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善许家印:低调踏实扶贫 坚守慈善初心

说起许老板和他的恒大,光环很多。既有出身于微末、走上人生巅峰的励志故事,也有不甘沉沦、助力中国足球走向世界的绿茵梦想……而一一历数,其中最动人的,却莫过于扶危救困、热忱反哺社会的赤子之心。据悉,恒大成立22年来,已累计纳税1850多亿,慈善公益捐款113亿元,直接解决就业260多万人。自2015年以来,更是结对帮扶贵州省毕节市,无偿投入100多亿元,致力于到2020年帮助当地100多万贫困老百姓全部稳定脱贫。

这些善举像火把。

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总有一些不幸者。有的遭遇病魔肆虐,有的不得不承受大自然施威,有的则只因为生在贫困之家。当与命运狭路相逢,如果说个人努力是微观自助,国家救助是宏观调度,那么,来自企业和社会的善举则可谓中观层面的温暖。一笔笔善款,一次次支教,一处处房屋,一项项产业,一份份保险,给暗夜中的人们送去希望。

首善许家印:低调踏实扶贫 坚守慈善初心

许家印在表彰大会上作代表发言

目前,我国实体注册的企业大约有三千多万家,每年为慈善事业做出上千亿元的贡献。越来越多企业家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积极投身公益慈善和脱贫攻坚,这份企业家精神弥足珍贵。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有目共睹,这一群体的成长、壮大,已经成为传递社会温暖的生力军。同时也说明,我们的企业家队伍日渐成熟,由“小我”到“大我”,由“小家”到“大家”,越来越有责任、能担当。

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明确提出“支持发展慈善事业”,鼓励民间力量投入慈善等领域,就是要激发社会活力,从而改进社会治理方式。这一新形势,让企业家们饮水思源、回报社会的热情和决心空前高涨。

然而,美好的愿力如何转化为实效?有三点值得注意。

首善许家印:低调踏实扶贫 坚守慈善初心

第十届“中华慈善奖”表彰大会现场

首先,始终莫忘来处。正如在“中华慈善奖”表彰大会上,许家印作代表发言时所说,“没有国家的恢复高考政策,我就离不开农村;没有国家每个月给我14块的助学金,我就读不完大学;没有国家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就没有恒大的今天。”赤诚如此,让人温暖而感动。

要知道,如今活跃在市场的企业大多伴随着“春天的故事”应运而生,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无不得益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和全社会的理解、帮助与支持。因而,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既是反哺,也是打造良好的企业品牌。

其次,还应秉持初心。不得不承认,慈善公益界并非只有暖色调,亦不乏沽名钓誉之徒。当慈善成为有些人牟利的工具,当公益被搞成徒有其表的作秀,不仅变味,还令人寒心。因此,当企业家和企业做慈善的时候,不妨多问问本心,做这一切为了什么?

恒大人的答案,或许是,“为了他们的笑容”。在毕节市大方县流传着一组贫困户张奶奶的对比照。一张是老房子里,生活的重担压得老人愁容满面;一张是在异地安置房里,她对着镜头笑逐颜开。那种灿烂,颇有感染力,让人安慰。

此外,还要创新手段。如今,“做慈善不仅仅是给钱”,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如何防止养懒汉?如何激活贫困户的内在动力?“输血+造血”如何双效合一?“扶贫+扶智”怎样多管齐下?一系列难题摆在帮扶企业面前,等着他们答卷。

有意思的是,企业参与慈善和扶贫有两大优势。第一是市场敏锐性强,按照市场思维来布局,用经济手段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第二则是执行力强,这是企业能够发展壮大的秘方,奖罚分明。得益于此,不少创举正在因地制宜地展开,令人欣喜。例如,恒大在毕节市开展产业扶贫,引进产供销一条龙渠道,以市场的力量杜绝了扶贫大起大落。

总而言之,企业家慈善好比一种“热传导”,既把温暖送给需要帮助的人,也带动了全社会传递正能量。对慈善事业的鼎力支持,背后是对贫困和苦难的庄严挑战,是响应党和国家号召的使命必达。为这样的企业家点赞,期待善意盎然的中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