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清政府为何一味求和,打下去的代价会比割地赔款大吗?

iwndl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关于是战是和,清政府已经做出了选择:割地赔款当然要比打下去要好!

毕竟明朝就是因为死不认怂最后输得连裤子也不剩的!作为前车之鉴,清朝不可能不吸取教训!

然而,很多事情不只是吸取教训这么简单,清朝之所以如此消极避战,一味求和,和自身面临的情况有很大关系,具体就是:

1、清朝确实技不如人

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清朝纵然再热血,技不如人,被动挨打是意料之中的事!

作为我国封建王朝的总结性阶段,明清两朝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回光返照”。在这一时期,各项指标达到顶峰,比如皇权专制,进而盛极而衰。

15世纪开始,西方进入大航海时代,技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逐渐超过明朝走在时代前列。到清朝时期,由于制度上仍为做出突破性的革新,相反清朝还做了很多导致社会出现倒退的政策,导致我国技术的发展和西方的差距越来越大。

好在因为出现落后的时间不算太长,因此即使西方技术领先清朝,也未能产生高屋建瓴的优势。比如鸦片战争时期英军的燧发枪,清军的弓箭与之相比并不逊色。

但要命的是清朝制度的腐败,这直接导致了最后一线生机的破灭。在英军的打击下,清军节节败退,最后不得不举旗投降。到英国开到东南沿海时,清军使用的是枪龄达100多年的古董,火炮更是康熙年间的文物,在无能的将领的指挥下,清军的失败无可挽回!

鸦片战争之后,西方陆续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随后在1870年后,西方又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清朝虽然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但是面对西方突飞猛进的进步,腐朽的制度决定了清朝难以有所建树。

果然,甲午战争一夜回到解放前!

所以,在技不如人、制度不如人的情况下,贸然打下去就是找死。不仅找不回脸面,更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2、打下去意味着亡得更快

1644年,清军入关,此时的主力是八旗。

然而,入关后,八旗退居二线,夺取天下的主力成为投降清军的绿营。由于脱离战场,生活条件改善,八旗迅速腐化。到康熙年间,八旗已经出现了上不得马,拉不得弓的窘况。

在这样的情况下,清朝一面强调不忘初心,要练习弓马骑射。另一方面,建立了八旗控制绿营的兵制,这是清朝中期军队的主要组成形式!然而到了晚期,连绿营也废了,面对列强入侵绿营表现实在是一塌糊涂。在这样的条件下,清朝不得不依靠汉人官僚组建团练对抗太平天国和外来入侵,这让清朝十分尴尬。

如果清朝不允许汉人武装的发展,那农民起义和列强入侵会颠覆清朝。如果清朝允许汉人武装的发展,因为满人始终是少数派。换句话说,就是汉人死得起50人,满人都不一定死得起1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汉人武装壮大,接下来就是汉人取代满人成为清朝军队的主力,在八旗早已废柴的情况下,这些汉人可以说几乎没有节制。那么,没有亡于农民起义和列强的清朝很可能被汉人武装颠覆!

所以,打下去意味着将清朝送入倒计时!打得越狠,亡得越快!

而杜绝这种情况的最好办法,就是对列强求和,借助列强的势力压制汉人武装,使其难以有所作为。通过跟列强认怂,和列强结成同盟,对于压制汉人武装,维持统治有着巨大的意义!

3、打下去失去得更多

对于清朝而言,明朝的每一项不足都值得清朝汲取教训。

比如李自成并没有推翻明朝的打算,崇祯却放出了自己的大招——以命相搏。这就好比斗地主时对方才出了个对三,你就放出个俩鬼加王炸。这不是炸得对手怀疑人生,你是逼着对手跟你玩命啊!

鸦片战争时,英国人是想颠覆清朝吗?并不是,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英国人也没有能力办到这一点,那么如果坚持打下去,将遭遇战打成持久战,势必会逼着英国人继续增兵,最后引发更大规模的战争。当然,结局只能更惨!

这时候的清朝已经进入行将就木的时期,在这样的条件下,如果清朝执意打下去,大致会产生以下几个后果:

  • 丧权更多


所谓败得越惨,失去得越多。如果清朝在中英大规模战争中失败,那么势必导致清朝失去得更多,此时的清朝失去的可能就不只是香港岛以及2100万西班牙银元这么简单!

