能欣賞到他的琴聲呢?

我們可以通過他的弟子與傳人,間接欣賞到他的琴聲,楊宗稷——管平湖(弟子)、楊葆元(楊宗稷之子)等——王迪、鄭珉中(二代弟子)等——鄧紅(三代弟子)等

至少被400萬次觀看的唐琴綵鳳鳴岐,有你沒看懂的古琴知識嗎

“琴瑟在御,莫不靜好”。琴家丁承運與其夫人傅麗娜《琴瑟和鳴》的CD,也非常值得一聽。

希望以上能對大家有所幫助,熬夜寫稿不易,蹭著這股古琴熱浪,發個廣告!

零基礎想學古琴的,座標在北京奧體或香山附近的,可以撩我(微:tianyi35981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