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咬牙买房的房奴们,现在过得怎么样?

爱搭积木的思想家


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90年代,北京有位年轻人因为拆迁分了点钱,把这笔钱分为了两份,一份在北三环买了套50平米的房子,一份拿去自己创业。

20年后,创业失败一无所有之时准备卖房子,20万买的房却卖出了400多万的高价,并且有多位买家想竞争。摇身一变,又成了百万富翁。

他感慨说:“原来钱这么容易赚啊,还创什么业啊。”其实不是钱好赚,而是他在机缘巧合下做了正确的投资。在十年前乃至今日,买房依然是最正确的投资,房价依旧蹭蹭地长,所谓的抑制房价依旧没能挡住社会的趋势。

越早买房的人赚得越多,即使是贷款买房的房奴,十年时间也足以翻身做主人,守得云开见月明。

有人问我:“你毕业了先买房还是先买车啊?”我总是毫不犹豫地告诉她:“当然先买房啊!”虽然我不知道毕业之后的社会趋势会不会改变,但我就是个很俗气的人,喜欢随大流。

当然这里我所说的随大流是在做了一定市场分析的基础上才跟随大众群体,做一项长远性的投资时一定要理性,客观分析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

做短期小投资时,也要考虑周遭因素。那我自己举个例子,大二的时候,想接手一个辅导班,当时和卖家谈的是3人合伙,一人6000元,总共18000。除去房租,水电这些,剩下的桌椅及一些办公用品大约10000元。

卖家声称有20个以上的固定生源,可是我打量了一下,周围最近的小学都有1公里,小学旁边各种辅导班数不胜数,首先第一条地段不行,生源不稳定,其次桌椅等其他设备完全达不到要求。要盈利的可能性为20%。

综合所有因素,我放弃了这项投资。后来听说有位学姐接手了,可前几天我又在兼职群里看到了她的转让信息。

说了这么多,只想告诉各位,不管是大投资还是小投资,都需要周密的分析与观察,综合所有因素,才能真的有所得!


——END——



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认识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哦。

职场技能掰开揉碎讲给你听,欢迎关注【霸王课】头条号,一起加速成长,成为一名优秀的职场精英~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不妨点赞、转发、收藏一下。

霸王课


十年前,也就是2008年,我记得那个时候房价不算太高,即使在北京,上海这种城市,在1万之内也有很多选择,而在我所居住的这个二三线省会城市,十年前的房价大概在每平米三四千左右。按说十年前买房的人,现在应该过得很好,但事实上则未必。

我认识一个在15年前就买了房的人,他一开始买房的时候,也是咬着牙下了决心的。但很快他就发现做了一件很聪明的事,买房的获利比他做生意都多,于是之后的若干年,他手里有点钱,就觉得应该去买房,如果在其他事情上花了钱,他心里都会很不安,觉得自己错过了一个亿,即使现在有了几套房,心里还是有恐慌感。

听上去好像贪得无厌,但想想人活世间,谁不逐利,他做生意更是为了逐利,若千辛万苦地跟人谈生意,风里来雨里去,还不如买房赚得多,他自然会把更多的精力与资金投在买房上。

不断上涨的房价,把每一个阶层都裹挟在其中,刚需固然忧心忡忡,获利者也并不能够放松地享受生活,这个社会的很多创造力与活力,都扼杀在这种恐慌中了,它造成的隐形伤害,也许比我们想象中的更大。


闫红说


在北京,我认识的,十年前以及十几年前咬牙买房的,有的赚了,有的正在咬牙供后来换的更大更好的房子,有的则搬到了近郊的别墅。

与广大地方房地产市场可能还需要“去库存”不同,一线城市的房价这些年来就没有降过,房子虽然是一次购买长期使用的商品,但房子也有折旧,特别是北京这十年变化非常快,房子的涨幅也很大,所以,除了离开北京的,即使是那些在十年前因为种种因缘买了房子的,增值和收益也都会抵消在北京换房的过程中了。

且听我细细道来,这段血泪斑斑、啼笑皆非的历史里,几个小故事。

故事一

早在2005年,我还在北京上硕士,同学里就有一个福建同学,一个浙江同学在海淀区买了房子。

诸位,那时候北京的房子还不怎么限购,只要有北京户口就能买,学校的集体户口也可以买。所以,我的同学就有买的。

我当时还特别纳闷,问过上面两位女同学:你们将来毕业,能留在北京吗?万一留不下,房子怎么办?

