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有成爲一線城市的可能嗎?

鄭瑞文2015


合肥,在省會城市中,絕對是名不見經傳,甚至於默默無聞的存在。而合肥成為安徽省省會之初,只不過是個人口規模僅僅為五萬多的小縣城,經濟規模在全國主要城市中,排在倒數第一!

直到改革開放之初,合肥的經濟規模在全國省會城市中,也只是排在倒數第六!

提起合肥,諸如“二胖”“吸全省之血,肥一己之城”的說法,反而掩蓋了合肥的真面目!可以說,沒有哪座省會城市,不僅在自己省內,被普遍吐槽,在省外也是不被看好!

然而,就是這樣一座默默無聞,低調到不能再低調的省會城市,愣是從成為省會之初的倒數第一,成長為省會城市中排名第十的城市,在全國大中城市中第二十六位!

曾經,排在合肥前面的西安、哈爾濱、福州和南昌等城市,對於合肥來說,真可謂可望而不可即——可以說,中國省會城市中,無論是經濟規模還是交通條件,還是人口規模,幾乎可以說,是一座城市的基礎條件都比合肥好!

回望過去,看現在,就是這樣一座基礎條件在省會城市中最差的城市,發展成為令人刮目相看I型城市!因此,說合肥是一匹黑馬,瞭解合肥的人,絕對不會有人反對!

今天的合肥,雖然成為長三角I型城市,但是相比於蘇州、成都、武漢、南京、杭州、無錫、長沙和鄭州,差距還很明顯。

在這樣的事實面前,如果說合肥能夠成長為未來中國的一線城市,估計絕大多數人都會側目哂笑——真是痴人說夢!

然而,回望過去,把時間倒退十年,那時,如果有人說,合肥能夠超越南昌、福州、西安和哈爾濱,人們的反應肯定也是側目哂笑!可歷史就是這樣。記得在九二年,本人曾經說過,中國將在三十年後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時,當時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我是在發高燒說胡話!要知道,九二年,由於我國受到國際制裁,國家經濟緊縮,通貨膨脹速度幾乎讓人絕望。而我,當時只不過是個二十歲不知天高地厚的毛頭小夥子!

預判,從來是建立在事實基礎上的展望。今天只是二線城市的合肥,未來成長為一線城市,完全有可能,而且,這個成長過程所需要的時間,只有十五年左右!理由如下:

第一,安徽是個擁有六千多萬人口的大省,省內只有合肥具有最強大的人口聚集能力。回望十年來,合肥的人口增長速度,在全國排在第二位,僅次於重慶。

第二,高鐵八縱八橫時代,合肥的高鐵線路密度,在國內僅次於北京!高鐵線路分佈突破“米”字框架,成為“時鐘”狀分佈,讓合肥成為國內屈指可數的國家級鐵路交通樞紐!

第三,中國已經走過低附加值的低端製造業聚集歷史。未來城市的發展將靠科技和以金融為主導的服務業支撐。而以科技為主導的金融服務業,最具有生命力!

合肥,作為我國四大科教城市之一,全國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科技示範城市,國家兩大綜合科學中心城市之一,合肥擁有的大科學工程密度,在國內僅次於北京。而合肥近年來興起的產業區,多是以高端科技成果為依託的轉化!讓合肥成為華東地區經濟增速最快的城市,2017前三季度,合肥經濟的名義增速在全國排名第二。最近五年內,合肥將誕生數個“千億”規模的產業聚集區。這些產業聚集區,都是以高科技研發成果轉化為依託的。

第四,與國家發展定位和安徽省力爭把合肥打造成世界級的科技創新中心相適應的是,國內多所頂尖或一流的高校,紛紛在合肥設立研究所,成立產學研相結合的機構,或設立分校。

國內多家機構,也將合肥列為中國最具發展潛力的十大城市之一,排名多在第五位。

綜上所述,未來合肥發展成為一線城市,絕不是空穴來風,更不是痴人說夢!



