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自稱漢家後裔:立志奪回屬於自己一切,矢志不渝!

至此,劉淵帳下收羅齊了劉曜、石勒、王彌等大將,這樣的頂級配置,已經足夠和晉朝爭一爭天下的歸屬權了。那麼,徵晉吧。此時劉淵已經建國四年,也被饑荒和戰亂折磨了四年,根本顧不上積蓄國力圖發展,到現在為止仍然很弱小,只佔據了南部幷州和周邊的一塊,而晉朝仍然是個名義上擁有天下的龐然大物。只是,好歹是要打一下的,劉淵已經六十了,他能感覺到自己大限已近,緊迫感時刻威脅著他,他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夠離自己的夢想更近一些,哪怕是近一步也好。當然,這只是原因之一。徵晉是超級大事,以前打來打去,只是在跟晉朝的地方部隊搶地盤,劉淵也一直小心翼翼的控制著自己,從來沒有露出過“取晉而代之”的宏偉理想,免得招來晉朝不顧一切的報復。劉淵並不是一個魯莽的人, 前半生這麼多年都忍過來了,不可能因為自己的急躁,而把所有的籌碼全部押上來跟命運搏大小。

此人自稱漢家後裔:立志奪回屬於自己一切,矢志不渝!

真正讓他下定決心的,是一個人。這個人派了一個使者,千里迢迢的過來找劉淵,告訴他如果現在伐晉,將有極大的可能獲得成功。這個人名叫司馬越,晉朝的東海王,也是八王之亂裡的最後一個王,此時晉朝的最高掌權者,比皇帝權力還要大的那種。當然,司馬越並不知道自己給劉淵做了這麼大的貢獻,他所照的一切,只是在依照本能從事而已。三年前,白痴皇帝晉惠帝吃了一個餅,離奇駕崩,因為死得太過詭異,大家都在謠傳,是司馬越毒死他的。這個說法實在是有些冤枉司馬越了,因為他自己並沒有當皇帝的想法,而如果要立一個傀儡的話,有誰會比一個白痴更能勝任呢?

此人自稱漢家後裔:立志奪回屬於自己一切,矢志不渝!

反正新皇帝當傀儡當得遠不如前任那麼好。新皇帝是晉懷帝,是晉武帝司馬炎的二十六個兒子裡, 所剩下的唯一一個了,其它兒子都在八王之亂裡幸運的身亡,不管行不行,也只能是他了。晉懷帝哪裡都好:他性格柔弱,母族凋零,因為不起眼,在朝中也沒有任何勢力,不會對司馬越構成威脅。他只有一點不好:太年輕了,即位的時候,只有二十三歲。正是最為少年熱血的時候。他看到司馬越把握了所有的軍政大權,但才能平庸,沒有任何值得稱道的地方,只是眼睜睜的看著天下大亂,賊寇四起,這,如何能忍?我才是皇帝!這天下可是我的!也許是權位能夠改變一個人的性格,也許是晉懷帝本就是一個外表柔弱但內心堅忍的人,總之,在即位以後,他表現出了少年人所獨有的勇氣,試圖挑戰司馬越這個權臣,並沒有乖乖的當一個應聲蟲,而是開始培植自己的親信;同時,他也表現出了少年人特有的草率馬虎和憋不住話,在大小政務上不斷的表達自己的主張,完全不懂得在沒有掌控權力的情況下,他作為吉祥物,唯一應該做的就是韜光養晦。他的高調,幾乎是在毫不掩飾的向司馬越發起挑戰。司馬越這個人,也是一個矛盾的集合體,身上融合了好些種互相沖突的特質:他對權力有著極度貪婪的慾望,無論是誰影響他的權力,都會遭到他的毀滅性打擊,原本是他心腹的當世名將苟晞,在兗州當刺史當得好好的,就因為他疑心兗州的地理位置太過重要,放在誰手裡都不合適,於是把苟晞調到偏遠地區,自己來兼任兗州牧,無緣無故把苟晞逼到了對立面;但他又沒有自己當皇帝的野心,在立了晉懷帝之後,他就離開洛陽出鎮許昌。他對治理國家、抵禦外敵非常外行,執掌天下至高權力幾年間,國家越來越亂,到處烽煙四起,政令僅僅只能通達幾個州府;但他又對打內戰、玩政治極度的內行,剛發現晉懷帝有失控的苗頭,立馬帶兵奔回洛陽,以雷霆萬鈞之勢將晉懷帝培植了三年的親信一網打盡,將小皇帝的政治勢力連根都刨了。

此人自稱漢家後裔:立志奪回屬於自己一切,矢志不渝!

