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剩餘價值理論,利潤來源於資本家剝削工人而創造的剩餘價值,那虧損是誰創造的?

胡超


根據馬克思的剩餘價值理論:

在生產過程中,只有“勞動”這個要素才產生價值,而其它生產要素不過是在生產過程中與“勞動”相配合而已,不會產生價值。這是馬克思提出“剩餘價值理論的關鍵假設。

基於這個假設,馬克思所認為的剩餘價值就是商品價值減去勞動價值,而這部分“剩餘價值”則是被狡猾的資本家佔去了。一旦這個假設被打破,即剩餘價值為零或者負數,那麼剩餘價值理論就會失去根基。這也是為什麼越來越多人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說產生質疑的現實原因。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說誕生於19世紀40年代,他主要吸收的是英國古典經濟學家的思想,其中最核心的一點就是認為勞動是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馬克思在《資本論中直接並且十分欣賞的引用了英國古典經濟學家威廉配第的那句名言“勞動是財富之父,土地是財富之母”。這說明馬克思深受古典經濟學中勞動價值論的影響。

但是19世紀70年來開始,以傑文斯、門格爾和瓦爾拉斯為代表的邊際學派,對古典經濟學中的主觀價值論和勞動價值論提出了修正。20世紀初新古典主義的集大成者馬歇爾,提出了著名的生產四要素學說,即勞動、資本、土地和企業家才能,企業創造財富的四個因素。在一個企業的生產中,四個要素缺一不可,勞動僅是其中的一個要素而已。這四個要素中,企業家才能要素被越來越重視,勞動的作用在下降。

按照馬歇爾的生產四要素就確定了分配理論,即勞動提供者獲得工資,土地提供者獲得租金,資本提供者獲得利息,企業家獲得利潤。馬歇爾的這套理論就對馬克思的剩餘價值學說提出了嚴重的挑戰。並且這個理論也更符合現實,更有解說力,尤其是在企業遇到虧損的時候完全有解釋能力。

在一個社會中,生產四要素誰越稀缺,誰的邊際價值就越大。比如在改革開放初期,中國有大量的土地、勞動力,但極度匱乏資本,這個時候資本在生產中的作用就最重要,獲得的回報就最豐厚。當經濟發展起來,大量的工廠建立的時候,土地就會顯得越來越稀缺,因此土地的價格就會出現很大的漲幅。土地擁有者獲得的租金收入就會變得相當豐厚。當經濟步入增長的快車道,且勞動力供給變得不那麼有彈性的時候,勞動力的價格就會出現明顯的上升,本世紀以來隨著我國的城鎮化建設,農民工工資快速上漲就是一個例子。


紅谷新視界


剩餘價值理論來源於馬克思的《資本論》,他認為資本家的利潤來自於無償剝削工人勞動生產出來的剩餘價值,這個理論的主要分野就在於“勞動”和“勞動力”,資本家購買的不是勞動,而是勞動力,資本家通過購買勞動力給原材料和生產機器帶來了價值增值,而利潤則源自於支付工人工資後剩餘的價值(全部增值-工人工資)。

顯而易見,工人只有通過有價值的勞動才能生產剩餘價值,如果是沒有價值的勞動則不會產生剩餘價值,從這個角度來說,出現虧損的其中一個原因也可能是工人付出的勞動沒有創造價值。出現這種情況就說明工人一直在瞎勞動,破壞了原本資本家計算好的利潤空間,比如勞動工具出現故障,在工作時間一直瞎忙活,沒有生產出任何產品。這是第一種情況,因為工人沒有創造有價值的勞動而出現虧損。當然,這種情況的可能性很小,因為如果工人不創造價值,資本家也不會坐視不管。

第二種情況,可能是源於資本家自己。資本家作為整個流程的把關人,對於生產計劃和銷售計劃起著重要的決策作用,如果資本家自身沒有做好把關,導致生產的產品過剩,無法被市場消化,則就會造成資源浪費,反之亦然。所以,管理者也決定著企業的盈利或者虧損,出現虧損也可能源於決策管理者的錯誤判斷。