  • 失土更多

战争是国力的博弈,在技不如人的情况下,清朝的国力势必消耗得更多,在这种情况下。如同一战后的英国失去对全球殖民地的控制一样。清朝同样会失去对各地特别是边疆的控制,届时虎视眈眈的沙俄势必肆意蚕食领土。

  • 国土分裂

而因为对内地控制的削弱,汉地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足以将清朝的国土撕扯得四分五裂。

所以,对于清朝而言,求和好处极大,求战则坏处极大!

清朝的一味求和,是在统治力衰落的情况下做出的一种应激性反应。本质是勾结列强弥补对本国统治力的不足。镇压太平天国就是中外合作的直接证明,这种做法令人不齿,不过在客观上保证了清朝在损失边疆土地后能够最大限度保留国土核心控制区,为今日的版图打下良好基础!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因为打战需要银子啊,当时的清政府缺的就是钱。

先是太平天国运动,又有捻军,还有西北回民暴乱,后来又有义和团。无数的内部矛盾都给清政府带来巨大的损失。这些内战都是持久战,清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已经是搞得焦头烂额了,国库也捉襟见肘,没钱了。

可怜的是,这时候洋人又来添乱,自顾不暇的清政府也腾不出手来,精兵良将都在打内战呢,再说也没钱和洋人打。

我们会发现,其实入侵我国的洋人军队人数是很少的。

比如鸦片战争吗,第一阶段:英法联军5600余人,其中法军1000人,定《天津条约》。第二阶段:1860年2月,额尔金和葛罗率领英军18000余人,法军约7000余人,船舰200余艘,扩大侵华战争。

比起国内动不动都几十万大军大军来说就是小菜一碟。但是呢,因为洋人武器先进,所以中国屡屡战败。中国为啥武器也落后呢,因为没钱买,钱要给慈禧老佛爷留着修颐和园。

慈禧太后看着要是继续打下去,非落下人财两空不可,还是留着钱修园子吧,所以就求和了,不打了。没钱。


农村偏偏


这个话题怎么解释合适呢――饮鸩止渴都有点不贴题意,因为饮鸩止渴一般是自己喝毒酒把自己毒死,但是就清政府割地赔款,却是让后世子孙喝毒酒,自己获得苟延残喘的时间和空间。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至于说清政府为什么不打下去,非要割地赔款求和,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哪里还有那么些讲究,再说了,要干什么怎么干也不是清政府说了算,它喜不喜欢没关系,列强感觉到舒服就万事大吉了。

就晚清政府来说,生存下去才是最重要的,割地赔款只是生存的手段之一,无所谓好恶,比如一个人快饿死了,或者说一个人每天的收入仅够吃个半饱,你还指望他不想尽一切办法为每天的饱暖挣扎?见到吃的难道还要让他注意吃相?


这种高雅的做法那是衣食足的人做的,穷人家的生活是吃饱饿不死就行,说了这么多,到底想说什么呢?晚清政府要是硬杠西方列强,很可能晚清政府就没了,什么意思?换个听话的政府听话的人上来,直接把你变成殖民地。

这样说来还得感谢晚清政府的委曲求全了?真得感激,一个最懦弱的政府也比一个傀儡政府要好的多,半殖民地与殖民地,那是有天壤之别的,半殖民地晚清政府还是晚清政府,殖民地的话那就成“印度”了!

对于任何一个政府来说,都是好死不如赖活着,都不会轻易地随便的就把政权拱手让人了,这就是为什么要割地赔款,而不是打下去,主要是打不下去,累死都打不下去,关键是晚清政府又不想“死”,那就只能割地赔款了!


历史三日谈


清朝的疲软是很明显的,举国上下4万万人有识之士真的没几个,能打仗的军队可以说根本没有。当时清朝的形象就好比一个快要瘦死的巨人,而且这个巨人脑子还不聪明,十分的顽固,思想十分落后。外国列强就好比精小干练的矮子,虽然比你矮,但是一拳就能ko你。你跟人家打?人家都能弄死你,你只能给人家求和。要不然呢?除非你慢慢改变,自己慢慢长壮实,到时候,你一拳就能制服那个小矮子,并且自己还挺趾高气扬的。但是清朝终究没有这样走下去,最后在孙中山领导的国民政府的推动下,被袁世凯结束了政权。清朝这个巨人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但是真的打不过啊。



阳光和熙kk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打仗从普通人嘴里说出来很容易,然而从统治者的角度出发就不会轻易做出决定。大清地大人多,资源丰富,怎么就一味的忍让求和,割地赔款了呢,打下去会怎样呢?我只能说,打下去只会败得更惨,清政府可能因此倒台,国内会陷入由西方列强支持的地方军阀之间的混战,陷入名义上统一事实上分裂的局面。清政府求和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是最优策略了。那么为什么会这样?