两位同学的回答出奇的一致:本来也没想留北京啊,生活质量这么差,到时候毕业回老家之前,把房子卖了,这是投资啊。

后来,我们毕业了,但我的同学并没有把房子卖掉,他们一直等到2012年左右,才陆续卖掉,都是几倍的投资收益。

故事二

2006年,我又去了北京的一家大报实习,在经济新闻中心,跑房地产新闻。我每天不是去房地产公司打听消息,就是去楼盘采访购房者,有时还会去政府机关调查官方口径。

熟悉那段时间历史的人一定记得,在奥运会前后,中国关于房地产出了很多政策,什么“房八条”、“房十条”、“房二十条”之类,出台的政策越多,房价涨得越快。

但是,在2006年,这一点谁也看不准。

我所在的报纸不仅是官方机关报,而且有很多老记者,那段时间,老记者们最爱说的就是:别看现在(2006年),南三环的房价已经每平方米过万了,但这都是奥运会带来的涨价预期。只要奥运会结束,房价一定会跌。

诸位,这些都是在楼市里摸爬滚打十几年,并且掌握了一些所谓内幕信息的媒体老人,尚且有这种观点,就不必说普通老百姓了。谁也没法预测未来呀。

故事三

等我想要买房子的时候,已经2010年了。

我刚刚博士毕业,在博士期间专心读书,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等到毕业后一看,哇,房子在2008-2009年大涨了一轮。五环外的房子都要2万了。

我想起了2006年,南三环外的新房才1万。

我打算买房,然后我身边的朋友说什么的都有:

有的说,房子涨得太离谱了,以后不大可能会涨了,可能要跌, 要不你再等等?

有的说,赶紧买,再不买,连末班车都搭不上了;

有的说,房子是什么?人类为什么要被房子压死!

……

我无所适从,只好“听从内心”,我的内心告诉我,不是为了买房,而是人生到了该买的时候,就买嘛。

我就在东五环外买了。

当房奴的滋味不好受,好不容易熬了好几年,房子涨了七成的价格。

而我恰恰因为要换房,于是就卖了,结果,这些涨幅全部都搭进新房去了。

还是房奴。

所以啊,我觉得,谁也没有前后眼,早买的也未必就轻松。


danyboy


在经济高速发展,房价不断上涨的阶段,买房成为了普通人成功率最高,回报率最高的投资方式。

以西安为例,我身边一位共事多年的同事,2006年全款28万买了第一套房子。2009年总价28万,其中贷款20万买了第二套房。2011年总价73万,其中贷款38万买了第三套房子,2015年60万卖了第一套房,又贷款65万买了一套大户型。

现在拥有三套房子,四个车位,总价在600万以上,同时出租了一套房子,两个车位,每月收入3500。

十年,完成了财富的积累,为财务自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未来的十年,房价不可能在像过去十年那样疯狂的上涨,房子的投资回报率会大幅下降,但还不失为财产保值的工具。


理性生活029


问题:十年前咬牙买房的房奴们,现在过得怎么样?

一、第一套

我买第一套房子的时候,在青岛市区,我记得才1700一个平方,如今那里的房子26000元一平方了。

那时候买房子是为了准备结婚用,时间是2001年左右,第一套房子全款才12万,我记得首付3万多,然后每个月还款700多,当时担心的受不了,以后还不上怎么办?