第三種情況,資本家的利潤源自於資本家剝削工人而創造的剩餘價值,資本家是要支付給工人工資的,剩餘的才是他的利潤空間,那出現

虧損也有一種可能就是工資發多了,資本家利潤為負了,就會出現虧損。當然,這種可能性小編認為也是很小的。


華爾街見聞


剩餘價值理論中,剩餘價值是由僱傭工人在生產過程中所創造的被資本家無償佔有的超過勞動力價值的價值,簡單的來說就是勞動者所創造的總價值減去自身或所得工資的剩餘部分。但是在一些情況下,勞動者勞動可能並不會產生剩餘價值,就比如零值農業勞動學說的思想,這個學說的思想認為有些農民雖然辛苦勞作一年,但是所產出的農產品數量並未增加。也就是說這部分人是無效勞動,也就不存在剩餘價值,在這種情況下,虧損的發生是個很正常的事情。

然後,我們假定勞動者勞動一定會有剩餘價值,在這個假定條件之下,虧損依然會有可能發生,原因在於生產活動並非僅僅只依靠勞動這一個單一要素,最簡單的柯佈道格拉斯生產函數中,也是包含資本與勞動兩個基本要素,勞動雖然創造除了剩餘價值,但是資本所創造出來的價值不足以抵消折舊等因素帶來的成本時,就需要勞動創造的剩餘價值進行補貼,如果還是補貼不全,虧損依然會發生。換句話說就是勞動雖然有剩餘價值,但是其他要素的虧本更大。

最後,如果各個生產要素都有剩餘價值,那麼還需要面臨一個產品出售的環節,在這個環節中需要明確一個概念,價值不等於價格,雖然生產出來了商品,但是不一定能出售轉化為利潤,在出售的過程中,也不一定能夠賣出合適的價格,虧本出售的情況也並非罕見。這一階段導致虧損的原因與生產階段無關,更多的是對於市場情況的調查不夠。


韓一軍


根據剩餘價值理論,利潤來源於資本家剝削工人而創造的剩餘價值,那虧損當然是資本家及其控制下的員工一起創造的!

剩餘價值理論只是在理想情況下的一種簡單的描述生產關係的理論,利用它我們可以瞭解,資本家和工人關係的實質。但是,在整個資本主義社會中,除了生產以外,還有流通環節。簡單說,現實生活中,任何一個工廠,銷售才是大事兒。即使你的產品質量過關,如果沒有賣家,那麼不要說剩餘價值,就是工人的工資你都賺不回來。因此,很多企業就會因為沒有打開銷路,沒有佔領市場等原因而產生虧損。這個時候,資本家和其控制下的銷售團隊就是這個虧損的創造者。

當然,銷售團隊也會認為,產品的研發部門工作不力才造成,產品的性價比不高,因而缺乏市場競爭力,最終造成銷售不力的局面。從而又使研發部門也要為此承擔責任。因此,如果銷路暢通,企業生產工人的剩餘價值是被資本家、銷售團隊、研發團隊、宣傳推廣團隊、後勤保障團隊所瓜分。而企業的虧損,也是資本家和銷售團隊、研發團隊、宣傳推廣團隊、後勤保障團隊共同造成的!


地震博士


剩餘價值理論其實是不適用虧損這種情況的。馬克思主義認為,只要勞動力投入進去,就不可能虧損,因為一個產品生產出來了,就表示人類社會多創造了一份使用價值,把這個產品用了肯定是不虧的。至於這個產品歸誰用?這才是剩餘價值理論要討論的問題。


馬提出,生產力提高後,勞動者可以生產比過去更多的產品,也就是剩餘產品,而利潤就是這部分多出來的產品,應該歸生產者所有,不能因為僱主把零散的生產者進行組織化,剩餘產品(或者折算成貨幣價值,姑且稱為剩餘價值)就被僱主佔有了。但這個思路是有毛病的,馬克思的利潤計算公式,和價值定義都有點問題。