首先是不想打,从统治阶级的角度出发,这个仗肯定是不想打的,清末各地起义不断,尤其以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对满清统治阶级冲击最大。满清政府的消耗巨大,八旗、绿营等武备废弛,不得不依靠地方汉族大臣的力量。运用权术拉拢、控制、打压、平衡各方势力。面对近代列强的入侵时,直接对抗消耗的必然是满清中央最高统治阶层的力量,这是观念的问题,在西方人看来满清统治者是国家的象征,西方列强也只能找满清政府的麻烦,而不会去打击地方实力派和普通民众。而对于仍处于古代社会的中国,人们根本没有民族国家的意识,满清政府也不可能号召民众来抵抗侵略者,只能提防、利用民众。综上所述,其实在是不想打。


其次是没钱打, 满清王朝作为封建王朝一直奉行着"重农抑商"政策,康熙以来施行"摊丁入亩"、"永不加赋"等税制改革政策,财政收入基本固定,从老百姓身上搜刮不了多少税收,从1842年的3000万两白银到1894年3200万两白银,才仅仅增长了200万两。除此之外,还施行"闭关锁国"政策,限制对外贸易,关税也不多,并且后期关税还把控在列强手中,并且压制的很低。这就导致了一旦打仗,军费就会紧张。加之战败赔款,为此清政府不得不改变"永不加赋"的田税政策,并且增加"厘金"这种临时性商业税,依然捉襟见肘。加之满清统治阶级的腐朽铺张,最有意思的是每逢老佛爷的整寿之年中国就在打仗,1864、1874、1894年,为了过寿哪里还有精力和金钱来打仗;满人不事生产凭汉人供养不说,还不用纳税;地方官员贪污截流严重,以上这几点财政更是雪上加霜。


最后是打不过,外国列强基本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军队早已实现近代化,无论是指挥战术还是武器装备都领先清军200年有余,这就导致在于西方侵略者的对抗中一击即溃,毫无还手之力,二次鸦片战争当中八里桥之战,僧格林沁率领2.5-3万多骑兵、步勇对抗8000英法联军,付出1200多人伤亡的代价一溃千里,仅打死英法联军5人伤47人,如此悬殊还怎么打。即使后来洋务运动,创建军事工业,边练北洋海军,依然扭转不了满清的颓势,甲午战争彻底撕碎了满清统治集团的遮羞布,被后起的日本所打败。有人会问为什么发动民众对抗侵略者,我只能说这是在用后世角度审视那个年代的人,首先统治阶级不会发动老百姓,害怕造反;
其次老百姓也不会为满清统治阶级卖命,甚至还会帮助侵略者以换取相关好处,道理很简单,正如前文所说,那个时代中国人还没有近代民族国家的意识,列强打的是皇上不是自己,而且不收税不说帮助洋人还有报酬,何乐而不为!而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抗击西方列强,并不是从维护国家主权的角度出发,而是西方列强的侵略危害到了他们的利益,才拿起的武器。

清政府一味的求和实在是不得已,期间其也试图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改变落后的面貌,然而改变只学皮毛不求根本是不行的。制度的腐败,积重难返,最后在风雨飘摇当中退出了历史舞台,满清虽然签订各种不平等条约,一味的求和,但是也正是它的坚持与固执,周旋于各个列强之间,平衡列强的力量,才使得近代中国国土大体保全,不至于过早陷入军阀割据主权沦丧的分裂局面,没有完全沦为殖民地,这点也算它唯一的贡献吧。

图片来自百度图片,1为黄龙旗,2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3赫德英国人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职务,4八里桥之战。本文3段关于清朝财政状况的信息参阅北斗第八星2015年10月30日编辑的《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财政收入为何突飞猛进?》一文,本文4段关于八里桥之战的描述参阅百度百科,感谢提供。仓促回答,希望批评指正。


古姿


清朝继续存在必然有它的道理,中国虽然巨大,但是当时的列强要真的划分中国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沙俄甚至将乔戈里峰与海参崴连成一线,妄想吞并长城北部全部的中国领土建立“黄俄罗斯”。

英国借着印度的势力染指西藏,法国染指西南地区,虽然有沙俄在但日本对满洲虎视眈眈。清朝不保,那就更没有谁能够维持当时天下的统一。不要说什么有起义军革命军,中国历朝历代内斗中引外敌帮忙,最终被反噬的例子数不胜数。