鄭瑞文2015


我曾經在某財經論壇上首次提出經濟發展的“動能”,深圳之所以在三十年時間裡面,從一個小漁村發展成為我國的一線城市,國際化大都市,取決於深圳的“動能”,這個動能是三個優勢的疊加,第一是國家政策、第二是區位優勢、第三是時代的“風口”

國家政策

細心的朋友都發現了,以前天津還被確認為準一線城市,如今準一線城市也不提了,以前我們國家把城市分為:直轄市,副省級城市、計劃單列市、經濟特區、省會城市、普通地級市、縣級市等等。如今變了,許多普通地級市超過了副省級城市,所以目前把城市分為了:一線城市、國家中心城市、新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三線城市、四線城市以及五線城市。

合肥目前是二線城市,還未晉級新一線城市。即便晉級新一線城市,合肥還不是國家中心城市,即便是國家中心城市,合肥也很難成為一線城市。

所以我們發現:經濟實力和地位高於合肥的城市還有很多,比如武漢、成都、杭州、南京、長沙、鄭州、西安等等。目前國家不再是增加一線城市,而是在不斷開放國家中心城市,合肥要把眼光放在國家中心城市身上。而不是盲目靠吹捧,去爭奪一線城市。

區位優勢

深圳為什麼能夠成為一線城市,這和深圳的區位優勢有直接關聯,深圳與香港地緣相接,改革開放以來,深圳從香港引來許多技術和資金,所以才能做強做大經濟。

反過來看合肥,合肥地處內地,雖然加入了長三角,但是合肥並沒有撈到多少好處,很簡單的原因,長三角面積這麼大,不像香港是個彈丸之地,所以上海、江蘇、浙江的很多資源,很少會流去合肥,自身的城鎮化都還沒完成,怎麼顧得上合肥?

合肥的曙光是,已經被國家確認為國家級高鐵樞紐和科教名城,這些榮譽是不錯,但是還不足以去跟一線城市PK。

時代的“風口”

目前我國改革開放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經濟增長速度放緩,這種大環境的“風口”,更加不利於合肥成為一線城市。

總結:合肥不要好高騖遠,一步一步來,啥時候評上“新一線城市”和“國家中心城市”,再來考慮一線城市。


深圳觀察


從數據上,從政策上,合肥在未來的潛力無可限量,資本也是挺看好合肥的,幾乎所有黑合肥的都是一般黑房價黑傳銷。

房價這個東西,整個長三角而言,我個人認為最危險的是蕪湖,無論是人口還是工資都是極度不平衡的存在,如果房價下跌,整個長三角蕪湖是第一個。有人說合肥房價不平衡,浙江小縣城都一萬往上了,江蘇蘇北基本都是一萬多,這樣對比合肥兩萬下的房價真的不算什麼,畢竟安徽省內無任何競爭力,六千萬人的省會。這麼說吧,現在的一二線城市房價真的是給大部分準備的嗎?

傳銷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確能帶來人口之類的優勢,最開始合肥南寧之所以傳銷興起,就是因為省會城市並且生活成本低。現在實際多不多並不知道。

我說句話,合肥很多體驗並不是合肥自身的問題,而是很多黑他的人自己造成的。說交通擁堵的,合肥的路那麼寬,堵車除了修路以外,有多少人在合肥路上搶道別車的。最後補一句,合肥其實還不錯,本地人也很好相處,最最重要的是,很多人的素質呢?


三禾動漫社


深圳成為一線城市之前,只不過是個小漁村!

只要政策到位,找準自己的發展方向,建設思路正確,能夠堅持下去,沒有什麼不可能的!

