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改革后事业单位人员的收入有望提升吗?

魍殁


现在的事业单位改革又叫做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目标是到2020年,建立起功能明确、运行高效、治理完善、监管有力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公益服务新格局,新体系。

也就是说,将事业单位发展为公益服务类的单位。

现有的参公事业单位和生产经营事业单位将会全部转型。

但实际上事业单位分类制度改革,跟事业单位人员的收入没有关系。

事业单位的工资收入现在已经普遍较高了,在美国等一些国家参照的是私营单位的人均收入水平,对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进行调整。

但是在我们国家多数是参照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情况,来进行调整的,我们并没有建立起全民的工资收入情况监测体系。这些单位都是好单位。

而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福利又是相当高的,再加上职务和级别的晋升,机关事业单位的用工成本一般远远高于社会平均用工成本。

2014年10月,国家推动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通过这一制度改革,也透露出国家的一些意向,退休人员实施社会化养老。缩小企业人员和事业单位人员的收入差距。每年对企业人员增加的比例较高,事业单位人员增加的比例略低。

比如江苏省2018年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时,企业人员的增长幅度是5.5%,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增长幅度是4%。


渐渐的要将事业单位和企业人员的待遇差距缩小

事业单位本身有自己的工资增长模式。

事业单位的基本工资表是两年一调整2018年将会再次调整。2016年工资水平是增长了10%左右。

但是实际上,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严格考虑了工龄,那就是薪级工资构成。每一年工龄都会增加一定的工资待遇。再加上职称和岗位晋升,以及绩效工资的提升,正常来讲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待遇会稳步增长的。


暖心人社


目前,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正在进行,按照国家要求,将在2020年前完成,尽管时间表有所推迟,可个中原因复杂,各项工作都在有序进行。尤其是江苏等省份作为试点,走在了前列,目前都取得了很大进展,相信可以为全国提供经验和参考。

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就是先把为数众多的单位进行分类,参公单位承担行政职能的,予以剥离,职能收回机关,人员部分可转为公务员,部分则按照老人老办法继续保持参公身份和待遇,没有承担行政职能的大都被划为公益一类,人员身份也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其他比如高校,医院类事业单位可能被划为公益二类,继续在事业单位序列,承担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从实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大都要转为企业,比如各类宾馆,招待所之类的。

现在全国事业单位有3000多万人,确实对于很庞大,尽管其中不少不用财政负担,自收自支管理的单位,可财政供养人员仍然过多,国家财政负担依然很重。这次改革就是玩改变这种局面,理顺事业单位体系,有效减少事业单位数量和编制人员,让事业单位回归其应有属性,承担好公益服务职能。

不过要改革彻底也很难,毕竟历史遗留问题很多,利益冲突很大,非一朝一夕之功,肯定要经历长期的过程,一些人要付出牺牲,不过事业单位瘦身大的方向不会变,肯定会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未来可以预见,改革完成后,数量大幅减少,人员有效精简,机构更加精干高效,自然人员待遇低的现状能得到改变,预计会不断提升工资待遇,各方面会越来越好。


文思正言


公务员工资在整体上升,事业单位增资幅度虽然不像公务员那么大,且时间也拖得比较长,但工资整体上升是大势所趋,这点毋庸置疑

按照中央改革要求,事业单位要在2020年底前完成分类改革。今后,事业单位将全部剥离行政职能(参公单位除外),只保留事业属性,作为公共服务的主体,代表政府行使基本职能。目前,事业单位大致分公益一类和公益二类两大类,自收自支的公益三类将在2020年底前全部实现转企,脱离体制推向市场。因此,这类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是涨是跌,不在此次讨论之列。

我们主要看公益一类单位职员的工资情况。按照月入水平,以小公所在的西部三线城市为例,与公务员的差距大概在1500元左右,按年收入计算,大概相差三万元左右。像正科,在小公这里到手在5000左右(含车䃼、餐补、手机话费补贴),而同级的事业单位七级职员到手也就3500左右(含餐补,扣除30%绩效),加上年终一万的绩效差,事业单位年入妥妥地比公务员要少三万左右。

有消息显示,今年底小公这里的公务员工资还将调整,事业单位也将随之增资,幅度视财政资金情况而定。总之,增资是肯定的,但想要追上公务员不可能。当然,蚂蚁腿也是肉,有加工资总比没有好,大家就偷着乐吧。

我是小公,专注公务员考试、任用、提拔等体制类问答,感兴趣或有疑问咨询的,可以关注私信我,我将提供全方位的权威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