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气质出众、琴棋书画无所不能又孝顺的女学霸跳楼了!

曾在微博看到一则新闻,女儿与母亲发生争执后跳楼自杀。

据说这位母亲是一位画工笔的艺术家,性格固执,不仅在艺术方面一丝不苟,处处要求尽善尽美,在艺术上是个典型的完美主义者,确实是因为这种原因,她在事业上风生水起,在画工笔界小有名气,但是在生活方面也要求完美,甚至将这种在艺术中的执拗性格用在女儿身上,女儿犹如她的一件“艺术品”。

独生女儿在她“精雕细磨”的打造下,处处表现的非常优秀,女儿很漂亮,气质出众,钢琴、舞蹈,书法,绘画等无所不能,是老师、同学、朋友口中的“全才”!尽管女儿已经很出类拔萃,但是她对女儿的要求极其苛刻,仍然有诸多挑剔,把女儿的缺点无限的放大。

那个气质出众、琴棋书画无所不能又孝顺的女学霸跳楼了!

一次,她去美国看望正在常春藤读博士的女儿,也不知怎么回事,母女俩拌起嘴来。也许是这种争执从小到大每天都在发生,女儿已经感到极度厌倦。她问母亲:“我是不是永远都没法让你满意?”“为什么我无论怎么努力、怎么做都不能让你满意?”

其实这里已经说明女孩的情绪正濒临崩溃。

可这时候,母亲说了一句话,直接把女儿“最后一根稻草”压断了,她说:“你觉得自己做得很好吗?”

听完这句话,女儿没有再回答母亲,而是转身跳下阳台,再也没有醒过来。

据说,其实这位母亲一直以女儿为傲,但就是吝于肯定,甚至热衷于对女儿恶语相向。总是拿女儿跟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也许她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女儿的上进心,不会骄傲。但她没有想到,女儿竟会以如此决绝的方式来惩罚自己。

其实,女儿想要的,无非是母亲的一句肯定。可惜,一直到去世前,她都没有等到这句话。

许多父母,似乎对别人家孩子有着天然的执念。越是在乎孩子,越是止不住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较,生怕自己的孩子被埋没。仔细推敲你就会发现,实际上是他们对自身的不自信,生活中的烦恼、工作中的压力,时代的飞跃发展和进步,让他们有点紧张、跟不上节奏,继而转为对现实的焦虑和恐慌,但是他们并没有把注意力关注在自己身上,想办法提高自己的知识、技能以跟得上这个社会的节奏,他们知道怎么做好,但是不愿意去行动,因为懒惰!

因为不想吃奋斗的苦,所以宁愿去吃生活的苦,但是明明知道生而为人,不吃奋斗的苦就必须吃生活的苦,这是无法避免的,于是他们就把这个‘不断提高、不断学习,不断向上’的观点强加给孩子,逼迫着孩子努力努力再努力,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反正自己这辈子就这样了,下半辈子就指望孩子光宗耀祖,为自己挣回面子。

并且他们认为“打击教育”下,才能教育优秀的孩子,让孩子时时刻刻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

好迎头赶上,不好意思,“打击教育”就是打击,少特么地把“打击教育”当成教育!裹着教育的外衣,它仍然是赤裸裸的打击!

可以想象如果一个人从小就一直在“打压教育、打击教育”下长大,从来没有被他最亲、最在乎的人——父母,肯定和赞美过,那么,他的内心无疑是崩溃的。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父母们总是那别人家的孩子跟自己的孩子比较,为什么没有把别人家的父母跟自己对比过呢?别人的父母年薪百万,别人的父母是高官、是大学教授,是某某医院主治医师,是某企业一把手.......,哪些总拿别人家孩子对比的父母们,怎么不擦擦眼睛看看你自己?

真正的教育,靠的从来就不是打击。孩子曾经遭遇过的那些打击,只会成为他们前行的阻力留下的伤痕,也只会像被钉子钉过的树干一样,无法平复如初。

终归到底,真正的教育、真正优秀的父母,最后都只能是孩子生命中不动声色的摆渡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