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解讀葡萄二次侵染病害——酸腐病!

進入七月,葡萄進入轉色時期,在這個時期的葡萄極易發生一些病害如:炭疽病、白腐病、霜黴病、灰黴病等,這些病害如果沒有治好,就容易二次受侵染,

導致葡萄發軟、變酸並腐爛,發生酸腐病

其中酸腐病不是真正的一次病害,它屬於二次侵染病害

發病規律

1.發病時間

葡萄酸腐病是葡萄果實成熟期的病害。

一般在果實的轉色期之後就可以發生酸腐病。一般從7月中旬開始直至採收結束(即9月下旬至10月)。

2.發病條件

(1)高溫、高溼有利於病害發生,果園鬱閉、通風不良、病蟲害較多均易誘導酸腐病的發生。

(2)有傷口存在

機械損傷(如冰雹、風、蜂、鳥等造成的傷口)或病害(如白粉病侵入時的傷口和被感染後造成的裂果、品種自身的裂果等)造成的傷口引誘醋蠅產卵,醋蠅會攜帶細菌侵染傷口,造成病害的發生。

全方位解读葡萄二次侵染病害——酸腐病!

此外,葡萄品種、葡萄自身的特性、樹勢等因素均會影響酸腐病的發生和為害。

為害症狀

發病初期果粒表面出現褐色水漬狀斑點或條紋,在放大鏡下觀看有明顯的微傷口,隨著褐色斑點的不斷擴大,果粒開始變軟,果肉變酸並腐爛,且有大量汁液從傷口流出。

全方位解读葡萄二次侵染病害——酸腐病!

震動有病果的果穗,會有類似於淺粉紅色的醋蠅從爛果穗周圍飛出。

果穗有醋酸味,發病嚴重時整個園子都有醋酸味瀰漫。

爛果內可見灰白色的小蛆。

全方位解读葡萄二次侵染病害——酸腐病!

果粒腐爛後,腐爛的汁液流出,且只要是汁液流過的地方就會腐爛,最後整穗葡萄腐爛,只剩葡萄的果皮和種子(無核品種只剩果皮)。

全方位解读葡萄二次侵染病害——酸腐病!

防治方法

1.抗病品種選育和利用

在雨水多的區域,適宜種植不易裂果的品種。

新建葡萄園時,合理使用覆蓋作物、氮肥和灌溉,並儘量避免在同一果園種植不同成熟期的品種。

2.農業防治

(1)加強葡萄園綜合管理措施。

合理剪枝,合理疏花蔬果,避免果穗緊密;氮、磷、鉀肥科學、合理使用,增強樹勢。

(2)果實上避免出現傷口。

在幼果期使用安全性好的農藥,避免果皮傷害和裂果。

防止果實成熟期果實膨大不勻、相互擠壓。

防止鳥類為害,減少傷口出現,適時套袋,以減少果面傷口。

(3)避免高溫。

要經常通風,防止水分無法散失,集聚在漿果內,導致病害發生。

3.化學防治

防治原則:以預防為主,病蟲兼治

藥劑的篩選原則:

(1)同時能防治真菌、細菌。

(2)能與殺蟲劑混合使用。

(3)選擇低毒、低殘留的藥劑。

因為酸腐病是後期病害,必須選擇能保證食品安全的藥劑。

具體的防治方法如下:

藥劑防治仍是防治酸腐病最重要的方法。

目前使用波爾多液和殺蟲劑配合使用,是酸腐病的化學防治的推薦方法。

轉色期前後使用1-3次波爾多液。可以使用的殺蟲劑有高效氯氰菊酯、聯苯菊酯等(這些藥劑只作為推薦,還是要根據當地的用藥習慣進行用藥)。

對於套袋葡萄,處理果穗後重新套新袋,而後整體果園立即噴一次觸殺性殺蟲劑

注意:

正午無風天氣對葡萄進行燻蒸,不但可以避免對葡萄果實的汙染,且對酸腐病的控制起到良好效果。

看了文章後大家對葡萄的酸腐病有沒有更進一步的瞭解呢?病害發生之後再防治往往起不到好的效果,我們更應該在酸腐病發生之前做好防護工作,著重預防!

(葡萄種植整理自葡萄健康栽培與病蟲害防控)

如果你覺得小秘書每天提供的信息有點價值,你就幫小秘書傳播一下讓更多的人一起參與學習。小秘書會繼續努力的提供更有價值的內容,謝謝了!

其實,小秘書只是一個小小的編輯,對技術方面也是在潛心學習中,還有很多需要跟著大家一起學習,有願意教小秘書技術方面的朋友,可以掃描添加二維碼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