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爭當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排頭兵

9月23日上午,2018乳山市慶祝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活動在乳山寨鎮正華山莊神農民俗文化園舉行。“鑼鼓喧天鬧豐收”秧歌展演、“碩果飄香賽豐收”農產品評比大賽等八大特色文化主題活動令人目不暇接,廣大農民載歌載舞,共慶金秋豐收的喜悅。

稻花芬芳、穀穗飽滿,歡笑的農婦手舞足蹈把綿甜的美酒藏進富足的糧倉裡;馬蹄擊節,車輪吟唱,快樂的農夫揚鞭催馬把豐收的喜悅撒在運糧的小道上……首箇中國農民豐收節,廣大乳山農民不僅收穫了莊稼地裡長勢喜人的糧食瓜果,還有鄉村振興戰略在田間地頭結出的累累碩果。

在推動鄉村振興戰略上,乳山以規劃謀劃為引領,以城帶鄉、城鄉一體、多規合一,對全域旅遊、水利、道路等進行一體規劃、一體實施,將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美麗鄉村、城鄉環衛一體化等有機結合,重點打造紅色教育基地示範片區、農村綜合性改革示範片區和“乳山河、黃壘河”兩河流域經濟帶片區,因地制宜、錯位發展,爭當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排頭兵。

“新六產”引領產業振興

時下,以葡萄酒為核心,集葡萄種植、生產、研發、葡萄酒培訓整個產業鏈條和電子商務、文化、旅遊等相關產業發展為一體的綠城臺依湖葡萄酒小鎮正逐見雛形;北茶小鎮、牡蠣小鎮、“山海”康養小鎮等依託乳山本地牡蠣、茶葉等特色農產品和濱海養生資源而建的特色小鎮正有條不紊推進;濱海田園綜合體、“三花”故里田園綜合體、岠嵎山旅遊開發田園綜合體等一二三產深入融合的新產業新業態正在乳山破土而出。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根基。今年以來,乳山市堅持以質量和效益為中心,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發揮農產品資源和品牌優勢,推進農業特色化、品牌化、融合化發展,加快實現農業現代化。

在發展農業特色產業上,乳山以工業理念謀劃運營農業,培育牡蠣、大姜、肉雞等現代農業產業鏈條,發展櫻桃、草莓、藍莓等特色優勢農產品,加強對蘋果、葡萄酒、茶葉等優勢品牌整合。

依託農產品資源和品牌優勢,乳山堅持“一鎮一業、一鎮一品”,集中力量推進牡蠣小鎮、北茶小鎮、紡織服裝小鎮和東方田園文旅小鎮等特色小鎮建設,抓好總投資100億元的綠城臺依湖酒莊酒產業小鎮建設,打造“新六產”示範樣板。

聚人才 鄉村振興有了動力源

鄉村振興,人才是基石。在慶祝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活動現場,乳山對6名種糧大戶和6名科技示範戶進行了表彰。“政府每年都會結合我們農戶種養殖需求開展技術培訓,來自北京、青島等各地高校的專家教授也經常到我們的田間地頭指導生產,幫了我很大的忙。”乳山寨鎮小管村草莓種植戶邵長新說。

乳山探索高層次人才掛任科技副鎮長和園區科技副職,從涉農金融機構選派人員到鄉鎮掛職,科技特派員攜帶科技、信息、資金、管理等現代要素,到農村基層開展服務,開展“三支一扶”計劃、“村村都有好青年”選培計劃等,引導人才流向基層,力爭三年內一村一名大學生,五年內全市科技特派員隊伍規模達到150人。

鼓勵幹部爭當鄉村振興“新鄉賢”。乳山創新開展“關愛家鄉 助力發展”活動,237名本人或配偶為乳山籍的現任正科級以上幹部分為15個小組,覆蓋全市15個鄉鎮,發揮他們熟悉家鄉的地域優勢和桑梓情懷,爭當建設家鄉的“新鄉賢”。237名“新鄉賢”通過深入調研走訪,最終確定182個難題和211項幫扶事項,實打實地助力鄉村振興。

