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往事:鲁溪伐木场的那些事儿

湘西往事:鲁溪伐木场的那些事儿

时光倒流至1951年,沅陵素有“湘西的大门”之称,位于湖南省沅陵县凉水井乡蓝溪文昌阁大柳树河边两声枪响,蓝溪一代木王刘耀光及其老母,在清匪反霸斗争中命赴黄泉。木王父子苦心经营以鲁溪管坪为中心的“七十二望”山林随之公有。

1958年10月,政社合一的高峰人民公社(辖张家坪、李家、张家滩、渭溪4乡)成立,为寻求经济发展,报请沅陵县人民政府批准,圈建鲁溪伐木场,作为公社运转一大经济收入。总场设鲁溪口,分设三个伐木小组:新坝老屋场、香厂、管坪。采伐区域从新坝老屋场、香厂至管坪云雾山脚,方圆7.5平方公里,林地面积约11250亩,该场域为原始次森林,交通不便,人迹罕至,林木遮天蔽日。

湘西往事:鲁溪伐木场的那些事儿

正是:

白鹤每来栖桧柏,玄猿时复挂藤萝。日映晴林,迭迭千条红雾绕;风生阴壑,飘飘万道彩云飞。幽鸟乱啼青竹里,锦鸡齐斗野花间。崖前草秀,岭上梅香。深林鹰凤聚千禽,古洞麒麟辖万兽。涧水有情,曲曲弯弯多绕顾;峰峦不断,重重迭迭自周回。龙吟虎啸,鹤舞猿啼。麋鹿从花出,青鸾对日鸣。

湘西往事:鲁溪伐木场的那些事儿

时任高峰人民公社党委书记为邱长好,社长向德友。鲁溪伐木场场长为县指派北溶余姓人,会计为张家滩人氏杨自强,卫生保健员为乌宿人氏李宗秀。伐木工人多数为张家坪人,其他来自张家滩、渭溪、乌宿、马底驿、官庄等地,共计160余人。

湘西往事:鲁溪伐木场的那些事儿

因采伐多为围径20公分以上长条杉木,人工搬运十分困难,遂采用“木轨平车”(沿途用条木扎成通道,木轨总长约10公里,用材约2000立方米)运输至鲁溪口,待汛期溪河水涨,扎排放至沅江蓝溪口检尺打码销售。

湘西往事:鲁溪伐木场的那些事儿

伐木工工酬分为三等:一等9元;二等7元;三等5元。以日计工,按工计酬。

湘西往事:鲁溪伐木场的那些事儿

该场年采伐量2300立方米,至1960年9月解散,共采伐6000余立方米(含木轨平车用材),实际交付蓝溪口收购站2000余立方米,山洪暴发时流失约2000余立方米。因管理不善,发不出伐木工工资,尚有600余立方米长木困烂山中。1962年,时任县委书记黎玉书(桃源人)获悉情况,即联系常德、津市、桃源木材收购站,组织人员前来鲁溪管坪冲收检困山烂木,据津市会计裴季清统计,共检收烂木500余立方米。汛期水涨,沿蓝溪扎排放至桃源常德津市。

湘西往事:鲁溪伐木场的那些事儿

鲁溪伐木场只伐不育,粗放管理,不到三年,便草草收场!

湘西往事:鲁溪伐木场的那些事儿

木王父芝芳公生前有一轶事。一日,芝芳公戏对其年幼孙言:“我现今置买的那丘大田,有点大,日后要是卖出去谁又受买得起?”其孙随口应道:“割成小块,分而卖之!”芝芳公一声长叹:“置田人尚未死,卖田人已出世!”

虽为戏言,后人不可不深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