說到一個東西的價值,一般而言,指的是基於使用價值的交換價值。但馬克思的思維和我們有點不同。

剩餘價值理論是“價值一元論”,馬克思開了一個腦洞,他說,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人類勞動。人力投入才是商品的價值!和產品賣不賣得出去沒有半毛錢關係!(所以題主問的問題,我在另一條回答裡也寫道,如果賣虧了,那只是記賬的問題。虧損是具象的,交易層面的;而價值是抽象的,生產層面的;馬說,剩餘價值也抽象的,生產層面的)

不過,還是帶來一個顯著的問題: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實際上是不能進行交換的!不能交換,就不能獲取,不能獲取的“價值”有點可疑。

有人說,無差別的人類勞動不直接參與交換,交換獲取的是勞動價值轉化的產品使用價值。第一,勞動價值離開生產資料無法轉化成產品的使用價值。

第二,馬克思說價值就是產品生產時投入的無差別人類勞動,而不是轉化而成的使用價值。

要麼承認,價值也來源於生產資料和資本投入;要麼承認,剩餘價值理論定義的“價值”是抽象的、不具有交換價值的。

我們可以說,因為有勞動力投入所以有價值,但根本來說,還是投入勞動力產出了使用價值所以有價值。

另一方面,按馬克思的腦洞,這種無差別勞動的產出,一旦凝結成商品,價值就固定下來了,一般不能再提高(長期看隨著勞動生產率提高,價值還會隨之下降)。毛病在於:普遍的看,很多商品在勞動生產率長期提高的情況下,價格卻可能出現長期上漲的現象,按照價格圍繞價值波動的觀點,這根本不可能發生(比如房價,修房子的生產效率每年都在提升,凝結在房子裡面的無差別人類勞動逐年下降,但是房子的價值你要說在不斷走低,全國人民都不同意)。

下面大致梳理一下剩餘價值理論到底是解決了什麼問題,達到了什麼目的,以及腦洞推理的路徑。

1.剩餘價值理論要證明的觀點是:對於生產活動可能形成的利潤,應該由全體勞動者按勞動力價值進行分配,僱主或者說資本家(生產資料的提供者,生產活動的組織者)和其他勞動力一樣,只是提供了一定量的無差別勞動力價值。由於馬提出資本沒有創造價值,交換也沒有創造價值,所以,但凡有剩餘價值形成,都是勞動力創造的,僱主佔有超過勞動力商品交換價值的這部分剩餘價值,就是僱主對其他勞動者的價值剝削和利益傾軋。

2.剩餘價值理論的推導路徑:維持工人及其家屬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資料(必要生活資料)的價值形成勞動力價值;勞動力價值投入生產活動形成整個生產活動中新增的全部價值;生產活動新增的全部價值,扣除支付給全體勞動者的工資(勞動力商品交換價值)形成剩餘價值。換言之,馬認為,因為工人吃喝拉撒有成本,工人投入生產活動勞動就一定有勞動力價值,且全部勞動力價值轉化成了生產活動全部新增的價值,又因為工人的勞動力價值和僱主是無差別的,所以生產活動全部新增的價值,工人要和僱主按無差別勞動力價值進行分配,也就是不含人工的毛利潤要全部無差別的分給全部勞動者。僱主不能額外佔有剩餘價值(少付工人工資而得到的額外利潤)。

3.馬克思眼中的利潤的來源:勞動創造的價值和工資之間的差異。注意!不是產品交換價值和全部成本(生產資料轉移的價值、勞動力商品交換價值)的差異!為什麼馬克思認為剩餘價值被僱主剝削了,而不承認勞動力商品交換價值的對價的合理性,進而認定勞動力商品交換價值應該等於全部生產活動的毛利潤?原因正是,馬的意識裡面,產生利潤的不是商品的交換價值,而是勞動力價值!既然是勞動力價值全部轉化成為了扣除資本投入(生產資料)以後的毛利潤,馬克思氣壯山河提出來,僱主不能得到超過其一般勞動價值的額外利潤。