8月19日,清華大學第十二屆公共管理高層論壇“新型城鎮化與可持續發展”分論壇上,民生證券副總裁、民生金融智庫首席經濟學家管清友指出,中國至少需要8個一線城市。除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外,天津、杭州、成都、武漢、南京、重慶、西安、蘇州、合肥等9個城市有望成為“新一線城市”。

管清友指出,和發達經濟體相比,中國一線城市人口占比偏低,有增加第一層級城市數量和規模的內在需求,“我們統計了一下,中國一線城市人口占全國總人口只有約5%。”

他表示,北上廣深等第一層級城市人口規模約2000萬。如果增加到8個,第一層級城市承載人口1.6億。如果每個層級1.6億,用六個層級可以承載約9.6億人口,可以明顯提高中國的城鎮化率。

在國內其它機構和英美等主流媒體評出的中國十大最具有發展前景的城市,合肥大多排在前五。可見,合肥是非常有發展潛力的!

截止2016年底,合肥從改革開放之初的全國第五十六名,提升到第二十六名;從省會城市中的倒數第六名,提升到省會城市第十名。2017年前三個季度,合肥的經濟名義增速,是全國大中城市中最高的。實際增速也排在全國第六名,考慮到排在合肥之前的除了重慶,其它如貴陽、西寧、拉薩和南寧與合肥的差距太大,可以不作參照外,合肥的實際增速排名全國第二。

合肥之所以能夠後發超越,就是能夠抓住科技制高點,以科技創新促進經濟發展,積極佈局全省,以交通改善建立合肥都市圈,同時兼併巢湖市和廬江縣,拓展城市發展空間,進而改善發展環境。

合肥,立足於擁有六千多萬人口的安徽,在省內擁有最強的人口聚集能力,近十年來,合肥吸引的常駐人口達到200萬,在國內僅次於重慶。

合肥的房地產價格增速之所以成為全國最高就是房地產商看好合肥的未來——資本永遠跟著發展前景跑!

根據合肥市和安徽省的規劃,到2030年,合肥市常住人口達到1055萬的特大型城市,在華東地區僅次於上海、蘇州和南京。同時,把合肥建設成世界級的科技創新中心!

合肥,目前是我國唯一的科技示範城市,兩大綜合性科學中心城市之一,國家四大科教城市之一,擁有的國家大科學工程密度,在國內僅次於北京,實際創新能力,則排在北京和上海之後。同時,合肥擁有的高鐵線路密度,在國內,也僅次於北京!

我國人口基數龐大,僅有四個一線城市,顯然不能滿足國家的發展。未來,我國隨著城鎮化率提高,我國還需要八到十座一線城市。

屆時,
合肥成長為一線城市的可能性還是非常大的!


檳榔峽谷


本人安徽人,現居合肥。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對一線城市有個準確的定義,有一種定義是,全中國除港澳臺外,一線城市只有四個,即北上廣深,那麼顯然,按照這種說法,合肥不能成為一線城市,但是,如果你所說的一線城市是諸如西安武漢長沙成都等等,那麼客觀的說,合肥照現在的速度一直髮展下去,做到與這些城市並駕齊驅,並不是天方夜譚。另外單獨說一下南京杭州,這兩個城市應該是根本不屑於跟合肥比的,但是不湊巧,偏偏合肥位置就在那裡,國家要發展長三角城市群,只能和你們打包,沒辦法。


農夫三拳76210


什麼叫一線城市?有國務院頒佈的標準嗎?一線城市的劃分並沒有公開的標準,只是媒體或專家分析宣傳,從而形成的一種大眾認知習慣。

合肥要想成為所謂“一線城市”,有三條捷徑:一是合併周邊城市,二是給“上海第一財經”之類的媒體多付廣告費。三是把北京的央企總部都搬到合肥。

前面說的是不嚴肅的話,一線城市既然已被大家接受,那就算約定俗成。

一. 一線城市有哪些要求呢?

