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對扶貧領域「微腐敗」「大起底」

“我把救災款分給不符合條件的自家親戚並且騙取各類扶貧項目資金,我已認識到自己的這種行為對社會的危害,我願意接受組織的處理……”因先後兩次為不符合條件的親屬申報自然災害生活補助資金、騙取養殖補貼而受到開除黨籍處分的太和縣某村幹部郭某作出如此懺悔。今年以來,太和縣紀委監委查處了一批扶貧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典型案例,在增強基層貧困群眾獲得感的同時,也給廣大黨員幹部帶來深刻警醒。太和縣以查處扶貧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為抓手,聚焦扶貧項目落實、扶貧資金使用,多舉措嚴格管理問題線索收集、處置等關鍵環節,強化監督問責,打出組合拳,對扶貧領域“微腐敗”進行“大起底”,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

為拓寬信訪渠道,該縣一方面通過精心打造來信、來訪、電話、網站、微信“五位一體”的信訪舉報平臺,聆聽群眾訴求,收集問題線索;另一方面,發揮協調聯動機制作用,督促有關職能部門及時將在扶貧領域審計、監督、檢查、考核、評估等工作中發現的問題線索移送紀檢監察機關,建立健全問題線索共享機制,統一移交縣紀委監委研判處置,確保扶貧領域問題線索“事事有著落,件件有迴音”。

為做到監督對症下藥,縣紀委監委會同財政、民政、農委等職能部門,組建專項監督檢查組,不定時間、不打招呼,採取專題調研、巡迴督查、明察暗訪等多種形式,主動深入一線查找問題線索,著力查找扶貧政策落實、資金使用、項目建設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做到精準發力、有的放矢,對症下藥。同時,制定了《2018年大和縣扶貧領域益督執紀問責工作要點》,明確了鄉鎮紀委的4個方面14項監督重點,實現了監督對象全覆蓋、監督區域全覆蓋、監督事項全覆蓋。明確了鄉鎮工作室8個監督重點,重點突出了對鄉鎮黨委、政府以及鄉鎮紀委的再監督。

為確保扶貧領域問題線索及時得到處置,該縣還建立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線索處置“快速通道”,優先研判處置中央、省委巡視交辦件和各級巡視巡察、專項審計、財政檢查和扶貧巡察等工作中發現的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線索。按照問題線索五類處置標準和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的要求,對核查中發現的扶貧領域問題線索,進行分析研判、分類處置、嚴肅查處。一般性的問題線索,由鄉鎮紀委、鄉鎮工作室查辦;較為複雜的問題線索,由縣紀委從嚴從快立案審查。

“全縣紀檢監察機關要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加大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力度,對膽敢向扶貧資金財物‘動奶酪’的嚴懲不待,發現一起,嚴懲一起。”縣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