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开完这届发布会准备去哪?

苹果开完这届发布会准备去哪?

云锋导读“前方走来的是刘海屏iPhone代表队,它再次升级的大脸盘以及圆润的身体,是无数苹果员工这一年来努力工作的见证”。北京时间9月13日凌晨一点,苹果即将举行一年一度的秋季发布会。自2007年第一代iPhone面世以来,每一年苹果的新品都备受瞩目。而今年,除了期盼双卡双待手机等新产品外,苹果的产品将在哪里生产也成为争论的焦点。听说苹果要重回美国制造?那么这是美国制造业回流的开端吗?制造业真的在回流吗?请看这个世界市值最大的公司——苹果的故事。

再见,美利坚

2007年,距离iPhone1代发售仅剩1个多月,52岁的乔布斯既愤怒又着急。

“我不想销售一款轻易被划伤的产品……我需要一款玻璃屏幕。”乔布斯举着手上的iPhone,指着屏幕上十几道细细的刮痕,气愤地对高管们说道。

要在不到50天,给所有手机装上“完美的”玻璃屏,听起来实属天方夜谭。

在高层们陷入沉思之际,“中国”霍然浮现在一位高管的脑海里。要完成这个任务,除了大洋彼岸的这个国家,别无他法。

他立即飞往深圳,奔赴富士康。

需求一经下达,一个工头立刻从工厂宿舍里叫醒了8000名工人,并给每个人发放一袋饼干和一杯茶水。所有人在半小时内走上工位,开始安装这些玻璃显示屏,每个班次长达12小时。

在96小时内,这家工厂生产了超过10000部iPhone。

“他们的速度和灵活性令人惊叹”,这名高管感叹道,“美国没有任何一家工厂能够与之媲美。”此时,不仅电子产品,外包模式的浪潮已经蔓延到多个制造业领域。

美国制造业外流

苹果开完这届发布会准备去哪?


资料来源:美国制造业前瞻联盟(MForesight),各时代不同细分子行业“出走”海外

美国的外包模式并非本世纪才有。早在上世纪60年代,收音机和电视机开始风靡市场。同时,晶体管作为收音机和电视机的主要零件之一,需求日益增长。

相比美国本土昂贵的劳动力,亚洲的工人廉价而高效。

于是,消费电子产品主导了最初的外包热潮。

从60年代的晶体管、70年代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80年代的LCD显示屏和存储器,再到90年的代锂电池,美国制造业外包浪潮一波接着一波地涌向新兴国家。

最终,美国国内的经济重心逐步从制造业转向了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大量资本从本土制造业撤出,一些大学甚至关闭了制造技术和制造科学的相关课程。

这个阶段也被称为是美国的“去工业化”。美国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从80年代初的50%左右,下降到如今的15%以下。

美国工业总产值占GDP比重

苹果开完这届发布会准备去哪?


Hello, 中国

那些年,中国人去美国旅游,总会兴奋地大买各类洋货,什么玩具、手表、电子产品等等。结果带回国翻开一看,“Made in China”。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入全球产业链。美国“去工业化”中不要的低附加值产业,被中国“工业化”捡起来了。

中国等地区的劳动力成本低,是苹果青睐海外生产的原因之一。到2012年,苹果在美国拥有43000名雇员,在海外则有20000人。

劳动力成本是一个因素。但更重要的是,中国有规模生产的能力,以及成熟的供应链。

曾有一位苹果高管说过:“苹果手机的整条供应链如今都在中国。如果他们需要1000个橡胶垫圈,隔壁工厂就有。需要100万个螺丝钉,隔街的工厂也有。”

根据美国制造业前瞻联盟最近对369家制造商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公司愿意将研发转移到中国,不仅仅是因为中国有廉价的劳动力,更因为产业链上下游聚集时产生的规模效益。

美国制造业研发外流到中国的原因

苹果开完这届发布会准备去哪?


资料来源:美国制造业前瞻联盟(MForesight)

在中国,有35%以上的外国制造业投资来自美国企业。

美国制造业的夺路而逃,引起了美国政府的重视。

2009年,美国政府拿出了《重振美国制造业框架》,奥巴马第一次提出了“制造业回流”的理念。

苹果作为世界市值最大,但绝大多数产品却在海外生产的公司,成为高层“重点关注的对象”。

2011年2月,乔布斯受邀,参加奥巴马举行的宴会。席间,奥巴马问乔布斯:“要付出什么代价,才能让苹果在美国生产iPhone?而制造苹果产品的那些工作,为什么不拿回来做?”

话音刚落,乔布斯就毫不犹豫地回答:“这些工作机会是回不来的。”

企业回流美国

虽然苹果没有回来,但很多企业已渐渐选择了回流。据科尔尼咨询公司报告显示,2010年,有16家公司回流美国,2011年64家,2012年104家,2013年210家,2014年300多家。

2014年,通用汽车公司 (General Motors) 宣布,将新一代凯迪拉克SRX SUV越野车的生产从墨西哥迁回田纳西州的斯普林希尔 (Spring Hill) 工厂 。

2016年12月,美国第四大电信运营商Sprint表示,将把5000个就业岗位从其他国家带回美国,主要集中在销售与售后服务方面。

2017年,福特公司决定取消在墨西哥建厂的计划,转而在密歇根州投资7亿美元,建立新的生产电动汽车的工厂。

许多制造业公司选择回美国,其实是算了一笔经济账。

一是页岩气革命使得美国能源成本大幅下降。在过去的5年里,美国页岩气产量增长超过20倍,价格也从高峰时候接近20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下降至2018年不到3美元/百万英热单位。

美国天然气价格

苹果开完这届发布会准备去哪?