勝利來得如此簡單。不過,也正是因為司馬越搞政治的段位實在太高,事情做得太過到位,所以反而給自己埋了一顆雷。文官群體裡邊,晉懷帝的勢力已經徹底清除了,軍隊裡也非常有必要來一次清洗。司馬越深知搞鬥爭不能偏科的道理,於是解散了洛陽禁軍,驅逐了禁軍將領,用自己帶過來的東海國士兵接管洛陽城防,死死的吃定小皇帝。乾淨俐落、毫無死角,司馬越迅速抓住了關鍵點,回到洛陽之後,僅僅用了八天,就將權力牢牢的收回了手中,不愧為一代內戰名家。不過他還有一個身份,就是外戰的超級臭棋簍子。他帶回來的兵馬只有三千人,要守衛洛陽這樣的雄城,顯然是不可能的,洛陽城周長接近三十公里,三千人全部撒上去,也要十米才能有一個守軍。洛陽,已經幾乎是一座不設防的城市了,如果有外敵打到城下,洛陽必破!外敵很快就來了,請外敵的人,還是司馬越親自趕過去的。他驅逐的禁軍將領裡,有一個左積弩將軍,叫朱誕。他現在失業了,很憤怒,而且剛剛見識了司馬越清洗政敵的手段,很恐懼,害怕司馬越突然想起來砍他的腦袋。

此人自稱漢家後裔:立志奪回屬於自己一切,矢志不渝!

懷著保住腦袋的願望和為自己飯碗報仇的美好期待,他悄悄的溜出了洛陽城,然後一路向北,跑到了劉淵那裡,把洛陽此時的虛實一股腦的倒了出來。機會來了!劉淵是一個極其善於把握機會的人,兩敵對陣,不趁他病要他命,更待何時?309年,劉淵派劉景攻擊黎陽,打通南下洛陽的道路,因為黎陽有渡口,從這裡渡過黃河天險,就可以直接威脅晉都洛陽了。為了表達自己此番出兵的雄心壯志,他特別給劉景封了一個頭銜:滅晉大將軍。滅晉大將軍帶著劉淵的良好願望而來,自然是準備得極其周全,所帶的人馬是黎陽城內的好幾倍,城內的守軍拼死抵抗,仍然很快就被攻破。黎陽的守將叫冉隆,此戰英勇殉國,但他十一歲的兒子冉瞻逃了出去,此後,冉氏一族的血脈將帶給胡人巨大的驚喜。劉景當年阻擊劉琨不利,被劉琨臨時招募的一群流民打得稀里嘩啦,心裡一直留著這個陰影,對漢人百姓有著強烈的忌憚,或者說是恐懼。作為一軍主帥,當他把這種恐懼外放到行動上,就會給被征服者帶來極其悲慘的後果。拔營前,劉景將擄掠到的三萬當地百姓,全部沉入了黃河,以絕後患。戰場上大家以命相搏,打死敵人,誰也不能說什麼。但在戰爭已經結束後,還要對敵國的百姓舉刀,這就是毫無人性的屠殺。劉淵以寬仁賢明的大漢繼承者自居,聽到手下幹出了這種事情,自然是勃然大怒,再次十分罕見的當眾曝粗口:“如果蒼天有眼,怎麼容忍劉景這樣的人活下去!有罪的只是司馬氏一家,百姓何辜!”剝走了劉景威風的頭銜,將他降級為“平虜將軍”。與上次的怒罰喬晞如出一轍。劉淵的這種憤怒,或許並非惺惺作態,而是發自內心,不過真誠的程度也有限,劉景依舊手握兵權,為他征戰。也許是從這兩件事情當中,劉淵發現了漢匈之間矛盾的不可調和性,不久之後,他在自己的國家內實行胡漢分治制度,將漢人和胡人分別用不同的法律來治理,這一套方法,也被後來幾乎所有胡人建立的國家所採用。在這一制度下,漢人不可避免的逐漸淪為胡人的奴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