不考慮資本回報要求,只用勞動力價值來計算利潤分配關係存在一個先天缺陷:勞動力價值事實上並不等同於生產活動的價值增量。除非此處價值增量本身就定義為勞動力價值!即強行規定A等於A,進行循環論證。但是如果把這個地方的“價值”定義為勞動力價值以後,剩餘價值公式就變成了:剩餘價值=勞動力價值-勞動力商品交換價值(工資)。按這種定義,生產活動的價值增量是由勞動力價值決定的,勞動力價值投入越多,剩餘價值越多。但是此時,剩餘價值跟交換產生的毛利潤有半毛錢計算關係麼?毛利潤=交換價值-工資-其他資本投入。毛利潤不等於剩餘價值,不能說剩餘價值就是毛利潤,也得不出僱主拿走毛利潤就是無償佔有了工人的剩餘價值的結論。

剩餘價值理論脫胎於剩餘產品現象。隨著生產力提高,工人能產出剩餘產品,用於交換活動。這部分剩餘產品,在馬克思看來,是工人生產的,其使用價值原本可以供工人自身消費享用,如果用於了交換,其回報(交換價值)也理應屬於工人。問題在於,當生產力提高,形成剩餘產品,用於交換時,其交換價值不一定隨之上升,反而可能出現下降(通貨緊縮)。只有在貨幣供應、市場供求關係有利的環境中,生產力提高,多生產出來的產品,才有額外的交換價值。一般情況下,交換價值和剩餘產品的產能存在負相關的關係。也就是意味著,勞動力價值越高,生產效率越高,剩餘產品越多,利潤反而越低!推而廣之,對應剩餘產品的剩餘價值,也是隨著勞動力價值投入越多,獲取的利潤越低,甚至可能為負數。這種情況是馬克思提出的勞動力價值全部轉化為扣除資本投入(不含人工)的全部毛利潤這種觀點所無法自圓其說的。

馬克思的剩餘價值理論,本質上是偷換了利潤的計算公式,用勞動力價值(勞動生產率提高帶來剩餘產品剩餘價值)偷換了交換價值。勞動力價值,只能部分轉化為產品的使用價值,不能直接轉化為交換價值。不通過供需關係計算的價值,只能是使用價值,不能是交換價值(有價無市)。這也是指令經濟的一個突出現象。

指令經濟,是從勞動力價值出發創造大量的使用價值,此時的剩餘產品可能很多,但是交換價值卻可能極低甚至沒有(big鍊鋼鐵)。不考慮資本的投入產出,在供需關係(交換關係)中的價值變化(因為馬克思認為供需關係交換關係不創造價值,不帶來價值的變化),只考慮勞動力價值投入帶來的價值變化(為了保證勞動力價值和價值創造的一一對應關係,並落實勞動者獲取剩餘價值的主張),此時產能過剩或者產能不足(生產結構性失衡)是根本不可能避免的。指令經濟下,指定銷售價格而不是價格浮動,會掩蓋這種失衡,但是人民生活實際體驗卻會極為明顯(拿錢買不到東西,或者產品庫存大)。

從利潤計算方法看,馬克思對於價值的解釋是混淆的。為了拔高勞動力價值,強行將使用價值(通過勞動力價值部分轉化的關係帶入)納入價值公式,否定了交換價值對價值創造的作用。

交換價值是生產活動價值創造的根本途徑,勞動力價值轉化而來的使用價值只是交換價值的承載物。一般的看,通過與生產資料結合,勞動力價值都可以轉化為使用價值,但是使用價值不一定能轉化為交換價值。馬克思承認,價值代表一種獲利的可能性,但是同時,想當然的堅持價值也代表獲利的必然性。所以,他才認為有獲利,有且僅有勞動力價值的貢獻。實際情況,有勞動力價值不一定有獲利,說明毛利潤跟勞動力價值不是一一對應關係。這是必要不充分關係。