另一方面,以清朝当时的军事实力,并没有能够在战争中取胜的把握,就像甲午海战,李鸿章正因为知道北洋水师贪污腐败成风,并且有大量内部亏空,战斗力根本不行,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就是用来威慑敌人的纸老虎,不打还能吓唬吓唬敌人,一打立马露馅,多年的经营花费功亏一篑不说,要赔的款,要割让的土地都不会少。
当时的清朝已经是“病入膏肓”,做拼死一搏,除了死得更快,对敌人来说根本无关痛痒。


澹奕


首先清政府要能够打下去。这个是最大的前提。

看了其他答主说了很多大战略方向的东西,包括清朝的财政实力、关税收缴、乃至军事实力等等。我从1840年开始的这第一次鸦片战争给大家讲解一下吧。

第一次鸦片战争起于1840年,这个战争经过对于中英双方来说都可谓一波三折。

起先是英国人封锁了广州口岸与珠江口,满清政府对此无动于衷。

之后英国人开始沿着海岸线北上,占领了舟山。满清政府依然主战。

再之后英军北上天津,占领大沽口。此时已经进入八月,秋冬将之,道光皇帝决定虚以为蛇,先是答应若英军撤至广州,和议才能开始。实际上,则严令沿海地区整顿军备,准备作战。

然而清王朝的经过上百年的闭关锁国,海军实力几乎不存在。英军在东南沿海那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不过尽管英军在海战上占据优势,其陆战的实力并不强大。清王朝在这个陆战对峙阶段,并没有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打算。最好的证明就是道光帝把私自签订条约的琦善抄家革职。

不过战争天平的转变正在朝英军倾斜。此后的1842年6月,英军攻陷吴淞口,之后溯长江而上,7月下旬占领镇江,8月初进逼南京。

这时候的清王朝立刻就怂了,于当年的八月29日签订了南京条约。

为什么?

因为英军占领的地点与时间都对清王朝极其不利了。

首先是地点,镇江是大运河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江南漕粮要北运必须过镇江。镇江左近有扬州赋税之地。需要知道有清一代“繁华无过江浙”,然而北京却远在北方,满清政府想要享受到江南的供奉,就必须依赖大运河。

其次是时间,英军占领镇江,威逼南京之时,正是夏粮将尽,秋粮未收的时候。此时漕运断绝,清政府无法保障长江以北的粮食转运。其大祸就在眼前。

所以说,满清不可能打下去,南京条约的签订是必然的。因为大运河的断绝类似于英军掐住了满清政府的七寸。满清政府哪怕是让努尔哈赤、皇太极重生,也不可能催着没饭吃的士兵去打仗。


王斌兔斯基


一味求和就等于慢性自杀,最终必然会走向灭亡,你说这个代价大不大呢?

清末清政府与外国帝国主义之间,并不是一味的求和,而是每次都是在清军在局部战败后,满清统治没有死战之心,犹豫不决,最后屈辱求和,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如果清政府一直打下去,以全国之力,充分发挥幅员辽阔以及兵力人数优势,就想抗日战争时期,坚持持久战,未必不能取得对外战争的胜利;

清政府面对外国的侵略一味求和的话,不仅割地赔款,代价巨大,而且使中国成为帝国主义瓜分的对象,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使中国人丧失了自信心与自豪感,甚至直到现在中国人民依然缺乏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战争,可以促进整个国家的改革,促进整个国家的发展。虽然战争会付出巨大代价,甚至超过求和,但是战争对国家的未来的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无法估量的,假如一直求和退让,人的贪欲是无法满足的,随着更多外国侵略者的加入,国土不断被蚕食,终有一天国将不国,整个国家会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完了,国家都将不存在,这就是一味求和的代价,一味求和就等于慢性自杀,最终必然会走向灭亡,你说这个代价大不大呢?

因此,不能简单地从一场战争的消耗与求和的代价来选择战与和,应该从整个国家的发展来看待战与和,求和只能是一时的,唯有战争,才能获得长久的和平。弱肉强食,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唯有强者,才能获得最大的利益。自强不息,以史为鉴,落后就要挨打!


密探零零发


打是打不赢的,一个民心尽失,国早已经不是平民的国了,老百姓巴不得它快点灭,二个武器装备战略观念都大大落后,三是,它为了自己还能够苟延残喘,不会管老百姓会怎么样,皇权第一,什么都可以为之牺牲。


梧自然


打仗只能加速政权的灭亡。因为贫富差距过大,官员腐败严重,政权已经不稳,如果再加上战争,就是瞬间灭亡了。所以执政者为了稳定统治,一般都是高压镇压国内民众,对外妥协,所以宁可赔款割地,反正能统治就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