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未死去卻已經住進「棺材」里的香港人

張智霖發了一條微博說看到了彩虹,粉絲們的重點卻放在了他家的豪宅上。紛紛表示在海洋公園的纜車上看到過他的家。在全球房價第二高的香港能有這樣的海景豪宅,不得不說張智霖是貨真價實的人生贏家。

還未死去卻已經住進“棺材”裡的香港人

▲張智霖豪宅的美麗海景,對面就是著名的海洋公園

然而在這寸土寸金的香港,人們往往要為一塊立錐之地奮鬥一輩子。香港擁有11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因歷史、地理環境及政治等原因,土地開發率僅23.7%

739萬的香港市民只能擠在僅77平方公里的住宅用地裡。稀缺的住宅促使房價一路高漲,居住質量越來越差。

還未死去卻已經住進“棺材”裡的香港人

▲香港人口密度極大,住宅非常密集

香港買房不是按平方算的,他們是按英尺算的,每一尺價格平均是一萬二港幣左右,換算成我們熟悉的單位就是一平方米13萬人民幣左右,城中的話大概是20萬人民幣左右一平。這只是普通住宅,而香港的豪宅更是屢屢刷新“亞洲樓王”的記錄。

位於“香港之巔”的Mount Nicholson樓盤兩套相鄰的房子更是拍出天價。其中較小一套價值5.6億港元,每平方米售價約122.4萬元人民幣,相當於1平方等於三線城市一套房。

還未死去卻已經住進“棺材”裡的香港人

▲動輒6 700萬的房價在香港十分常見

買不起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租不起。

香港平均每平米的租金大概在390元左右,香港本島480元左右,最便宜的新界在390元左右。也就是三十平方的房子租金大概要一萬二左右。

在高昂的租金面前,應運而生的便是籠屋、劏房、棺材房這些只能叫作睡覺的地方,而不能稱之為家。

籠屋是最早出現於上世紀50年代,居住的大多數是來自大陸的外來勞工。顧名思義,籠屋就是用鐵絲網分開,像鳥籠一般的居住環境。去掉狹隘的公用空間,平均每間籠屋大概在2平方米左右,其實就是一張床的大小。

還未死去卻已經住進“棺材”裡的香港人

▲籠屋讓人覺得自己活得不像一個人,像個動物

每一個住在籠屋的人最大的願望就是能搬出去,飛出這篇牢籠。他們的雙手長滿老繭,可是他們的雙眼沒有失去光芒,他們相信可以通過自己的雙手逃離這片地方。

而劏房的情景要比籠屋好得多了,劏,在粵語中意為“剖開”。劏房,指的就是將一個房子分隔成多間,或用鐵皮或用木板。

還未死去卻已經住進“棺材”裡的香港人

▲一家四口住在一間小劏房裡

這樣十平米不到的房間裡一般都住著一家好幾口,空氣混濁不堪,房間小而壓抑,租客魚龍混雜,基本關於住宅的所有貶義詞劏房似乎都能一一對應。

長期狹小的居住環境讓香港人養成了習慣,利用起每一個可以利用的空間,包括樓梯的轉角都可以搭隔板住人,大的更是可以隔成三間,也就是所謂的“一梯三戶”。

還未死去卻已經住進“棺材”裡的香港人

▲住在樓梯口,沒有窗戶,上廁所都費勁,可還是大有人住

而讓人最想不到的就是廁所的剩餘空間常常被用作廚房,剛好洗手池可以用來洗澡。至於衛生問題,在生存面前也讓租客無暇顧及了。

還未死去卻已經住進“棺材”裡的香港人

▲為了節省空間,廁所常常和廁所建在一起

而香港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劏房呢?首先是需求量大,大量住不起單間的人需要這樣價格較低的房間讓自己生活。而房東則是更開心把單間分割成若干個劏房,因為這樣的租金會遠遠高於一個單間。

所以現在很多人就買一套大房,然後分割成劏房,租金去掉月供之後還能剩餘許多,甚至可以把首付賺回來。巨大的利潤引來更多的投資者,房屋市場始終供不應求。

還未死去卻已經住進“棺材”裡的香港人

▲一位業主把三房改造成18間劏房方便出租

而最最讓人無法接受的就是棺材房了。在狹隘的空間裡,租客不能根本不能站著 ,更慘一點的連坐都坐不起來,趟也不能躺直,膝蓋稍微開始伸直,你的腳板就會觸碰到那塊隔開你與另一租戶的木板。

還未死去卻已經住進“棺材”裡的香港人

▲租客坦言自己還沒死,就要住進棺材裡了

再繁華的城市,無論多少高樓大廈林立,總是有霓虹燈照不到的地方。而這裡就有一群人,卑微地蝸居著。他們也是一個個鮮活的個體,他們活著是為了更好的明天。

住房改善背後的利益關係錯綜複雜,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決的。不管怎樣,對於市井細民來說,生活還是要繼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