作為一種獲利的可能性的價值,本質上是一個趨勢變化,不是一個固定的關係。以使用價值為基礎的價值的變化,任何情況下都可能發生,因為使用價值不滅失的情況下,商品可能對任何人產生消費吸引力,直到同一個產品的最後一個消費者出現之前,隨著供求關係變化而變化的交換價值永遠在重新定義其內在價值(本質上勞動生產率變化也通過供求關係變化進行價值傳導,勞動生產率變化不能直接作用於價值變化)。

總的來說,剩餘價值學說為基礎的馬主義,是一種規定勞動者獲取全部利潤(不管對剩餘價值的計算,商品價值的定義還是交換價值的否定,都是圍繞這個論證目標而進行)的生產利潤分配主張。最終目標是生產的利潤。通過規定勞動力價值約等於利潤的方式,排除資本獲得合理回報的權利。因為對於價值和勞動力成本不明晰的定義方式,馬主義的剩餘價值一般不能通過具體的交易案例進行計算,價值實際只包含勞動力成本而不包含資本的價值,就基本很難對資本的投入產出效率做出科學的估計。資本在生產活動中產生的機會成本得不到彌補,資本在生產活動中其實是持續消耗的。

在這種分配框架下,理論上,馬主義的最終結局(哪怕是供滻主億社會里面),所謂剩餘價值也是被勞動者全部瓜分掉的,無法形成資本積累。因貨幣的時間價值造成資本貶值,投資得不到補充,社會不可避免的出現資本短缺現象。且生產效率越高,產出越多,資本短缺越嚴重。所以,剩餘價值理論實際上是實現供滻主義的障礙。

看評論有朋友問,機器人生產的剩餘價值問題,提得很好。其實這裡面最大矛盾的還不是分配,而是生產效率。機器人流水線,比如汽車生產線設備投入一億,只要一個工人維護(假設工人工資50萬一年,設備十年攤銷完畢,物料成本3000萬,銷售成本100萬,剩餘價值率300%)。根據馬克思的價值公式W=c+v+m,年總產出價值=4100萬+50萬+150萬=4300萬。也就是講,按馬克思理解的“資本主義”關係,這條流水線一年產出商品價值4300萬,已經是很理想的水平(也許交換價值4000萬或者5000萬都有可能,這裡先不討論),但這是不符合實際的。投資測算,投入1個億一年只掙150萬毛利,還沒有計算稅收!生產效率低的可怕。但是剩餘價值率都3倍了,難道剩餘價值率要翻到10倍嗎?剩餘價值率是衡量剝削程度,10倍是不可能的倍數。有人說,工人的勞動力價值算低了,那工資應該開成500萬麼?這種勞動力價值實際是流水線賦予的,工人本身的勞動力價值不會比旁邊年薪5萬的手工生產線工人高100倍。通過這個計算可以看出,剩餘價值理論天然的支持低投入產出的生產方式,那就很難再說代表先進生產力了,簡直是提高勞動生產率的障礙。

星光碎影


這個理論具有偏激性,利潤來源於資本家剝奪工人的剩餘價值,但是資本家卻讓工人的勞動價值實現最大化。

勞動價值並不是你參加勞動就會產生價值,勞動不拿去交換的話,只是單純的勞動,而沒有利潤來源,所以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勞動價值,也不存在剝削這個說法。

工人要把勞動變為勞動價值的前提是先把勞動交換出去,才會把勞動變為勞動價值。

而資本家就是幫助工人實現由勞動變為勞動價值的過程。

資本家通過付出去市場需求考察的勞動,指導工人往市場需求的方向從事勞動,讓工人勞動所產生的價值最大化。

如果說資本家剝奪工人的勞動價值,這是不合理的說法,資本家幫工人實現勞動價值最大化,本身也付出了勞動,而不是單單是資本所帶來的效果。

如果你不考察市場,研究市場,分析市場,把錢隨便投下去就會產生收益嗎?如果這樣的話,做生意誰不會虧。把錢放進去坐等賺錢就可以了。

但是事實並不是這樣,資本家同樣也要付出勞動,考察市場,研究市場分析市場這些不是勞動嗎?

