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與NetApp合資成立聯想凌拓 聯想AI、IoT戰略終成閉環

將與NetApp合資成立聯想凌拓 聯想AI、IoT戰略終成閉環

這張聯想與NetApp共同宣佈將成立聯想凌拓的合影,或許是9月26日第一天的聯想創新科技大會(Lenovo Tech World 2018)上最有感染力的一張:臺上的6個人,手挽手、肩並肩站在一起,臉上綻放著自信和真摯的笑容,團結一致。

與NetApp的深度合作,在筆者眼中,或許就是聯想此次大會上所展示的AI與IoT這兩項核心內容中的關鍵節點——因為NetApp代表了數據的存儲。在AI和IoT時代,數據無疑是核心。

事實上,結合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在開場講演中對數據、計算力和算法之間關係的梳理,聯想的轉型路徑已經越來越清晰地呈現在大眾眼前。

聯想凌拓

回到上面這張聯想與NetApp共同宣佈將合資成立聯想凌拓的創始照片。照片中的這6個人,分別來自聯想與NetApp,從左至右依次是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兼數據中心業務集團中國區總裁童夫堯、 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兼數據中心業務集團總裁Kirk Skaugen、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NetApp首席執行官兼總裁George Kurian、NetApp全球客戶運營執行副總裁Henri Richard、NetApp全球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張思華。

將與NetApp合資成立聯想凌拓 聯想AI、IoT戰略終成閉環

這個陣容,毫無疑問是重量級的。實際上,NetApp的全閃存數據管理解決方案處於業界領先;而聯想則在高性能計算領域於今年6月在德國的HPC全球Top500中以117個實例首次摘得頭籌。不僅如此,NetApp在軟件定義存儲和數據管理的技術方面,聯想在標準服務器、軟件定義和超大規模中心的技術方面均處於全球領先地位,因此兩家公司在中國的深入合作,將給客戶交付一個最專業的數據管理端到端解決方案。

在下午的專訪中,童夫堯表示,之前聯想在存儲領域主要提供入門級存儲產品,只能夠滿足中國15%存儲市場的需求;而今隨著將與NetApp合資成立聯想凌拓,中國90%存儲市場的需求已經被聯想收入囊中。

將與NetApp合資成立聯想凌拓 聯想AI、IoT戰略終成閉環

據悉,雙方將成立的新公司聯想凌拓將採用來自NetApp的核心軟件技術、由聯想製造,並充分利用聯想世界一流的供應鏈系統,推出廣泛覆蓋存儲市場的聯想品牌存儲產品。

更為關鍵的,是聯想凌拓合併NetApp中國團隊後,將達到數百人的運營規模,成為一家在董事會領導下,獨立核算、獨立管理、獨立經營的一個CEO負責制的公司,保持自己相當的獨立性。

“聯想凌拓的持股佔比是聯想51%、NetApp49%。董事會總共7個席位,其中4個席位是聯想的,3個席位是NetApp的,而童夫堯和Henri Richard均為董事會成員。”Kirk Skaugen介紹說。

這個細節,幾乎可以打消市場對於雙方將合資成立聯想凌拓的所有疑慮——因為這樣的一種合作模式,幾乎可以完全避免雙方合作中無論是產品線還是績效考核中的重疊性和複雜性。沒錯,簡單、互信和開放合作,是今天的聯想在Lenovo Tech World 2018上,無論是商用還是消費業務所展現出來的核心要素。

AI和IoT

“我們之所以對於合資公司會成功持如此樂觀的態度,是因為在我們兩家在商談當中清晰地意識到,我們所服務的市場之間是沒有重疊的,是一種優勢互補的關係。”Henri Richard甚至認為:“我們將翻開在中國做業務新的篇章,雖然設置的目標是成為中國前三強,但是我覺得應該可以做到中國前兩位。”

事實上,今天的NetApp,已經越來越朝著數據管理的方向邁進。而聯想的核心則是設備,以及,設備的製造。只不過,這些設備,如今都已經不可避免地朝著智能化和物聯網化的形態進行發展。

“今天大家在展區看到的所有產品,都是在聯想自己的工廠生產的。”Kirk Skaugen多次強調:“聯想非常獨一無二的地方,是聯想擁有自己的製造能力,在墨西哥、歐洲、印度、巴西都有,而其他同行基本上都把製造外包出去。因此聯想不僅擁有全球化的製造基地,同時還擁有自己的整套供應鏈體系,可以為中國客戶打造適合他們的產品。”