现在看来已经涨了十几倍了。当初12万一套的房子,今天169万,17年,涨了157万元,相当于14倍的回报率。

不过我在3年后就卖掉了,家具家电都给买家了,27万,本来只要了25万,买家是朋友,主动多给了我2万。

二年半以后,我的邻居兼同事也把他的房子卖了,同样的户型,卖了37万。

呵呵,只差了两年,又涨了10万。

二、 第二套房子

我的第一套房子卖了后,创业做了一点生意,因为可以占用供用商的流动资金,所以投资的钱很快就能抽出来,所以在我卖了房子后的一年半时,又买了一套房子,不到8000一平方。当时也是付了首付就身无分文了,没办法,每月要还款5000多款钱,但还是咬着牙买了。

谁能想到物价越来越高,钱越来越贬值,房价像火箭一样只升不降,最傻的是几年后还提前还了一部分贷款。

买房那年是2006年,今年2018年,房子的单价从7千多涨到了4万。

三、不同时代的关于房奴

今天跟年轻的同事们聊天时,他们常说我们 这个年龄的人真幸运,房子那么便宜。其实我们那个时候收入也不高,买房子的压力一样不比今天的小。

房奴是不分时代的,都一样亚历山大。

特别是买第一套房子时,那个年代,贷款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是挺可怕的一件事,也是思前想后了很久才下的决心,谁会想到房子会一直涨呢?

但是我们那个时候,确实两个年轻人的积蓄可以在城区内的中位价地段付出首付。如今的 年轻人完全靠自己已经付不起首付了,从这方面来说,不同时代的房奴确实不一样。

四、我年轻同事的买房经历

如今我身边的90后年轻人大概分两种,一种是本地人,大多有住房,家里一般有两套,相对来说压力小得多;还有一种是三四线城市上来的大学毕业生,这一部分人几乎都要靠家人的资助才能付上首付了。

而80后的年轻人,大多在2016年以前买上了房子,青岛市区的房子在2016年涨了一倍,如果在这以前没有买房的人,真得就很难受了。

我单位一个同事就是,在2016年初李沧万科1.2含装修的时候犹豫了,如今2.5一平,只好去郊区看房了,幸运的是红岛开发区政府限价,原本2万的房子(通过收装修费、绑架车位费,暗中收茶水费)被政府限定在1.3左右,他抽号买了一个一楼的房子,总算扎下了根。只是通勤的距离远了点,大家看看下边这张地图,同样的钱两年后买房的地段

结语

最近一段时间,青岛的房价又稳定了,为什么说又呢?因为这十几年的房价,一直是涨几年停一年,然后再涨,如是者三,就没有人相信房价会跌了。

希望这一次房价真得不要再涨了,但是我们的工资能够继续涨一涨。这样恐慌性的抢房行为不再绑架我们的消费,大家能够敢于去多看几场电影,多吃几顿大餐。

以前写过一首小诗《五律-蜗牛》,供君一哂:

问汝何能尔 逍遥过此生 谢天随我愿 落地戴房行
不做钱奴苦 无忧风雨惊 人间如意事 无债一身轻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算了一下,我应该就是题目中说的十年前买房的房奴,向大家宣告一下,我还活着,没发财,也没饿死。

第一次买房,是2006年,那时刚毕业一年多,工资不高手里也没什么钱。加上刚失恋分手,想着结婚还不会太快,就买了个单室套。我记得应该是4600多一平吧,南京。当时觉得好贵。

谁知道这只是助跑阶段,很快南京房价窜到了1万、2万、3万、4万、5万……,很快我也有值得结婚的人,但2008年准备结婚时已经买不起更大的房子了。于是,在全世界将目光聚焦那场北京的奥运会时,我们在南京的小房子里结婚了。

我也曾抱着有些人那样的心态,想等房价降降再买大房。很快就发现自己有多愚蠢,你日夜不停地跑都跑不过房价,怎么能奢望它停下了给你让路?唯一要做的,就是不要停,跟上它的节奏。

于是,东拼西凑,有了第二套房,室内面积差不多150平,算是报了这些年蜗在小房子的仇。此时,房价已经比第一套房时贵了整整1万,14000元/平。为了买这套房,卖身契签了30年。如今已涨到3万多/平,媳妇有时也会做做白日梦,问“我们是不是也算百万富翁了呢?”