再說考察市場,研究分析市場,這些能力是天上掉下來的嗎?還不是通過勤奮鑽研總結出來的方法和心得?難道這些不算勞動嗎?

作家寫文章都算是勞動,那麼資本家投資考研當然也算勞動。

資本家付出的可不是單單是資本,還有其他的勞動,除此之外資本家還幫助工人實現勞動價值最大化,沒有資本家的幫助,工人的勞動可能變的毫無價值。

所以說資本家的利潤來自剝奪工人的剩餘價值這個說法比較偏激。

而虧損則有兩方面組成,一個是資本家在對市場需求把控上不準確,一個是工人沒有達到資本家制定的勞動需求。最後導致勞動無法交換出去,成為勞動價值,或者說勞動價值太低,無法產生剩餘勞動價值,甚至低於投出產出的比例,導致虧損。

勞動價值本身無法衡量,資本家通過自己的能力把所有工人的勞動價值實現最大化。

其實根本上就存在剩餘價值,所謂的剩餘價值只是人家資本家本身的勞動價值高。這是人家的回報。

同一樣的工作,大家都能做的,那麼誰來做,回報都是一樣。

但是同一樣工作,只有少數人能做,其他人無法完成,那麼這些少數的人在這個工作上的勞動價值會比大多數人高。

並不是說,有資本投入就會有剩餘價值,就會有利潤,而且還需要一個通過資本配置讓所有人的勞動價值實現最大化的人。

而能完成這個工作的人,無疑,別人的勞動價值比你高,所謂的“利潤”就是人家的勞動價值。

如果你不信,你拿一百萬去投資,別人也拿一百萬去投資,看看你賺錢還是別人賺錢,賺錢的人是少數的,虧錢的人是多數的,人家為什麼能賺錢?

因為人家的勞動價值比你高。

結合現實情況,為什麼你去打工後的收入,比你不打工前收入要高?

你高出的收入來自哪裡?還不是人家資本家幫你實現勞動價值最大化。

如果資本家不能幫你實現勞動價值最大化,你去打工的收入,還比不上你不去打工前的收入,這才叫剝削。

人家明明用資本配置幫你實現勞動價值最大化,讓你增加了收入。難道你以為你增加的收入都是你自己的功勞?這樣的話,你去打工幹嘛?在家裡幹就行了。


一號風手



馬克思“剩餘價值理論”,是完全錯誤的!

剩餘價值理論的錯誤,基於馬克思僅肯定了體力勞動價值,沒有認識到腦力勞動價值。(中國人在2200年前就認識到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之間差別,《孟子.滕文公章句上》曰“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

根據馬克思的理論,剩餘價值是指剝削勞動者所生產的新價值中的利潤(勞動創造的價值和工資之間的差異),即“勞動者創造的被資產階級無償佔有的勞動”。

實際是,剩餘價值(利潤),來源於資本家腦力勞動的成果。虧損即資本家腦力勞動不被市場承認,資本家腦力勞動為無價值或低價值勞動。

絕對剩餘價值和相對剩餘價值,來源於資本家對固定資產投資價值的節約使用;為資本家腦力勞動的具體表現。

絕對剩餘價值,馬克思謬論:“強迫工人延長勞動時間,或強迫工人提高勞動強度,絕對地增加剩餘勞動時間”創造的價值。工人加班有加班工資,但設備和廠房的投資是不變的,單位時間內產量增加,固定資產投資折舊不變,節約的固定資產投資價值就是絕對剩餘價值。