傳承紅色基因 推動文化振興

從乳山市區出發,一路向西向北,紅色旅遊路線上山路蜿蜒曲折、山巒青翠欲滴、山溪清澈透淨,原生態的美景讓人慾罷不能,而重走紅色路線、聆聽紅色故事、唱響紅色歌曲、體驗特色鄉村旅遊,已然成為乳山新“標配”。

馬石山十勇士等抗日英雄群體,革命搖籃膠東育兒所撫養了上千名革命後代,無私奉獻大愛的紅色乳孃……乳山紅色文化歷史底蘊深厚,鄉村文化振興有了獨特優勢。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大力弘揚紅色文化精神,深入實施“四德工程”,紮實推進“六訓”建設,以“思想強農”助推鄉村振興。

近年來,乳山累計投入5.7億元對馬石山、膠東育兒所沿線46個村進行整體提升,增加旅遊元素,以“紅色+傳承+創新”的理念為指導,打造膠東新型紅色旅遊發展示範區、膠東紅色旅遊第一城、山東東部地區最具特色的紅色旅遊示範點。

生態振興 煥發鄉村新活力

從偏僻閉塞的窮村變成“開門見景”的富村,每逢週末、節假日,乳山市西北部紅色教育基地沿線的美麗鄉村內人群熙熙攘攘,遊人如織,這是乳山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的生動實踐。

在美麗鄉村建設上,乳山圍繞海景線、山景線、紅色旅遊線,把分佈在其中的美麗鄉村示範村、原有的景點景區、田園綜合體、特色產業小鎮有效串聯,連片打造美麗鄉村示範區,重點打造紅色旅遊示範區、垛山旅遊示範區、聖水宮道教養生示範區、農村綜合改革示範區等11個美麗鄉村示範區,使其成為全域旅遊的農村精品板塊,成為農村發展動能轉換、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典型和樣板。

農村環境條件改善了,農民才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為此,乳山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推進改路、改廁、改電、改水、改暖,尤其是大力推進農村改廁,讓群眾都用上潔淨廁所。

同時,乳山加強生態保護與修復,實施山河綠化5年提升計劃,同步啟動三年生態修復工程,預計到2020年所有關停礦山全部修復完成;全面開展海岸帶修復工程,利用3年時間,完成和尚洞至浪暖口岸段修復整治工程、乳山灣東流區藍色海灣生態修復工程。

黨建引領 激發鄉村振興“組織動能”

組織振興是鄉村振興的“主心骨”。近年來,乳山牢固樹立“黨建是重要引領,發展是第一要務,穩定壓倒一切”的意識,堅持以黨組織建設帶動其他組織建設、以組織振興促進鄉村振興,著力健全完善鄉村組織體系,激發鄉村各類組織活力,推動農村基層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

為破解農村黨建與工作“兩張皮”現象,乳山深入推行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建設,科學設置組織體系建設、班子隊伍建設、工作運行機制等8個方面標準,推行星級化評定管理模式,將標準化建設內容及鄉村振興、扶貧開發等工作納入星級評定內容並進行量化賦分,以星級評定結果檢驗標準化建設成效。

在黨建引領工作中,乳山堅持示範帶動,通過分類指導、集中連片打造、突出創新等方式,打造點線面結合的立體化黨建示範體系。同時,乳山優化鄉村治理機制,健全鎮黨委—農村片區黨總支—村黨支部—黨員網格責任區的組織架構,構建上下貫通、一插到底的管理體系,建立農村幹部負面言行清單,完善村級事務運行機制,依託村村聯建、村企聯建、產業籌建等方式推動鄉村組織融合、資源整合,變“單打獨鬥”為“抱團發展”。

乳山:争当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排头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