一線城市要在全國政治、經濟等社會活動中處於重要地位並具有主導作用和輻射帶動能力,在城市發展水平、綜合經濟實力、輻射帶動能力、對人才吸引力、信息交流能力、國際競爭能力、科技創新能力、交通通達能力等各層面,起到引領和輻射等主導功能。

社會評判一線城市的常見標準包括:房價、城市發展水平、生活水平和人均收入、輻射帶動能力、對人才的吸引力、國際知名度等等。

我國內地公認的一線城市有四個,分別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

二、合肥與一線城市的差距

1.政治地位

北京:首都,直轄市,國家政治經濟中心。

上海: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金融、經濟、航運中心城市。

廣州:副省級城市,國家中心城市,國家對外貿易中心城市,華南區域中心城市。

深圳:計劃單列市,超大城市,現代化創新型國際大都市,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城市。

合肥:省會城市,國家科學中心城市。

從政治地位上合肥還差一大截。

二、經濟實力

北上廣深都在2—3萬億,合肥還只是7千億級別,相差太遠。

三 人口

2017最新中國城市城區人口排行榜Top20

城市 城區人口(萬人)

  1、上海 2115

  2、北京 1877.7

  3、廣州 1246.83

  4、深圳 1137.89

  5、天津 875.24

  6、重慶 851.8

  7、南京 617.82

  8、成都 527.01

  9、杭州 523.8

  10、鄭州 517.1

  11、瀋陽 515.21

  12、哈爾濱 457.95

  13、西安 423.86

  14、長春 402.35

  15、昆明 379.61

  16、合肥 378.

合肥人口與北上廣深也少太多。

四、輻射能力

合肥申請加入長三角後,得到了較快發展,但長三角有滬蘇杭寧甬,合肥只能和錫常爭二梯隊老大,往第一梯隊擠。

由於與一線城市差距太大,而且是全方位的,在可預見的將來合肥是難以成為一線城市的。況且放眼國內,有實力競爭一線城市的不只一兩個。

合肥還是腳踏實地,老老實實發展自己,爭取儘快擠進國家城市第二梯隊,不要因為這幾年發展勢頭不錯就想多了。若干年後,發展到那個地步了,腰桿子硬了,能做一線了,自然就成為一線城市了。




無語石1


不可能,能保住二線就很好了。


用戶5496499687


②合肥已基本建成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交通實力晉級至珠三角地區第三位,“蜘蛛網狀”鐵路放射網達到特大城市規模,標誌著合肥全面建成特大城市為時不遠了。
③合肥從長三角普通成員身份,升格至城市群副中心僅用了四年。由此可見,合肥的潛力無限,發展空間巨大。

④長江三角洲經濟區是世界第六大城市群,主中心是上海,副中心有南京、合肥、杭州。


民間查訪專員


合肥的發展規模是很快的,是不爭的事實,作為安徽省的省會城市,其主要功能是帶動整個安徽省的大力發展,而不是一家獨大的獨立中央直轄市,安徽有七千萬人口的大省,其所處的地理位置非常尷尬,既不沿邊也不靠海,又缺乏工業基礎,所以經濟發展非常滯後,工業環境相當落後,人才流失相當嚴重,可以說有能力的差不多都去為沿海城市建設貢獻去了,合肥的大發展是國家的戰略舉措,要想實現安徽省的規模發展,也必須要有個龍頭城市的輔射和帶動,但也要充分的照顧到全省的均衡發展,必定七千萬人分部在整個安徽,而不是合肥一個城市,大力發展新興工業,像智能產業,半導體產業,機械製造,軍工產業,汽車工業,以及航空航天和通訊行業,安徽省都有充分的科研院所和得天獨厚的人力資源,應當充分發揮利用,能在較短的時間內讓安徽省在外的人員迴流,安徽省的發展就有了很大的希望,讓安徽重現夕日富庶輝煌時期,身為安徽人,願為家鄉的發展獻上一份薄力。


春雨16817


從合肥的消費水平來看,希望渺茫,消費水平排位全中國地級市30位左右,沒有消費動力經濟就弱,現在的合肥是靠著樓市太平盛世的大環境下發展起來的,若有一天,金融危機到來,太平盛世停止5年,合肥就會原形畢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