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五天生与死较量的感言

一场毫无思想准备的重病,把我突然击倒。在经历了五十五天生与死的搏斗后,我终于战胜病魔离开医院!阳光照在路上,荷香沁入心田,我有多少话想说啊,但总理不清头线:生,谁不希望;死,谁不厌倦。然而生与死却是人生的必然。生与死的意义虽然不同,但生死的距离却只在一念之间!生命既漫长又短暂,既脆弱又坚韧,它才塑造出不同的人生!我,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儿子,一个教育战线退休的平凡老兵,也没有逃脱生与死的考验!在病魔的威胁下,我曾产生过脚踏两只船的意念,走到过“望乡台”的边缘,是什么力量促使我走回生命线?我在努力回忆这生与死搏斗的五十五天…… 她一一我相濡以沫、患难与共的老伴日日夜夜寸步不离地守候在我的身边,精心地服侍,耐心地劝慰:“你要勇敢地活下去,你是我生命的支柱,你走了我跟你一起到那边……”我还有什么话要说呢?就是为了她,我也要战胜病魔再活十年二十年……


五十五天生与死较量的感言
五十五天生与死较量的感言​​ 我的儿女们,包括儿媳和女婿,都是孝顺的孩子:他们把治好父亲的病当作是头等大事,送这家医院跑那家病室,那里能治好父亲的病就送到那里陪到那里,他们的共同语言:“只要能治好父亲的病,钱用多少都不是问题”!无尽的牵挂,深情的劝慰:“爸爸!您要努力活下去,你是我们家里的顶梁柱,我们不能没有你!”我默然,眼泪化作了战胜病魔的动力! 外甥女在身边询问:“外公,你好些了吗?我好多好多的问题想问你!”;手机里不时传来稚气的声音:“爷爷,你好些了吗?我和弟弟好想你!”孙辈们的期盼增添了我战胜病魔的勇气!

五十五天生与死较量的感言五十五天生与死较量的感言​​ 亲戚们每日不断的电话时时响起,尤其是我的姐姐,有时长话也要打上一两次,那深情的牵挂和勉励,无形中增添了我战胜病魔的勇气! 在病中,有不少头条的好友发来私信询问病情,深情祝福,殷切勉励,使我看到了人间真情、纯洁友谊,使我战胜病魔的意志更加坚定! 五十五天,我就诊过桂林三一0医院、桂林医学院附院、南宁中医院、南宁长江医院、广西医科大二附院,他们都为我的病情好转出过力,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些医术精湛,服务态度优良的医师和护士,是他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尤其感谢的是长江医院外科的李主任和韦护士长!我在生命垂危的时刻,是他们牺牲休息时间,给我施行手术,把我从死亡的边缘拉回生命线!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的周立权主任、龙主任和赵医师凭精湛的医术给我作了关键性的手术,高度负责的覃喜芳、咸红伊等护士对我作了精心的护理,为我的生命回归增添了活力……这些我已铭刻在生命的年轮里!

五十五天生与死较量的感言五十五天生与死较量的感言
五十五天生与死较量的感言五十五天生与死较量的感言​​​​ 在病中,为了减轻痛苦和精神压力,我陆陆续续读完了何权峰著的《把握自我》、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跃进译)李敏编著的《听季羡林讲述人生哲理》和罗曼·罗兰的《名人传》(陈筱卿译)等书。这些书都给予了我精神营养,尤其是《名人传》中贝多芬的事迹给予了我巨大的精神鼓舞:他坚强、隐忍,面对悲惨的身世以及身心的诸多不幸,他始终坚信这一切无法征服自己,发出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的呐喊!他拥有对音乐的执着信念,追求自我的价值,也正是他深深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所在并努力去追求这种价值的实现,才让自己对音乐充满热情,勇敢顽强地同运命挑战,最终“扼住命运的咽喉”!创造出享誉当世,流芳千古的音乐作品! 好书给了我生命的滋养,增强了我战胜病魔的力量!我感恩这些好书,在我人生最重要的时候给予我生命之树以润育!

五十五天生与死较量的感言五十五天生与死较量的感言
五十五天生与死较量的感言

​​​生命之树常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