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的疆域有多大,为什么能封出那么多诸侯?

羽评郡主


周王室加上分封的诸侯国,其领土面积约为340万平方公里,但是周王室直管的领土面积不及十分之一,战国时代的周王室仅有洛阳及周边百里土地。

周王室分封诸侯只有两个目的,一是拱卫王畿,二是开疆拓土;任何一个诸侯国新开辟的领土,在名义上都属于周朝。

一、一县一诸侯,兴亡在人为

周朝建立后采用“兴灭国、继绝世”的王道方式治国,除了夏商两代分封的诸侯国外,周朝又分封了七十多个新诸侯国。根据诸侯国的属性,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其一、姬姓诸侯,这些诸侯都是周朝宗室子弟,比如鲁国(周公旦长子)、蔡国(周武王弟弟叔度)、晋国(周成王弟弟叔虞)、燕国(周文王儿子姬召)、郑国(周厉王少子)、曹国(周文王儿子姬振铎)、卫国(周文王第九子康叔);其二、功臣诸侯,这些诸侯都是异姓诸侯,但是为周王室立有大功,比如齐国(姜子牙)、秦国(秦救周始为诸侯)、楚国(派数百人助武王灭纣);其三、圣人后代,这类诸侯都是圣人之后或者前朝之后,比如宋国(殷商后裔)、陈国(舜帝后裔)、越国(夏朝后裔)。

最开始分封的诸侯国的面积都不大,根据公、侯、伯、子、男五等分封土地,最高的公爵诸侯国封地只有百里,伯爵七十里,子爵五十里。比如楚国被封在丹阳,领土只有五十里,为子爵,号为楚子。因此天下八百诸侯,每个诸侯国50里~100里领土,也就是说现在的一个县就相当于当时一个诸侯国。后来各个诸侯国相互兼并,又在抵抗四夷入侵的战争中开疆拓土,于是有了楚国五千里,秦国三千里、齐国两千里这样的大国;很多小国都被大国灭了,到战国初期,天下八百诸侯只剩下三十多个了,其中以战国七雄为最大。

二、秦国的扩张史

秦人最开始只是周王室的一个养马部族,领地二十里,是周王室的附庸。后来在镐京勤王之战中,秦人全族成军东进抗戎勤王,击败戎人后又千里护送周平王去洛阳。因秦人对周王室有再造之恩,故周平王册封秦人首领为诸侯,爵位为伯爵,领地为被戎人占领的关中故地八百里。

秦国立国后,经过数代人的浴血奋战,终于收复了关中大地,将戎人赶回陇西草原。秦穆公时代,秦国强盛无比,东平晋乱,西霸戎狄,灭国十二,拓地千里,成为春秋霸主,周天子册封秦国为公爵。秦穆公帮助晋惠公上位,取得晋国河西之地;秦哀公助楚复国,取得商淤之地。商鞅变法后,秦国以统一天下为已任,不断的蚕食三晋与楚国,嬴驷即位后宣布秦国由公国变为王国。

嬴政奋六世之余烈,统一华夏,成为第一位皇帝。秦国的扩张史就是周朝分封诸侯国的兴衰史!


大秦铁鹰剑士


周朝时,除了在王畿地区兴建有一些军事性质的堡垒要塞或者城镇宫室,在王朝边远地区,大多都只是一些殖民据点,作为王朝的统治势力的存在象征。所以,当时虽然有国家概念,却是有疆无界。在商王朝的内服、外服的基础上,周王朝发展出了分封制和宗法制,按照荀子的说法,周天子一共封出去71个诸侯,姬姓诸侯凡有53个。

(当时的文明世界)

武王伐纣虽然筹备时间很长,但是真正的作战也就只有一个上午。类似于后世的北宋王朝,商王朝实际上也是休克死亡的。攻占了朝哥后,周武王举行了盛大的入城式,而且对商王朝的遗民保持相当的善意,一再声称自己讨伐的只有独夫民贼的纣王,并且派人把关在监狱里的微子和箕子都给放出来,任命他们做官。周武王的做法,是一种向商王朝遗民示好的举动。因为纣王虽然自焚而死,但是商王朝的基本实力尚在,周王朝并没有足够的实力在一个上午就完全毁灭商王朝的统治机器。

这能够说明两点现实的原因:其一,由于商王朝灭亡的突然,原来臣服商王朝的地区,仍然还在尊奉商王朝的号令;其二,周王朝的势力只分布于商王朝的王畿附近,即现在的河南北部一带。对于商王朝极有可能的军事反扑,周武王不得不屈尊降贵,极力拉拢商王朝的上层政治人物,展现出亲善的一面。

(武王伐纣)

就如满清入关打着为明王朝复仇的旗号,周武王灭商也是打着吊民伐罪的正义大旗。由于纣王的倒行逆施、穷兵黩武,这让商人也认为纣王遭逢横祸也是咎由自取,因此采取了坐视的态度。然而,即使武王回到了关中,周朝的大军依然稳稳地占住了殷地,并没有让商人复国。周王朝稳定了局势后,又将商朝遗民一分为三,以分化瓦解他们的反抗实力。