相對剩餘價值,馬克思謬論:“通過技術進步,縮短必要勞動時間,即縮短工人再生產勞動力價值的時間,相對延長剩餘勞動時間”內所創造的價值。與上同理,單位時間內產量增加,固定資產投資折舊不變,節約的固定資產投資價值就是相對剩餘價值。

舉個栗子:材料直接成本100元,人工八小時100元,機器廠房折舊損耗300元/天,規定每天產量一件,那這件產品成本價為500元;

而市場對這件產品認可價為600元,剩餘價值(利潤)則為賺100元;這是基於資本家對市場的正確判斷,這是腦力勞動獲得市場承認的結果。

如果市場價為400元,剩餘價值(利潤)則為虧100元;這是基於資本家對市場的錯誤判斷,這是腦力勞動未獲市場承認的結果。

而市場價是由產業平均成本決定的;

如果每班八小時產量一件,再加班八小時生產一件,則固定資產成本節約300元/件,每件產品利潤就是(200元+300元)÷2=250元(絕對剩餘價值);

如果每班八小時由產量一件,提高生產率為二件,則固定資產成本節約300元/件,人工成本降為每件為50元,每件產品利潤就是(200元+300元+100元)÷2=300元(相對剩餘價值);

無論絕對和相對剩餘價值的獲取,都體現了資本家腦力勞動的價值,是通過對商品及其行業發展的正確的甄別,經營上合理安排,對科技生產力的促進發展而獲得的,而不是對勞動者的剝削。


溼婆之林伽大王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

利潤是剩餘價值的轉化形式,來源於產業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

不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得看清楚,利潤實現都必須在交換(銷售)領域。

社會再生產的分為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利潤在生產環節產生,在交換環節實現,在分配和消費後使得產品消耗,得以在生產繼續。

A資本家在決定生產時,假設產品都可以交換和消費掉,但是B資本家發明了新的替代產品,從而使A資本家產品無法銷售,讓其產品失去使用價值,而無法成為商品,從而導致A資本家虧損,但此時B資本家因為心產品出現,正在獲得超額剩餘價值或超額利潤,因此社會平均利潤或總體利潤處於平穩狀態。這也是為什麼資本會促進科技發展的原因。

同樣B資本家提高了生產效率,而導致同類產品價格降低,使得A資本家虧損,也不過是資本利潤轉移而已。

生產資料價格上漲,也是利潤轉移。

另一種情況,是A資本家生產效率降低,這是管理水平問題。

總體來說,虧損源於資本家的決策人和管理水平,但虧損也是通過產業個人勞動產生的的,終點在於產品無法按照計劃完成交換。


大笨new易數學


弱智的問題。

很多正統的經濟學家也會提這樣的弱智問題。

當然還有很多正兒八經的回答😂

弱智在哪?根本沒讀過或者認真看過資本論,提的問題就是腦瓜一熱,把自己認為的觀點當成資本論來提問。

瞧一下我們弱智的提問者都提了什麼個問題,利潤來源於資本家剝削工人而創造的剩餘價值。是不是語文沒學好呢?表達不利索呢?讀讀資本論,價值是什麼。資本論中,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提問者把剩餘價值搞成什麼了?資本家剝削工人而創造的,搞笑嗎?或者說提問者語文水平小學沒畢業,他要表達的是資本家剝削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

建議提問者回初高中好好學習一下政治課。或者有空去讀讀資本論,其中有很明確的關於企業虧損的原因。

瞭解一下產品與商品的區別。

沒有使用價值的產品不能成為商品,不是商品沒有價值,當然也不會有什麼剩餘價值了。

勞動只在商品中才能凝結價值,產品沒有使用價值,即使由工人勞動創造,也形不成價值。

所以企業產品沒有使用價值,就不會成為商品,也就沒有價值,必定虧損,也就是東西賣不出去企業黃了。

資本論中還有很多表述,如企業單個商品價值量高於商品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則必然虧損。