我看前面一些回答里,也有不少人说,当年买房的那批房奴,都成了百万富翁。

呵呵。

除了呵呵,不知道该说啥。看起来名下真有套价值几百万的房产,可是那就像蜗牛背在背上的壳子一样,拿不下来的。不卖掉,就等于零。卖掉,你就回到了零。


凡尘往事


我在上海从事房产没有10年,不过也8年了,目前从事上海周边城市一手房,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私信了解。

下面小编以自己8年前也就是2010年为例,为大家介绍两个关系不错的客户当然现在就跟朋友一样相处。

记得那时小编刚做房产不就认识一位王姓客户,下面我们简称王某,当时上海嘉定区房价1.5万左右,王某看了之后觉得跟自己预算差距有点大,他想买个85平左右小三房算下来首付要38万左右可是呢,自己手里只有25万,当时国家也是各种政策限制,当时的贷款基准利率就要7.2%,现在4.9%即使上浮也就5.8左右,那时也是上浮10%-20%,王某在上海一家私企上班月收入也就6000左右,当时他问我说你说现在买合适吗?我说没有什么合适不合适,你只要想要买那就合适,而且现在的价格买的人少所以不高涨幅不大,等到时一窝蜂买的时候那就买不起了,最后他自己借了钱买了,现在哪里单价4万多,他也涨薪了9000多一月,现在在上海有自己的家,老婆孩子热炕头过得很好,贷款也提前还款完了,你说他过得苦吗?那就仁者见仁了。

下来再说一个比他好的李姓客户,下面简称李某,记得当时公司刚开始接手昆山花桥一手新房,那时的花桥,我记得11号线安亭站也没通车,花桥地铁更不知道猴年马月,利率政策等都跟上面差不多,那时花桥一个80多平的3房总价只要55万左右,首付只要不到20万,主要群体就是那些刚工作没多久,又不是富二代,想要结婚的孩子上学的等,记得当时的花桥小编要讲规划发展,那时周边很荒芜,很多人不看好,我说有地铁来他们不信,现在地铁通了,城建好了,人气高了。当时这个客户首付10多万买的房子,单价6200左右,那时政策出来很多人等着看好戏,等着暴跌最后事与愿违,李某现在房子200多万,他给我说上海社保缴纳够了,然后把那个房子卖了付个上海首付终于能扎根上海了,从心里为他高兴。

小编觉得刚需的你跟别人不一样,该买就买,你等不起,下边建议一线城市的买不起市区就郊区,买不起郊区就周边城市。其他城市也可以类似参考,有个家哪怕行程稍微累点那也是有根了,买房这事是自己的是,不要太听别人意见,自己选好了就买,不管好坏那时自己选择的。听别人的误了你别人不会给你赔钱,谢谢大家。


上海周边买房导向


对这个问题,作为一个有两次买房经历,并且恰好十年前买了房的房奴,谈一下我的感受和看法。

第一次买房的经历。

牛哥在99年大学毕业之后,来了广州工作,奋斗了三年之后,攒下了几万块钱,当时广州的房价大多在4000-6000左右,因为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也因为丈母娘的要求😂,在2002年末的时候,咬牙在天河区的东圃买了一套单价3500元/平的87方小三房,包含所有费用一起31W左右。

这次买房,贷款了24W,分期15年,每个月的房贷1950左右,而且因为首付还借了2、3万,需要在2年内还掉,对于当时月薪才4000多的牛哥来说,压力真的不小,在刚开始的一两年,省吃俭用,一分钱恨不得掰开做两分钱花,不敢出去应酬,不敢娱乐,一门心思存钱还钱,记得当时因为买的是期房,要一年以后才能收房入住,租了一套月租350的农民房居住,最节省的一个月连同房租、水电、吃饭、交通、电话等所有开销在内才花了900元左右,这样的生活也是够够的了😂。