其次,中国制造业用工成本上升迅猛。中国制造业就业人员平均年薪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上涨了快7倍。

中国制造业就业人员平均年薪


苹果开完这届发布会准备去哪?


除此之外,特朗普上台后,为了吸引制造业回流,高调推出“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胡萝卜即“史上最猛”的税改,将公司所得税由最高税率35%,降到15%,并且海外利润汇回税率由35%改为一次性缴纳15%;加上最近的大棒,即关税政策,众跨国制造业企业开始瑟瑟发抖。

在经济和政策的双重压力下,很多跨国制造业的天平悄然偏向了美国。

2016年11月,刚当选总统的特朗普致电苹果CEO蒂姆·库克说道:“蒂姆,你知道,有件事对我来说会是个很大的功绩——让苹果在美国造一个或很多大工厂。不是跑到中国去,跑到越南去,跑到任何苹果之前去的地方。你们得在这儿(美国)生产你们的东西。”

库克没有当场应许,也没有拒绝。

不过,富士康已经先行一步。

2017年,威斯康星州为富士康提供超过30亿美元的补贴,吸引其在Racine县建厂。

同年7月,美国总统特朗普与富士康总裁郭台铭,一起手持小铁锹,在美国挖下了第一锹土。

故事远没有结束

宏观数据表明,美国制造业这几年在复苏,美国工业产值已接近金融危机之前的高点,发展势头没有减慢。

美国工业总产值

苹果开完这届发布会准备去哪?


“美国一直是制造业大国,从产出和总量来看,制造业是美国经济中最重要的领域。”——EPI,2015年《美国制造业发展足迹与制造业岗位的重要性》(The ManufacturingFootprint and the Importance of U.S. Manufacturing Jobs)

但是,制造业就业人口并没有随之增加,反而呈现减少的态势。

据沃顿商学院的统计,在过去的35年里,制造业已经削减了700多万工作岗位。

美国各行业就业总人数占比

苹果开完这届发布会准备去哪?


数据来源: wind, 云锋金融整理

可见制造业回流对于就业也没有太大帮助。从2007年到2015年这8年间,美国以外商投资和制造业回流的方式,增加的全部就业岗位,只有区区25万个,还不及一个富士康。

美国制造业的从业人员数量减少的原因,具体有三:

第一,学习制造业方面课程的学生在减少。美国大学教育课程中涉及制造业的科目在减少,而涉及服务业的在增加。

第二,自动化在逐渐代替廉价的劳动力。据金融时报报道,在2000-2010年期间,美国损失了560万个制造业就业职位,但是这些岗位的消失85%是因为技术进步,尤其是生产的自动化,而并非因为国际贸易。

据苹果日报报道,2015年,苹果第二代工厂和硕在中国的四个厂区共拥有大约14万工人,而2016年的工人总数已经降至12万,减少了约15%。这是因为和硕在生产线上装配了8000到1万台自动化生产的机器人,原来需要100名工人完成的工作,在机器人的辅助下现在只需要 20 人即可。

美国劳工统计局显示,工人时薪越低(针对所有行业),被自动化的可能性越大。根据下表数据,时薪20-40美元岗位的自动化概率为31%左右,但时薪20美元以下的岗位被自动化替代的概率则有83%。


苹果开完这届发布会准备去哪?


尽管制造业从业人员的平均时薪提升到20美元以上,但非耐用品从业人员的平均时薪却依然在20美元以下,也就是说,中低端制造业回流并不能够为这些从业人员提供职位,相反,他们被自动化替代的可能越来越大。

美国制造业从业人员时薪

苹果开完这届发布会准备去哪?


第三,回流的制造业公司所创造的就业岗位,未必能找到合适的人才,即工人能力和职位要求无法匹配。

细看2017年美国制造业产值构成,则会发现,制造业产值占比较高的分别是:电脑和电子产品(13%)、化学产品(18%)、食品饮料烟酒(13%)、机动车及零配件(7%)、机器机械(7%)、加工金属制品(7%)、石油和煤炭产品(6%)、其他交通设备(6%)。前8个细分行业占77%,占据绝大部分制造业产值。这些产业多是基础消费性质和高端制造业。

中低端制造业回流创造的就业岗位将被自动化所代替,而高端制造业回流所需要的工人,尽管不会被自动化代替,但却需要更多专业技术。

制造业各行业增加值

苹果开完这届发布会准备去哪?


数据来源:美国经济分析局,云锋金融整理(行业占比自上而下递减)

所以,制造业回流是否能带来特朗普期待的就业岗位仍值得商榷。

套用一句歌词,制造业不是你想回,想回就能回。而有些制造企业即使回流,大概也很难带动更多的就业。

结语


当先进的自动化技术抹杀了廉价劳动力优势,当优惠的税收政策弥补了产业聚集的效益,我们看到的美国制造业回流,不过是一个表象,背后的意义或许更值得如今的中国深思。

23年前,乔布斯在采访里预言苹果将会走向衰落。

他说,“缺乏创新,过于注重表面的财务” 将会断送一个公司的未来。

如今苹果的市值屡创新高,中国的GDP达到世界第二。

不经让人好奇,究竟谁会走到最后?


苹果开完这届发布会准备去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