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争当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排头兵

9月23日上午,2018乳山市庆祝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在乳山寨镇正华山庄神农民俗文化园举行。“锣鼓喧天闹丰收”秧歌展演、“硕果飘香赛丰收”农产品评比大赛等八大特色文化主题活动令人目不暇接,广大农民载歌载舞,共庆金秋丰收的喜悦。

稻花芬芳、谷穗饱满,欢笑的农妇手舞足蹈把绵甜的美酒藏进富足的粮仓里;马蹄击节,车轮吟唱,快乐的农夫扬鞭催马把丰收的喜悦撒在运粮的小道上……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广大乳山农民不仅收获了庄稼地里长势喜人的粮食瓜果,还有乡村振兴战略在田间地头结出的累累硕果。

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上,乳山以规划谋划为引领,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多规合一,对全域旅游、水利、道路等进行一体规划、一体实施,将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城乡环卫一体化等有机结合,重点打造红色教育基地示范片区、农村综合性改革示范片区和“乳山河、黄垒河”两河流域经济带片区,因地制宜、错位发展,争当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排头兵。

“新六产”引领产业振兴

时下,以葡萄酒为核心,集葡萄种植、生产、研发、葡萄酒培训整个产业链条和电子商务、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为一体的绿城台依湖葡萄酒小镇正逐见雏形;北茶小镇、牡蛎小镇、“山海”康养小镇等依托乳山本地牡蛎、茶叶等特色农产品和滨海养生资源而建的特色小镇正有条不紊推进;滨海田园综合体、“三花”故里田园综合体、岠嵎山旅游开发田园综合体等一二三产深入融合的新产业新业态正在乳山破土而出。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基。今年以来,乳山市坚持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农产品资源和品牌优势,推进农业特色化、品牌化、融合化发展,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

在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上,乳山以工业理念谋划运营农业,培育牡蛎、大姜、肉鸡等现代农业产业链条,发展樱桃、草莓、蓝莓等特色优势农产品,加强对苹果、葡萄酒、茶叶等优势品牌整合。

依托农产品资源和品牌优势,乳山坚持“一镇一业、一镇一品”,集中力量推进牡蛎小镇、北茶小镇、纺织服装小镇和东方田园文旅小镇等特色小镇建设,抓好总投资100亿元的绿城台依湖酒庄酒产业小镇建设,打造“新六产”示范样板。

聚人才 乡村振兴有了动力源

乡村振兴,人才是基石。在庆祝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现场,乳山对6名种粮大户和6名科技示范户进行了表彰。“政府每年都会结合我们农户种养殖需求开展技术培训,来自北京、青岛等各地高校的专家教授也经常到我们的田间地头指导生产,帮了我很大的忙。”乳山寨镇小管村草莓种植户邵长新说。

乳山探索高层次人才挂任科技副镇长和园区科技副职,从涉农金融机构选派人员到乡镇挂职,科技特派员携带科技、信息、资金、管理等现代要素,到农村基层开展服务,开展“三支一扶”计划、“村村都有好青年”选培计划等,引导人才流向基层,力争三年内一村一名大学生,五年内全市科技特派员队伍规模达到150人。

鼓励干部争当乡村振兴“新乡贤”。乳山创新开展“关爱家乡 助力发展”活动,237名本人或配偶为乳山籍的现任正科级以上干部分为15个小组,覆盖全市15个乡镇,发挥他们熟悉家乡的地域优势和桑梓情怀,争当建设家乡的“新乡贤”。237名“新乡贤”通过深入调研走访,最终确定182个难题和211项帮扶事项,实打实地助力乡村振兴。

传承红色基因 推动文化振兴

从乳山市区出发,一路向西向北,红色旅游路线上山路蜿蜒曲折、山峦青翠欲滴、山溪清澈透净,原生态的美景让人欲罢不能,而重走红色路线、聆听红色故事、唱响红色歌曲、体验特色乡村旅游,已然成为乳山新“标配”。

马石山十勇士等抗日英雄群体,革命摇篮胶东育儿所抚养了上千名革命后代,无私奉献大爱的红色乳娘……乳山红色文化历史底蕴深厚,乡村文化振兴有了独特优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弘扬红色文化精神,深入实施“四德工程”,扎实推进“六训”建设,以“思想强农”助推乡村振兴。

近年来,乳山累计投入5.7亿元对马石山、胶东育儿所沿线46个村进行整体提升,增加旅游元素,以“红色+传承+创新”的理念为指导,打造胶东新型红色旅游发展示范区、胶东红色旅游第一城、山东东部地区最具特色的红色旅游示范点。

生态振兴 焕发乡村新活力

从偏僻闭塞的穷村变成“开门见景”的富村,每逢周末、节假日,乳山市西北部红色教育基地沿线的美丽乡村内人群熙熙攘攘,游人如织,这是乳山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

在美丽乡村建设上,乳山围绕海景线、山景线、红色旅游线,把分布在其中的美丽乡村示范村、原有的景点景区、田园综合体、特色产业小镇有效串联,连片打造美丽乡村示范区,重点打造红色旅游示范区、垛山旅游示范区、圣水宫道教养生示范区、农村综合改革示范区等11个美丽乡村示范区,使其成为全域旅游的农村精品板块,成为农村发展动能转换、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典型和样板。

农村环境条件改善了,农民才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为此,乳山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推进改路、改厕、改电、改水、改暖,尤其是大力推进农村改厕,让群众都用上洁净厕所。

同时,乳山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实施山河绿化5年提升计划,同步启动三年生态修复工程,预计到2020年所有关停矿山全部修复完成;全面开展海岸带修复工程,利用3年时间,完成和尚洞至浪暖口岸段修复整治工程、乳山湾东流区蓝色海湾生态修复工程。

党建引领 激发乡村振兴“组织动能”

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主心骨”。近年来,乳山牢固树立“党建是重要引领,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压倒一切”的意识,坚持以党组织建设带动其他组织建设、以组织振兴促进乡村振兴,着力健全完善乡村组织体系,激发乡村各类组织活力,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为破解农村党建与工作“两张皮”现象,乳山深入推行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科学设置组织体系建设、班子队伍建设、工作运行机制等8个方面标准,推行星级化评定管理模式,将标准化建设内容及乡村振兴、扶贫开发等工作纳入星级评定内容并进行量化赋分,以星级评定结果检验标准化建设成效。

在党建引领工作中,乳山坚持示范带动,通过分类指导、集中连片打造、突出创新等方式,打造点线面结合的立体化党建示范体系。同时,乳山优化乡村治理机制,健全镇党委—农村片区党总支—村党支部—党员网格责任区的组织架构,构建上下贯通、一插到底的管理体系,建立农村干部负面言行清单,完善村级事务运行机制,依托村村联建、村企联建、产业筹建等方式推动乡村组织融合、资源整合,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发展”。

乳山:争当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排头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