当然,这种状态持续的时间不长,也就不到2年的时间吧。后来随着工资的增长,结婚后我媳妇的工资收入也合并到一起使用,生活质量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还贷的速度也加快了,最终用了5年的时间在2007年底的时候把所有的房贷还清了,2008年还存下了钱买了一台车。

回过头再看我的一个中学同学,也是同期大学毕业来广州发展的,从事相同的行业,薪资水平跟我差不多,但因为迟迟没有下手买房,一直拖到2007年才入手,跟我相同的区域,80房左右花了65W,贷款40W分期20年,跟我的情况来对比,至少多付出以下这些代价:

1、多支付了将近35万的购房成本;

2、多花了5年的租房的钱,至少5、6万吧;

3、贷款的额度和利息支出高出了很多;

4、每月还款压力更大;

第二次购房经历。

08年底的时候,因为媳妇工作的原因,我们搬到了佛山,当时刚好经历了经济危机、房价大跌的低谷时期,我们以5000左右的单价入手了一套140方的房子,总费用80W左右。当时因为刚买了车,手头没有多少剩余资金,怎么办呢?

当时因为客观条件的影响,房地产的政策特别宽松,没有什么限购限贷,银行的信贷也特别宽松,房贷基本上都能拿到7折的利率,牛哥当时把广州的房子做了抵押再贷款,直接用贷款付了佛山房子的首付,再办理了佛山房子的房贷,都是拿的7折的固定折扣利率(现在都还是按7折执行😄),就这样,第二套房子到手。

当时广州房子的抵押再贷款贷款月还款也就2200左右,出租的租金能到2000,基本上实现以租养供,而且租金能够逐年上涨,月供却是稳定不变的。佛山房子贷款38W分期20年,月供也就2300左右,同样轻松应对,真心没觉得需要多么咬牙才能下这个买房的决定,而且因为在当时拿到的利率折扣太优惠,所以我压根没打算提前还款。

这几年虽然一直有房贷,孩子上学,二胎出生,又换了车,但随着个人职业的发展,薪资水平也在逐步的提升,总的来说过的还比较舒适,最重要是在较低的房价水平的时候,及时的买了房,有了明确的保证。

随着这几年房价的上涨,广州的那套房已经涨到了4W多的单价,比当年的购置价格翻了10多倍,年初的时候卖掉了,佛山的房价也涨到了2W-3W的水平,不说换新房,至少房屋的保值增值是没问题了。

再说会同期跟我们一起搬到佛山的我媳妇的一个同事,因为暂时可以住单位的宿舍,迟迟没有买房,而广州的房子在2012年就卖掉了,一直拖到2016年才在佛山买了一套110方左右的楼梯房,单价也已经去到1W多了,我们买的时候才5000,而且我是电梯房,她买的楼梯房,付出的代价和损失是可想而知的。


其实,以这十几年中国的房地产发展和房价走势来看,只要是以前买了房的人,无论背负多大的经济压力,总体都可以算是赢家,毕竟,随着房价的上涨、收入的增长和货币的相对贬值,早期的房贷放在现在来看已经是一个很小的数额了,只要不贪心,不是反复的炒房,只是解决个人的住房刚需,应该说,没有几个房奴是过得不舒服的,毕竟,还清房贷的日子是可以看得到的。

***************************

我是二胎孩子的全职爸爸,带娃休息间隙,偷空答个题,放松一下被小家伙蹂躏的神经,就是这个样子。😆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方便时给个关注,谢谢您啦~


元宝爸带娃去旅行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来源于我自己和身边的那些个没有买房的。十五年前,我来到厦门开始创业,租着民房,几个小伙伴打了鸡血似的兴奋,到处凑钱为了实现创业梦想。公司成立了,跌跌撞撞,但是始终有梦想在,咬牙坚持着。