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在经过细致的思量后,实施了分封制度,大封皇族及功臣,如封太公望于齐、召公奭于燕等,另封子受辛之子武庚于朝歌,又封叔鲜、叔度、叔处为“三监”,以监视武庚的行动。前1043年,周武王殁,子诵即位,是为周成王,由周公旦辅政,公元前1041年。三监(蔡叔度、管叔鲜、霍叔处)看不惯周公旦辅政,而管叔鲜更怨恨周公旦比自己年岁小却执掌辅政大权,于是联合武庚叛乱,史称“三监之乱”。周公旦不得已出征,花了三年,于公元前1039年平定此乱,武庚及管叔鲜被杀,蔡叔度被流放,霍叔处被废为庶民。周公旦感到中原难以掌控,在伊、洛二水一带建设新的都邑,取周道始成之意,定名东都成周洛邑。

周公东征,才在根本上摧毁了商人复国的军事力量,在本质上是一次再征服。周公通过艰难的三年转战,深刻地认识到封建亲戚、蕃屏周室的重要性,于是在平乱成功后就在武王分封的基础上,再次大规模分封诸侯。

(周公东征讨伐武庚)

由于周公东征的时间很长,前后蔓延3年,因此可以理解为周公的军事行动已经在相当程度上震慑了原来的“不服周”的势力。这次的分封范围更广,一直到了江汉平原和原来纣王没有攻打下来的东夷境内,都成为了周王朝的分封范围。也即是说,当时的文明世界,都已经在周王朝的分封范围之内。而且,此时的周人还有很强的进取心,对于文明世界的边缘地带,出于屏卫宗周和成周的目的,也分封出大量的诸侯国。不过,此时的诸侯国,周天子可还没有打下来。周天子能够给的,只有一个合法占有土地的证明和一支少则数百,多则上千人的武装。诸侯们依靠着这些就要走马上任了。诸侯们的任务有两个:其一,占领所分封的地区;其二,教化当地的民众。

所以,严格意义上说,当时的周天子直辖的疆域只有宗周和成周,即关中平原和中原一带,其他地区都被各地的野人部落占据。诸侯们就国也不是和风细雨,只要一出示周天子颁发的文书,就能够获得当地民众的臣服——这些诸侯也需要进行另一次的再征服。好在当时的天下就只有周天子一家挂牌成立的中央政府,所谓万人效死,横行天下。所以,诸侯们的再征服军事行为进行的还算顺利。比如,姜太公在齐国,就击败了当地众多的莱夷;江汉一带的诸侯则击败了淮夷等等。

(春秋时各国疆域还是城市据点)

这些诸侯国站稳了脚跟也不能说他们就立刻就圈到了大量的土地,他们所能控制的只有他们的殖民据点附近的一小块土地。周人居住在城市里,多数只有数千人的规模,而城市周围则是数万人的野人部落。几百年时间过去,随着文化的融合日渐加深,这些夷人也加入了周人的群落,而诸侯们的子嗣也开始在其他地方兴建据点,继续扩大领地。族长们在根据宗法制度来稳固地掌控着越来越大的土地。这种制度被周天子认可,这种权力由中央势力进行保障。

直到春秋时,各个诸侯国能够稳固掌控的疆域还只是一个一个分散的据点,因此也形成了数量众多的飞地。所以春秋时争霸战争,多数都是君主个人作为族长进行的话语权的争夺战。到了战国时,由于土地制度的改革,农民们分到了土地,并成为纳税的单位,由此才形成了连贯的疆域。

(战国时土地改革国土连成城一片)

所以,周王朝分封时的疆域没有多大,只有关中和中原一带。他们之所以选择分封,正是希望调动族人开拓的积极性,让他们利用中央的权势,快速向周边扩展势力。历史证明,这种措施是极为有效的,周王朝在短时间内就将统治的触手遍布了大河南北、长江上下。


而知而行


周朝的疆域有多大,我想这个问题应该没人知道具体答案,因为考古发掘一次又一次在颠覆人们对周王朝的认知。

之前,关于周文化的影响范围,史学界一直有一种观点是“北不过陇山”,也就是说,在陇山以北的宁夏固原等地,就不属于西周的影响范围了。

但是在2017年,宁夏固原彭阳姚河源西周遗址的发掘,打破了周文化北不过陇山的这一论断。



在姚河源遗址,考古学者们发现墓葬50余座,其中以发掘出一座王级大墓,并出土众多青铜车马陪葬品,其整体风格与中原周文化差别不大。

其中出土的青铜马车为四驾,按照西周时期的等级制度来看,天子驾六,而四驾则属于诸侯王级。

根据考古学者的推断,整体来看,该遗址的级别很高,而这座属于西周早期的王级墓葬,其墓主人的格局和地位与西周早期齐、鲁、燕诸侯国相当,至少是西周王朝派出一位重要的皇室贵族以驻守管控西北边陲战略要地。



可见,彭阳一带,自西周早期就属于周王室的管辖范围,可是在后世的记载中,彭阳最早的建制史则是在西汉初期。

记载中,西周共分封诸侯国71个,其中姬姓独占53个,但是这71个诸侯国到底共有多少领土面积呢?人们不得而知,或许还有更多的诸侯国,并不见于史册。


就如彭阳这个诸侯国,还有山西的倗国,邢国等等,史籍中没有他们半点影子,西周到底分封了多少诸侯国,其控制范围到底有多大,人们也不得而知。

因此,只有等考古发现,慢慢揭晓答案吧,这,也是考古学的魅力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