將與NetApp合資成立聯想凌拓 聯想AI、IoT戰略終成閉環

Kirk Skaugen所說的再明確不過,那就是聯想可以成為所有廠商的硬件外包製造和供應鏈服務的合作伙伴。事實上,楊元慶在講演中也多次提及聯想的製造能力,並且專門有一張PPT,是說在Gartner對全球所有科技公司所做的評選中,聯想的供應鏈入圍前五名之列。

聯想製造為什麼被多次提及,為何如此重要?這或許是因為在今天的AI和IoT時代,應用已經從產品導向轉變為場景導向,而各個行業各個領域的應用場景實在太多,不可能幾家通吃,因而平臺成為了新的競爭力。聯想平臺的基礎,是其製造平臺;在這之上,是其生態平臺,包括SIoT平臺、AR/VR平臺等等——聯想在9月27日的分論壇中,已經召開了SIoT平臺及開發者大會,其主題就是全面開放,合作共贏,以簡化開發流程和生產下線及交付為其核心競爭力。

在筆者看來,聯想AI的核心競爭力在於聯想的高性能計算和聯想研究院的深入行業的算法模型;而IoT的核心競爭力在於所有接入的終端——從PC到所有內置芯片的智能設備——這就是聯想在9月27日大會主論壇上所展示的聯想智能門禁、聯想車載音響、聯想翻譯機、聯想智能攝像頭、聯想智能空氣淨化器、聯想智能掃地機、聯想平衡車、聯想智能耳機等等一系列的終端。

“據估計2020年,全世界的設備數量將超過200億臺,是2017年的兩倍多。這些智能設備將產生海量數據。到2020年,全世界的數據總量將是地球上所有沙粒數量的57倍多!”楊元慶的這段話,或許更明確了聯想作為設備供應商和製造商的市場前景。

生態共贏

當然,這裡非常重要的一點是,聯想不再僅僅是一個品牌供應商,而是一個平臺供應商。

這個平臺包括軟件層的AI和SIoT賦能平臺,包括硬件層的設備製造和服務層的供應鏈和銷售體系。顯然,聯想具備這樣的先決條件。

聯想希望通過提供系統化設計/諮詢、SIoT個性化產品定製(設計/製造)、安裝實施、運維/服務,能夠為不同行業、不同企業提供定製化嵌入式SIoT產品、服務於解決方案,讓更多的設備變得智能,讓更多的數據得以利用,加速整個智能物聯網、’智能+’的發展進程。”楊元慶在主題講演中說到。

值得一提的是,大眾對SIoT設備一般的理解是電腦、手機、智能音箱、智能開關、智能手環這樣的智能家庭產品,但聯想顯然把SIoT的範圍擴大到工業和商用領域。

將與NetApp合資成立聯想凌拓 聯想AI、IoT戰略終成閉環

“很多不具備計算能力、沒有聯網的生產設備,都可以通過嵌入專門的芯片和模組,通過提供相應的協議和SDK包,變身為SIoT智能物聯網設備,和後臺雲計算能力結合,從而整合成為行業解決方案。”楊元慶舉例說,“比如生產線上的各種機床,就可以通過嵌入芯片或者模組,變身智能機床,進而進行數據收集、次品監測、故障判斷等。”

從楊元慶的話語裡面,筆者看到了聯想的轉型思路變得越來越清晰。通過智慧物聯SIoT的生態賦能,發揮聯想在計算力方面的優勢,無論是後臺的數據中心和高性能計算還是前臺的邊緣計算(終端計算)包括聯想PC、手機等,形成一個數據的閉環。

事實上,即便是在數據傳輸層,聯想集團也早在2015年開始佈局,成立了懂的通信公司,作為虛擬運營商,其出身基因就是做連接。而聯想商用PC高達60%的市場份額,也可以很好地與消費端、工業端的SIoT結合起來,形成一個智能物聯網的全平臺提供商

有一句話叫做上善若水。或許,聯想已經找到了AI和物聯網時代最適合自己角色的說明書,順勢而為,揚長避短,構建平臺,發揮自身最強的能力來智聯中國、智聯全球。而聯想凌拓,顯然是這一智聯閉環中的一個關鍵節點,不是嗎?


文/余文


《科技看門道》堅持深度報道,希望能通過資深媒體人對IT產業熱點新聞的深入思考,挖掘其背後的商業邏輯和創新模式——不僅看熱鬧,更要看門道!

《科技看門道》主筆在行業渠道媒體擁有超過15年的從業經歷,不僅對IT消費類和企業級軟件、硬件、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均有較深入的理解,同時見證了中國IT產業鏈上下游合作生態圈包括分銷、零售、SI、ISV和CSV的進化歷程,見證了金融、能源、製造、醫療、教育、政府、零售、高科技等行業的信息化之路。

《科技看門道》相信,IT產業在供給側的改革——包括雲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將會成為推動各行各業發展進步的核心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