08年十月份的一天,一学弟来公司闲聊起隔壁楼盘有内部价认购,我们几个嗤之以鼻:房价都跌了那么多了,买房是脑子进水了吧!心里还是想着创业成功再豪车豪宅,当时厦门岛内7000的房价已经可以买得起相当不错的楼盘了,咬咬牙东挪西借也是可以买下的。然而我们没有预料到的是,话音未落,08年底房价开始走俏,而我们的网络公司因为政策性的调整,瞬间走入死胡同,提议转型,合伙人不同意,最终分道扬镳,清算结果,各自背了一屁股债各奔东西。

度过一段难熬的日子之后,我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创业,而原来的小伙伴很多都离开厦门了,眨眼间五年过去了,身边很多熟识的都结婚买房了,而我还是梗着想再打拼一下。因为房子已经是有点不敢想象了,不敢用杠杠,不敢相信房价会一直涨是主因。这时候的创业成本已经越来越高了,主要还是因为房价高了各类成本也随着水涨船高。身边几位开着个小公司的小伙伴聚在一起喝酒的时候已经开始感叹,后悔当初为什么不买房了。

然而更让人始料不及的是,限购放开了,这时候身边已经没有人谈未来,谈创业,谈实体,大家都在谈着火箭般窜升的房价,。原来7000,现在四万五万六万还有更高,岛外也动不动就三万四万。买房的那些朋友瞬间都是几百万上千万身价,而我们却是负翁!更难受的是,公司招聘,面试的90后开口都是在厦门有多大的房子的时候那简直就是暴击几千下!因为我和我的几位创业伙伴还在因为没房而被相亲对象鄙视中深深的自卑着!

而今虽然政府出台各种政策抑制房价,可是房价已经达到了一个普通刚需可望而不可及的程度了,离开厦门还是继续撑着寻找那个已经模糊了的梦想呢?


木元菌


十年前的现在,也就是二零零八年吧,那一年可以说是注定不平凡的一年。

除了全国欢腾的奥运和多灾多难汶川,那一年我在所有的亲朋好友反对下,在广州市中心买了一套九十多平的房。而彼时的我,大学毕业已八年有余,尽管这样,工资也不高,才三千多的月薪在广州挣扎,因为没有房,和老婆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这其实也没什么,真正让我们感到痛苦的是,因为没有房子户口啥的,孩子不能在广州就读,就只能让它们留在故土湖南的亲友带,这样它们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留守儿童,至于见面,则只能通过每年的寒暑假,如此反复。

我们庆幸的是,尽管这样,孩子和我们还是比较亲,不像和我相同境遇的其他朋友一样,孩子和它们有点生分。但问题也是有的,孩子性格很内向,我们当时没注意这些,觉得大了就好,但是前两年,孩子还是不经意的抱怨几句,说我们从小就把放在亲友家带,它们感觉很不少受,总感觉寄人篱下,不自在,说自己现在很自卑。当然,这是后话。

总之,自从不能让孩子留在身边,我就一直有在广州买房的想法,但是都被亲友一口否决了,说房价很快降了,这样一等就是几年,房价不降反升,我有些受不了,就不顾两家的反对,借钱并贷款买下了房子,然后摇身一变,背上了巨大的债务。

虽然那时候广州的房价还没有破万,但以我们的收入和支出来说,买了房后无疑就像驮了座山,生活品质急剧下降,甚至家都到了点分崩离析的边缘,这个时候开始有些后悔,觉得自己是千古罪人,借了不少钱不说,生活还看不到一点希望。

(图为2009年天河某楼盘房价,2008年的时候还没那么高)


但好在一切都挺了过来,尤其是房价连年上涨,亲友的闲言碎语也少了,当初不到六千每平的房子直到前两年涨到了将近三万每平,并及时转手(当时觉得房价快到顶了),挣了两百多万,并又在当时的广州和长沙又各自添置了一套住宅,虽然涨幅没有第一套那么离谱,但我们已经很感恩了。

总之,我这人没什么大的本事,要不是十年前,瞎猫逮上死耗子,踩准了时代的风口,估摸着现在想要买房,可能要奋斗一辈子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