資本主義經濟週期也會導致企業大範圍虧損。


原主人智商已下線喵


根據問答的題目,說一些自己的看法和意見。

首先,問答題目在我看來兩個問題。

其一,利潤和剩餘價值不存在直接關係,所以在問答中將利潤的剩餘價值劃等號由此而問到所謂的虧損是存在大問題的。利潤和虧損是在同一範疇討論的課題,但是和剩餘價值則不是在同一範疇能討論的問題。這樣的提法很像辯論比賽中設置的題目。。

其二,資本家和工人的具象化有對立的因素,並且沒有考慮到消費者這一最終買單的對象,所以我也認為這是問答提問的一個問題。

其次,回答這個問題也有兩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將剩餘價值納入生產者-消費者這一範疇來討論。從大的方面來看,現代社會的生產過剩導致剩餘價值的急劇膨脹,使得社會財富的增長到達天文數字這一級別。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在這個星球上極少部分的富豪掌握著絕大部分的資源。這些以貨幣作為呈現方式的資源就是人類剩餘價值的積累和集中。

第二個方面,以具體商業行為來討論利潤和虧損的問題。利潤的產生是生產成本低於銷售價格,虧損的產生就是生產成本高於銷售價格。看了很多回答及回覆,很多人將價值和價格混為一談,這兩個概念都不在一個層次,不在一個範疇內的,如何討論?工人的生產行為獲取報酬只是屬於生產成本內的一部分,生產成本還有原材料成本,設備成本,等等一系列成本組成,將虧損和工人掛鉤,這很不公平,何況工人的生產行為獲取的報酬只是人工成本的一部分,管理人員決策人員獲取的報酬難道就不是人工成本的一部分了?為什麼不說是這些管理人員和決策人員造成的虧損?所以這也就是我前面所說問答題目有兩個問題中的第二個。何況現實中管理人員和決策人員或資本掌控人員抗風險能力的脫身能力要比工人強許多。金字塔的結構受損的是最底層,因為他們在生產行為中獲取的利益是最少的。一旦受損,生存權可能受到威脅,而金字塔高層不過是生活沒那麼爽了而已。

由這個問題而引申出我對此類問題的一些看法和總結。

首先,由於人類在研究人類社會,認識人類社會的過程中,先賢總結出很多精華。但社會在日新月異的變化著,社會結構也在逐漸的演化著。就現代社會而言我認為,社會結構更像是一個複雜的寄居體。大的方面來說,人類總體是屬於寄居在地球上的生物,這個類似寄生的天然屬性是無法改變的,之所以不是寄生而說成寄居是因為有一天也許人類會飛出地球尋找到其它家園,但是依舊無法改變人類寄居的這一屬性。在人類所獲得的所有生存所需物資都是由這個家園提供,人類是掠奪者,以掠奪者的身份參與在這個生存環境之中。

其次,人類社會中由於社會分工的複雜多樣性,導致人類某一個體或小群體很難從大的環境中分離。所以人類社會個體之間是相互依存的關係。人類社會中所有人都是消費者,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是生產者。所有的消費者都必須依靠生產者提供生存的資本。這麼看來好像在大的環境下消費者就寄生在生產者身上。但反向來看,消費者消費生產者所生產的商品時必須付出一定的等價物,所以實際的情況是,生產者反而是寄生在消費者身上。在生產過剩的實際環境中,部分生產者的生產行為導致虧損,實際上就是寄生不能。無法通過商品寄生在消費者身上。現實中的例子有很多,哪個產品銷量越多,銷量越穩,就說明生產者對消費者的寄生越牢固越穩定,獲得的資源就會越多。

人類社會走到如今,隨著生產力的提高這種情形會越加明顯,資源也會越加集中。但所有人都是消費者,所有人的消費都必須付出等價物。資本的威力在這個時候會體現的更加淋漓盡致。所以《資本論》此時更能體現它的正確。而運用好資本則是資本持有者面臨的課題。

另外,保護消費者的消費能力是人類現行這種模式得以延續的根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